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3 02:54:50→☆ 魅格格 ★←

【香港地區】公廁情慾,為同志辯解。(2014.09.10)

【櫃內老人三之一】

不少藝人同志鼓起勇氣「出櫃」,公開自己身份,冀打破社會對同性戀忌諱;但是同一天空之下,上一代同性戀者仍然藏於衣櫃內;半世紀以來,社會未曾有過他們的聲音。最近,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江紹祺訪問了12位長者男同志,將他們的經歷輯錄成書,細說50年代至80年代的男同性戀故事。
記者:葉瑞媚 攝影:王俊龍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江紹祺以三年時間,訪問12位年過63歲的長者男同志,將他們的獨白一一記錄成書。《男男正傳》不是一本宣揚同志文化的書,它更像一本自白,填補50年代至80年代,香港故事的缺口。英治時期1981年,男男性行為屬刑事罪行,同性戀是傳統社會的禁忌,使香港同志歷史留下一大片空白。



「變態佬」﹑「乸型」﹑「愛滋病佬」,是當時對同性戀者的稱謂,江紹祺說:「那時社會對一個不是主流的性別認同,當然有很負面的看法,所以別人去歧視他們時,他們根本不知怎樣反抗,根本不知怎樣為自己辯白。我會覺得他們的抑鬱很深,亦給我很大的動力,我很想將他們的故事說出來。」



對男同志的其中一個印象,是他們會視公共廁所為釣魚之地,相約其他同性戀者進行性行為。即使到了1990年,立法局通過男男性行為非刑事化,但社會對同志仍有負面標籤。江紹祺指這不是事實的全部,「80年代前沒有一些專屬同志的場所,他們要結識朋友,唯有透過公眾地方,公廁便成為了他們一個結識朋友的重要場所。」

70歲同性戀者施魅力也說,當時會在公廁向「同類」示意,若對方也有回應,走到公廁外會開始交談和認識。上一代的同志是一個「自我隱形」的群體,他們只能在公廁或者黃色小報登文徵友。《銀河畫報》﹑《今夜報》和《星夜報》等不時見到他們以露骨字句介紹自己,希望吸引筆友,以書信傳情。

上一代的男同志雖然一直「自我隱形」,但仍活出自己的一片天。

《男男正傳》內的兩位男主角施魅力和伍梅神婆,二人於公廁認識,成為了幾十年來的摯友。眼看昔日許多同路人,在社會和家庭壓力下,被逼結婚生子,兩位一直忠於自己,年過70也站出來為性小眾發聲。究竟他們怎樣一路走到今天?想知上一代同性戀者的心路歷程,留意一連三天的「櫃內老人」。 


江紹祺以三年時間,訪問12位年過63歲的長者男同志,將他們的獨白記錄成書,以填補香港同志歷史的空白。(受訪者提供,陳家祺攝)

*相關新聞影片請連結: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910/18861592?top=24h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