方剛:同志微電影《回家》為何讓人落淚?(2015.02.11)
《回家》劇照
我在同志微電影中當演員
作者:方剛
(荷蘭在線特約專欄)前段時間,同性戀親友會的阿強寫郵件來,請我在同志親情微電影《回家》中扮演出櫃男同性戀者的父親一角。阿強特意說:“三分鐘的小片,不會佔您很長時間。”
影片講的是一位讀大學的男同性戀者,向父母出櫃,兩年後被父母接納,母親在春節前打電話讓他回家過年的故事。該片已在2015年春節前在互聯網上發布,鼓勵同志父母接納孩子。絕對的正能量!
既可以為同誌公益做貢獻,又可以過一把當演員的癮,何樂而不為?我立即欣然應允,零片酬友情出演!
真參與拍攝,才知道拍電影有多辛苦。拍攝那天,我早晨九點出家門,夜裡十二點半回到家,累慘了,但一天的努力也只會剪成二分鐘左右的內容。我心想:拍電影真不是人幹的活兒,幸好沒當明星!
幾乎所有的鏡頭都拍過五六遍,即使導演當時覺得一次成功的鏡頭,也要再補拍幾遍備選。等“兒子”回家時,我站在公交車站,迎風對著電話喊了十幾遍“到哪兒了”;因為進“家門”時太客套,明顯不像回自己家,結果進了四五回家門;一盤煮好的餃子,往餐桌上端了六次才過關,涼了還沒吃到嘴;……只有拍晚餐的鏡頭時,我們演員都希望多拍幾遍,因為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了,正好可以多吃點兒。導演後來看到這段小片時說:“真吃呀!”鏡頭里我們都在狼吞虎咽!
需要一提的是,我可不只是演員喲。作為一名具有社會性別敏感的學者,我還給影片中的情節提出多條修改意見,從而避免了對社會性別刻板印象的強化。
看腳本時,我便注意到幾個性別刻板印象的呈現。比如,兒子回家時,媽媽在做飯,爸爸在看報;晚間,爸爸看相冊,媽媽給爸爸端茶水。前者呈現在的是女人做家務,男人不做家務;後者呈現在的是女人為男人服務,照料男人。
編導當然無意通過此劇進行社會性別刻板印象的塑造,但是社會中長期約定俗成的“文化”,使我們無意中在復制與強化性別偏見。我立即提出修改意見,將前面兩個情節改為:兒子回家時,爸爸和媽媽一起在廚房做飯;晚上,媽媽看相冊,爸爸關愛地給媽媽端茶水。編導爽快地同意了我的修改。最後拍攝時,因為廚房現場小,就變成我一個人在裡面做飯了。
上桌吃飯時,我發現社會性別刻板印象無意中又被呈現出來了:長條桌,父親在中間坐大靠背椅,母親和兒子分坐兩個側面坐小的無靠背椅。這又成了清晰的男人、父親居核心,妻子和孩子作陪襯的佈局呀。我立即提出,至少將三張椅子換成一樣大的,但現場沒有一樣的三張椅子。編導勸我:“您還穿著做飯的圍裙呢,坐中間也不影響您參與家務的形象。”但我還是堅持坐在側面,讓母親坐中間的大椅子。
視頻:微電影《回家》:http://www.danlan.org/disparticle_49695.htm
導演:久濤
製片:胡志軍、李鵬
主演:方超、李紅、方剛
出品:同性戀親友會
回家,一個溫暖的詞。它是父母的翹首期盼,是孩子在列車那頭的等待。然而,對於一些同性戀者,“回家”是那麼的沉甸甸。它是父母的接納,是那碗煮好的餃子,是那張被手心的汗水浸濕的車票,更是家的溫暖。“孩子,回家吧!”這是用愛在召喚的最深親情。
也許,在別人看來我有些“刻意”和“嬌情”,但在社會性別學者的眼中,這些改變卻是必須的。感謝導演對我意見的尊重。阿強說:“我們這個影片不僅宣傳同志權益,還宣傳了性別平等,多好呀!”
參與拍攝,我最大的收穫是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同志父母所經歷的內心掙扎。影片中扮演媽媽的演員在真實生活中便是一位同志母親,她在片中的情感投入令人動容,一度現場無人不陪她落淚。我真心希望這部影片也有助於公眾對同性戀者和他們的家人採取更接納的態度。
雖然拍攝當天我想:這輩子再也不演電影了。但回到家,歇了一天,休息過來,我感覺這一天的體驗真是超值!
視頻:微電影《回家》:http://www.danlan.org/disparticle_49715.htm
作者簡介
方剛:性社會學博士,主要從事性多元、性教育、男性氣質、性別暴力研究,在國內外出版著作50多部,聯合國秘書長“聯合起來製止針對婦女暴力運動”男性領導人網絡中國唯一成員,中國白絲帶志願者網絡召集人,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
(本文由淡藍網合作媒體“ 荷蘭在線中文網 ”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