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7 00:28:01→☆ 魅格格 ★←

研究認為同性戀是進化一部分(圖)。(2014.11.26)

研究認為同性戀是進化一部分(圖)

  淡藍網11月26日綜合訊:英國一項主要針對異性戀男女的研究發現,人體內的孕酮激素可能會影響同性性行為的想法,這或許能揭示同性戀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始終存在並保持一定比例的原因。

  根據英國朴茨茅斯大學博士戴安娜·弗萊施曼(Diana Fleischman)主筆的研究報告,自我認同為異性戀的人士,體內的孕酮激素越高,對同性的關注度也越高,而且更有可能產生同性性行為的想法。

  弗萊施曼說,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性行為本該在完成繁殖後終止,但性行為也能帶來親密和愉悅感,因此在人類、靈長類等許多物種裡,性行為有助於構建和維持社會關係。例如一些夫妻沒有生育能力,但他們仍會發生性行為。

  她表示,人類性行為可以用光譜來表述,處於兩端的是只被單一性別吸引的人群,他們之間的人士則具有不同程度的適應性。根據上述研究結論,僅僅被單一性別吸引,實際上是一種缺點。

  弗萊施曼博士指出,她的研究並沒有顯示外部環境中的孕酮激素水平與性取向有任何联系。即使避孕藥等因素導致孕酮激素水平增高,也沒有證據表明同性戀的比例有所上升。

  不過倫敦大學的生殖內分泌研究專家杰拉德·康威(Gerard Conway)認為上述理論似是而非,仍需通過更多研究來論證。

  (淡藍網專稿,如需轉載或引述內容,請註明來源為淡藍網Danlan.org)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