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7 21:56:36→☆ 魅格格 ★←

人渣文本:為何孝道可以生孩子?(2014.10.25)

你自己要上天堂或往生西方極樂,那是你家的事,但公共事務不該如此亂搞。

 

日前在立院舉辦有關多元成家與同性婚姻的公聽會,正事沒討論多少,倒是搞出一堆震驚全台的奇言怪論。其中「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簡稱護家盟)的秘書長張守一,提出了最為經典的「孝道生孩子」論。

他說:「我們中華民族最可貴的就是孝道,孝道才能生孩子,到後來忠孝仁愛禮義廉恥都不講的時候,就變成無恥的國度了。孝道是中華文化最傳統、最重要的價值,我們已經儘量維護傳統婚姻的價值了,我們不是不尊重同志,人格權我們一定尊重,但這種行為一定反對。」

其實他想談的,就是同性婚姻會破壞傳統價值。同性婚姻當然會對抗現有社會價值中的某些部份,但和孝道實在沒什麼關係。而張秘書長還進一步指出「孝道可以生孩子」,那更跳脫了一個以上的邏輯環節。

我想到的可能串接點,大概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出自《孟子》的名句。

對於這句話有幾種不同的翻譯,但不論是哪一種,都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價值觀,已與當前台灣社會結構脫節。現代人生不出小孩或結不了婚,往往是上一代佔有太多社會資源,年輕人貧無立錐之地,敢生者不多。

而且年輕人已疏於祭祀先祖,加上男女平權後不看重嗣承,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你還來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只怕晚輩會回敬:「靠爸有三,車房桶金,三者都缺,等著無後。」

雖然張秘書長的言論是和社會脫節的神喻,但從他與護家盟其餘代表的談話,也可看出這些新興宗教的價值困境。

護家盟是由許多宗教團體所共同組成,但強勢主導者多數來自新興宗教或教派,張守一秘書長代表一貫道,許多護家盟代表來自新興基督教會。一貫道雖然有其民間宗教的前身,但近代的一貫道體系,是興起於20世紀初的中國北部,傳入台灣已是戰後了。而許多以反同為主業的基督教會,也是戰後才開始發展,有些甚至是近年才從其他教會分出。

這些新興教派對於自身教義有一定的堅持,但對與教義無衝突的社會傳統,如德行觀點,他們則大力推廣,甚至比一般人還重視這些德行。因為「新」,所以他們刻意向傳統價值靠攏,以博取大眾認同。

在同性婚姻議題上,你可以看到這些新興宗教不斷試圖跳脫或隱藏自身的教義,而以傳統道德觀點為論辯主軸。但他們對傳統道德觀點並不熟悉,只是拿著雞毛當令箭,自然鬧了一堆笑話。

像是反同性戀的基督徒常談中國傳統價值,大力鼓吹一夫一妻制的美好,但其實中國傳統是一夫多妻的,一夫一妻正是西方價值觀入侵的結果。

如果他們清楚解釋自身宗教反同性婚姻的理由,說不定知識份子的反彈還會小一點,但現在這種欲蓋彌彰的打法,反而坐實了西方德行論者的批判。

德行論者指出,當前人類文明的道德困境,主要肇因自新式教育排除了諸多傳統脈絡,使「德行」失去自古綿延的根基。像現代的台灣人背過「忠孝仁愛…」等等的「德目」,也知道它們是好的人格特質,但不知道其真正的意思是什麼,這些概念是怎麼發展而來,相關習慣又該如何養成。

這些新興宗教的信徒,也是大概知道有所謂四維八德三達德,但這些德行的具體內容為何,就不太清楚了,只知道它們「很好」,因為「很好」,所以其個別功能與效果都不用管。孝道很好,那應該啥都辦得到,也自然能生孩子囉。這種「想當然爾」的態度,其實是正在破壞傳統的德行觀。

而反同志的基督徒也高舉聖經,說裡頭很強調「孝」呢,如果同性成婚,以後「孫子不會叫我阿公,我會崩潰!」殊不知基督宗教原本沒有「孝」的概念,被譯為「孝」的聖經原文較接近「尊敬」「榮耀」父母之意。因為這種差異,西方的家庭組成和中式家庭就有著不同的倫理結構,叫「阿公」的意義也不同。

並不是說西方的價值概念就無法與中式的倫理融合,而是你必須認清這兩者的差異,才能異中求同。直接拿來亂混合,不會變撒尿牛丸,只會變屎尿一丸。你的孝可能不是我的孝,你的仁可能不是我的仁,不是字一樣,意思就一樣。

如果不能理解這種「整合差異」時應有的謹慎態度,那不妨請護家盟的成員自己想想,張守一秘書長口中那位一貫道的耶穌(一貫道可是有提到耶穌的哦),和你們教會的耶穌,是一樣的耶穌嗎?

宗教界盛傳,「護家盟」暗知自身缺乏知識基礎,理性辯論不可能獲勝,所以刻意採取這種擺爛戰術,亂講一氣,企圖拉長戰線,能拖一天是一天。殊不知這種搞法,反而把那些反對同性婚姻的專業法學者嚇跑了。少了真正能打的助拳人,同性婚姻立法的天平自然更快速往另一側倒。

這是標準的「道德自我沉迷」,只顧叫陣時的爽快,透過發洩信仰而自以為聖,卻不顧結局往自己反對的方向發展。

你自己要上天堂或往生西方極樂,那是你家的事,但公共事務不該如此亂搞。請讓立法回歸法律專業,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孝道的歸孝道,生孩子,最好還是回歸陰道。

 

(版主個人非常認同!!!)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