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3 10:11:27→☆ 魅格格 ★←

Togayther基調雜誌專題:青年基友成長指南(圖)。(2013.11.03)

Togayther基調雜誌專題:青年基友成長指南(圖)

  青年基友成長指南

  文:暖陽& kiokio(motss.info酷兒論壇)、王王王大師 (貴州)

  祝賀你,我的伙伴。

  作為成長的一部分,你認識到自己的性取向與別人不一樣。

  此時可此的你,也許開心,也許困惑,但無論如何,你終將會發出自己的光彩,驕傲地活在這個世界上。

  自我篇:

  1. 我是怎樣了?

  同性戀既不是病也不是心理問題,作為一種性取向,一直貫穿在人類社會的發展當中。由於不同階段人類對於事物認知能力的不同,出於不同的原因(家庭背景、教育、宗教等等),使得一些人不能了解和認識同性戀,對同性戀的認識不盡相同。然而在醫學界早已達成共識,1997年,美國心理學會表示,人類不能選擇作為同性戀或異性戀,而人類的性取向不是能夠由意志改變的有意識的選擇。同性戀不是一種疾病,因此也沒有必要進行治療,而且也是不能改變的。2001我國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的分類當中去除。

  同性戀,它是指一個人持久性的對同性產生情感、浪漫和性的吸引,無論這樣的吸引是否從外顯行為中表露出來。性取向不是評估或是鑑定一個人的標準,亦不應該被標籤化。就像異性戀當中有各種不同的個體一樣,同性戀也存在著許許多多截然不同的個體,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MOTSS觀點:在關於“戀向”和“性向”的定義和判定中,我們應當是概念的塑造者,而不是概念的順從者。任何一個人都只符合傳統意義上男性標準的某一些,同時也會符合傳統意義上女性標準的某一些。這些捉摸不定又變化無常的文化意義上的“性別準則”不應成為束縛我們行為的標尺,尤其是在不涉及當代關於“善”、“惡”的普適認知標準之時。

  從相對的角度而言,我們確實和“異性戀”不同,但並不意味我們不正常,更不意味著我們需要背負心理負擔和任何意義上的罪惡感。在生與死、愛與被愛、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上,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應當是平等的,如果現實中存有不平等,那並不是我們的錯。

  2. 是否應該告訴別人?

  我們都會有自己的友情、親情等等,在情感中我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相應的應該給別人了解自己的機會。一個人是否認可你與你的性取向並無關係,只有彼此信任和溝通才是讓一個人認同你支持你的方法。但是告知的對象應該是有選擇性和目的性的,遵循友善為原則,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量力而行,沒有必要告訴所有人。

  從自己的親密朋友,或者同年齡、同輩的人入手,相對容易獲得他們的了解和認同,因為他們更容易接觸和了解涉及同性戀的信息。如果你清楚ta對同性戀的態度,你們可以先試著討論與此相關的話題,例如同性戀題材的電影、某些最近出櫃的明星。或許這是考驗你們情感是否真實的一種方式,只有真正的感情,才禁得住風吹雨打。

  也許你身處的環境和你周圍的人不能以平等、包容的眼光同性戀,對此沒有必要恐慌,因為人的認知水平是在不斷發展的,而只要你不說就不會有人知道。這並不是說公開性取向不好,而是要基於自身環境考量,不急於公開是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你也可以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周圍的人讓自己活得更好。

  3. 是否需要向父母出櫃?

  出櫃,就是公開自己的性取向,而這裡的出櫃,就是向父母公開自己的性取向。父母作為上一輩人,對同性戀的認識可能不如我們。你要相信,真正愛你的父母比任何人都能接受你,他們只是多了一些擔心,擔心你的養老、健康等等。其實對父母對父母出櫃並沒有傳聞中的那麼難,只要父母開明、方法的當,跟父母出櫃反而是一件很輕鬆的事,一般情況下只要你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就可以向父母出櫃,而你要做就是想他們證明你有能力去用自己的方式得到幸福。

  跟父母出櫃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寫信或者面談都可以,前提是需要跟父母有良好的溝通和融洽的關係,如果沒有不妨先從次做起,讓父母多感受到你的愛,主動關心一下他們,他們也會更主動的了解你,作為鋪墊,要有意識的父母觀看和了解關於同性戀的資料。對此一位同志母親言簡意賅的總結出跟父母出櫃的經驗:循序漸進,堅持不懈。此外全國各地也已經有越來越多地同志父母站出來支持自己的同性戀子女,在網絡上可以輕鬆的找到他們,參與到他們交流中也可以獲得很多有用的幫助。

  有少數父母會因為一時半會的不理解,而考慮將自己的孩子送到所謂的同性戀矯正機構,早在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的分類中去除了,任何聲稱改變或者“治愈”同性戀都是違背醫學常識的,在我國有些居心不良的人利用大部分人對於同性戀不了解的心理大肆行騙,給同性戀者和他們的家人帶來巨大的傷害。如果你遇到了,首先要堅定自己的態度——同性戀是不能被“矯正”地,不同時要慌張,向工商、衛生部門舉報,亦可以求助社群組織和機構。

  MOTSS觀點:我們並不建議你盲目出櫃,認同和接受自己的某個特徵並不等同於要把這個特徵公之於眾。事實上,除了性取向,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諸多的秘密和特徵,你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公之於眾或者告訴哪些人,衡量的標准在於:這個特徵的暴露是否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就現有的出櫃經驗來看,越是向與自己沒有直接利害關係的人出櫃越是安全的,向家人出櫃則風險係數較高。而且基於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和麵臨人群的成分不同,他人的出櫃經驗並沒有辦法完全照搬,只能部分借鑒,如果你選擇出櫃,請一定要做足功課,衡量各種可能存在的危險,多像前輩求教,並且確保自己在人格和經濟上已經獨立了——萬一你父母斷了你的生活費,你得想好怎麼解決。當然,出櫃也並非沒有好處,從個人的角度而言,你可以在你在乎的人面前站立起來,與你最親近的人分享你的秘密,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從群體的角度而言,可以促使群體外的人對我們的即有偏見發生改變,讓同志議題更加公開化。

  生活篇:

  1. 如何交友?

  通過手機、計算網絡可以輕鬆發現和你一樣的人,很多城市也有專門的同性戀主題酒吧提供交流的機會。同時越來越多的社群機構和組織也開始組織線下的聚會,藉此交流經驗,相互幫助同時更好的認同自己。

  在你成長的同時,建立自己的生活。這裡的生活可不只是吃飯睡覺,而是屬於你自己的東西,可以是一種興趣或者一種愛好,可以是一種讓你投身的工作。通過生活去了解和認識一個人,而後有共同語言,是培養情感有效的方式。除此之外,要如何維繫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因為不同的人在情感當中所需求的東西是不同的,所以這個問題只有交給你自己解答了。

  牢記,同性戀也是這個社會的組成部分,也會有這個社會的善惡美醜。

  MOTSS觀點:建議首先是找到同誌群體組織,無論你是否喜歡社交,有幾個能夠交心的同志朋友多少是對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所助益的。隨著網絡社群的發達,國內也有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同誌社區,比如MOTSS、淡藍、飛贊、左右電台等等,上面有各種各樣關於情感、X愛、同志權益等方面的知識,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線下活動,你應該試著去了解和融入。一種普遍存在於剛剛接觸這個群體的不良心態是:覺得同志圈很亂很髒,我應該避而遠之,覺得自己從來不接觸同性戀群體就很“乾淨”很“靠譜”。但事實上,“性向”和“戀向”只是一個人的諸多特徵中的一個,這個特徵並不能決定一個人是“臟”還是“乾淨”,正如異性戀也有流氓、艾滋病傳播者和性濫交者一樣,同性戀群體也有陽光、積極、奮發的人群,我們並不能把自己對同性戀的自我不認同推之到整個群體,更不能因為別人的性向去判定別人的人格,否則你要別人如何判定你?

  我們看到很多成功、開朗又愛情美滿的人,不管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他們身上總有一些共同的特質,那就是懂得悅納自己,有志趣相投的朋友,不因自己“與眾不同”而自怨自艾。

  2. 遇到歧視怎麼辦?

  歧視,是指人對人就某個缺陷、缺點、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對待。事實上在我國,還沒有專門的反歧視法律,因此當你遇到那些對你不友善的人,可能會受到顯性或者隱性的傷害,或者不公平的對待。對此,這里以人身安全為最高前提,盡可能的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自己的隱私,對於這些情況社群裡不少組織和機構歧視都有各自應對的方法,必要時可以求助他們,也可以向那些支持自己的人求助,給那些為所欲為的人一個教訓。同時在我​​國關於名譽損害是有相關立法的,通過法律也是解決問題的方式之一。

  牢記,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保護自己。

  3. 消除內部歧視

  MOTSS觀點:不止是有異性戀在歧視性少數人群,性少數人群內部也有歧視,這就是現在的狀況。同性戀看不起雙性戀,嫌他們兩邊倒、“花心”;陽剛的男同看不起陰柔的男同,嫌他們“不是男人”;性方式“常規”的看不起SM族群,嫌他們“重口味”;不出來活動的同志看不起活動頻繁的同志,嫌他們“亂”……長得胖、動作娘、穿著土、年紀大、學歷低、相貌平平、愛好特殊、感染疾病等等,都可能成為某些人對其他人進行道德評判的理由,“胖子勿擾”、“娘炮滾開”等等似乎已經成同志徵友的必備台詞。當這個群體內部就已經歧視不斷,還如何去向群體之外呼籲“反歧視”?

  我們不可否認,某些人對某些事物存在著“厭惡”,不管這種情緒是與身俱來的,還是習得的,還是純粹因為別的莫名其妙的原因(人云亦云,不持有同樣的情感就會被當成“異類”)。一個平等自由的社會意味著,每個人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觀點、決定自己的行動,只要你沒有傷害到他人,就不應該被干涉。我們不能強迫反同者都微笑著來一張“ 同志,你好!”,不可能以“每一個同性戀者都應該是反歧視先鋒”道德審判而要求所有的同志都對邊緣同志 (例如以上所列舉的)敞開懷抱。人們固然有權利表達自己的“厭惡”,並且這種權利應該被保護。但在表達時請注意場合和方式。“良言一句三冬曖,惡語一句三伏寒。”“噁心”“變態”和“不喜歡”是完全不同的表達效果,在私人場合說和在公共場合說也是不同的效果。將個人好惡上升為道德評判標準,對自己所不喜歡的大加鄙夷、區別對待,這將造成對另一個群體的傷害。“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請思考這樣的問題:如果不想別人歧視你,那麼你是否能做到不歧視別人?

  美國史上同性戀者首次反抗——石牆暴動中第一個站出來的正是一位變裝皇后(Drag Queen),早期同志遊行隊伍中走在最前端的也多半是“花枝招展的娘娘腔”。現在我們羨慕西方國家有了各種保證性少數人群法律、同誌群體有了更多的平等權利,另一方面卻又對同誌群體中性別不符於傳統的人群加以排擠、批判,以所謂“樹造同誌群體陽光形象”的名義將他們驅逐。固然,由於過去一些影視作品的片面塑造,在普通人群中形成了男同性戀“娘娘腔”、女同性戀“爺們儿”的刻板印象,然而同誌群體中這樣的內部排擠只會是矯枉過正、本末倒置。

  4. 我以後的生活怎麼辦?

  人們對於同性戀的人是是不斷變化的,就像同性婚姻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目前世界上有近四分之一的國家承認同性伴侶關係(同性婚姻、民事結合等)。儘管在我國,這項工程才剛剛起步,它的推動需要大家的努力,遲早有一點你能過上你嚮往的生活。關於生育和養老的問題現有的技術手段完全可以解決對此完全不需要多慮。

  愛情並不是一個人生活的全部,我們需要感情,也需要獨立於世的能力,這些都是構成我們一生密不可分的整體,因此沒有必要去把自己的性取向與自我割裂開來,接納自己,勇敢做自己,當愛情來到的時候勇敢抓住,當愛情還沒來的時候,就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情感篇:

  1. 同志感情有真愛嗎

  也許你遭遇了失戀,也許會有人以“過來人”的口吻告訴你同性戀沒有真愛。那麼真愛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呢?本來就沒有唯一的答案,又何必一定要去討論一個非黑即白的結果。在我國,同性戀社群真正形成規模不到20年的時間,,有很多東西都不如異性戀社群來的完善。就拿相處的模式來說吧,很多人都是在網上相互認識,然後就開始以伴侶的模式相處,而跳過了一個相互深入了解和溝通的過程,這樣很可能會導致在親密關係當中發生一些磕磕絆絆,分手也是不可避免的。所謂錯誤的愛情觀必然會導致失敗的愛情,顯然同性戀沒有真愛這種說法是以偏概全了。

  其實在社群裡,共同生活了10年乃至20年的伴侶比比皆是,乃至到了70歲的老同志還依然可以沉浸在愛的喜悅當中。愛情作為一種高尚的情感可以存續在任何空間時間裡,前提是能為止努力。所以不要擔心有沒有真愛,也不要擔心付出了沒有回報,只要你努力讓自己強大起來,就可以去捍衛屬於你的幸福。

  2. 愛上直人怎麼辦

  這裡的直人就是指異性戀,儘管在一些場合有人聲稱把直人給掰彎了,這不排除被掰彎的人本身就是同性戀或者雙性戀,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喜好,不是自己喜好的東西自然不會很感興趣。尤其是對暗戀的直人而言,如果你真的想要跟他表達你愛意,一定要考慮他能不能接受,不然他知道以後可能歲損害你們的關係哦。

  還有一種情況,是無法區分兩個人究竟是不是愛情。也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了。

  3. 有人追我怎麼辦

  恭喜你,你已經可以吸引到別人了,然而要開始一段親密關係,是需要考慮兩個事實,一是你能不能承擔兩個人在一起的責任,二十你們能否從這樣的親密關係中獲益。追你的人有很多,追你的目的也有很多,加以甄別才是最重要的,切記,這裡依然是以人身安全為最高標準,至於能不能走下去,還要靠你們兩個人一起努力了。

  4. 如何看待419

  MOTSS觀點:感情並不是性愉悅的必備條件。性、愛是否能分離,一直是個爭議不斷的問題,我們認為,如何看待性與愛的關係是個人的選擇,人對自己的身體有支配權,對於他人如何選擇我們沒有資格去批評和鄙夷。但是不論我們再怎麼強調性權利的自由、以及男性性活躍的本能,都不意味著你可以隨意放縱而不考慮後果,作為一個成年人,你要對你的行為負責。同誌群體以及其他群體中都存在性開放式關係,即戀愛的雙方不對對方進行性約束或者管制,但這是在雙方都知曉且同意的情況下。在自己的愛人不知道不同意的情況下,與第三者發生性關係對自己的愛人是一種傷害,並可能導致感情破裂。脅迫、誘騙他人與自己發生性關係,則將要負法律責任。而準備與他人發生一夜情(又稱419,即英文for one night的諧音)的人,也請考慮相關的風險:可能會被他人詐騙(利用同性戀群體的隱秘性,針對同志的詐騙日漸變多) ;可能會感染艾滋病以及其他疾病;如果你自己心裡還沒有對X愛分離有一個豁然的態度,一夜情也會給你帶來心理負擔。我國對同性性行為並沒 ​​有法律管制(但對3人及以上的性行為會判以“聚眾淫亂罪”,該罪在歐美一些國家是不存在的),在擁有性自由的同時,也希望能慎重思考如何使用這樣的自由。

  安全篇:

  1. 法律上的性安全

  與女性發生自願性關係的最低安全線是14周歲,與未滿14周歲的女性發生性關係無​​論對方是否自願都以強姦論處。如果以性以外的方式可能會被猥褻兒童論處。

  與男性發生自願性行為目前沒有定論,但是與未滿14周歲的男性發生性關係無​​論對方是否自願可能會被猥褻兒童論處。

  強姦是指違背婦女意志,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行與婦女發生X交的行為,或者故意與不滿14周歲的幼女發生性關係的行為。

  目前沒有針對同性強奸的法律條文,但是同性間強迫性行為已然會被入罪並承擔刑事責任。

  2. 性行為安全

  不同的性行為可能伴隨著體液的交換或者器具進入身體,這可能引發包括艾滋病、乙肝、尿路感染等等疾病的傳播,尤其是在對發生對象身體健康狀況不明的情況下。

  因此正確的使用性安全用品比如安全套、指套,能夠有效的性行為中保護自己免受疾病的侵害。不能因為對方是自己的伴侶而放鬆了警惕,對自己負責才是對ta負責。

  通過定期了檢查來了解自身和伴侶的健康狀況是十分有必要的。

  MOTSS提示:HIV面前,沒有高危人群,只有高危性行為,注重性安全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手段。我們無法從一個人的外表和他的言行去判斷其是否是感染者,而一個人有沒有感染HIV更與他的品行和道德沒有必然關聯。如果你不能確定對方是否感染了HIV,那麼都請將對方視作可能的HIV攜帶者,並在性行為中註意防護:戴安全套前務必將前面的儲精囊擠扁,以免留有氣泡被擠壓破裂,或者選用沒有儲精囊且加厚的男同專用安全套;G交時自始自終都要戴安全套(戴一個就行,兩個會因為乳膠摩擦而破損);中途如果發現安全套破損或脫落,需要及時更換;使用水性潤滑劑(如KY),而不是油性潤滑劑(如凡士林),否則會使安全套破損;請勿體內S精,包括直腸中及口腔中,如果不慎射在了口腔裡,請直接吞嚥(口腔裡可能會有破損,而胃液足夠殺死病毒);Z愛前請檢查體表及口腔有沒有破損,特別是開放性創口。儘管女同的HIV感染率較低,但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也使用指交套,也可以避免其他感染。要確認一個人是否有感染HIV,唯一可以相信的是檢測報告,請到當地疾控部門或者有資質的醫院進行檢測。

  3. 約會要注意什麼

  如果你是第一次赴約,可以帶上自己的朋友,或者盡量選擇在人多的公共場合。如果是被邀請去往對方指定的地點,請牢記前往的路線並將自己的行踪​​盡可能透露給自己的朋友。交談中不要透露過多的敏感信息比如自己的收入,自己的家庭背景等等。

  公益篇:

  MOTSS觀點:參與公益是一種美德

  參與同誌公益從來不是每個同志的義務,你可以永遠關心自己的生活,不與其他人談論性傾向和人權的話題,你可以找個異性結婚來成全你所謂的“孝道”而不顧及所帶來的影響,你可以為了偽裝成“直人”而假裝對異性感興趣並且表示出對同性戀的鄙夷;但你也可以向你周圍的朋友宣傳性傾向、性別平等的觀念,你也可以勇敢地站出來向更多的人大聲呼籲,又或者向其他搖旗吶喊的同志表示精神上或者物質上的支持,因為參與同誌公益是一種美德,它讓這個群體的生存狀態一步步得到改善,這種行動理應得到稱讚。

  中國的公民政治權利(如游行、集會等)雖因種種原因有待進一步落實,但這並不代表同誌公益在這個國家就無法開展。我們仍然有諸多可以規避風險的方式來進行,諸如網絡宣傳、騎行、紀錄片拍攝、講座、行為藝術等。能上大街宣傳當然是不錯的運動方式,而同誌社群內部的自我認同的倡導也未嘗不是一種努力,即便是向室友、同學出櫃(在風險有保證的情況下)也能提高性少數人群的能見度。

  參與公益從來不是一種義務,但它是一種美德。我們呼籲同性戀朋友以及其他朋友都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性少數人群平權運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是一次微博轉發,一次評論跟帖,關注就是力量。

戀愛這件事

  文:暖陽& kiokio(motss.info酷兒論壇)

  弱關係的同性戀愛

  首先,請你把之前聽過、看過所謂“ 同志戀愛一定如何如何”之類刻板、世故的說法拋到一邊去,我們並不認為在戀愛這件事上,同性戀和異性戀有多大的分別,在最核心和本質的地方二者大都是一樣的。當然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對於深櫃的同性戀人來說尤其明顯,那就是異性戀的戀愛關係大都是一種強關係,而同性戀的戀愛關係往往是一種弱關係。這裡的強弱並不是指感情深淺,而是維繫這種關係的外在力量的強弱,一般來說異性戀一旦確定戀愛關係就會公之於眾從而受到雙方交際圈乃至雙方家庭的束縛(如果領證結婚還要受到法律的約束),這種束縛有好有壞,但顯而易見的是,當這段關係出現問題時,雙方往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對方,還要考慮到知曉這段關係的所有人,並且這些人也會參與其中,對關係的延續與否產生合力。但同性戀的戀愛關係,通常是隱 ​​秘的,當有問題出現時,顧慮很少,也沒有人幫助化解,就很容易破裂。所以我們建議無論你是否喜歡社交,都應該有幾個同樣性傾向的朋友,當雙方有了共同的朋友圈的時候,會對戀愛關係的維繫很有幫助。

  覓愛:線上和線下

  至於如何尋找戀愛對象,有兩種途徑——線上和線下,從效率的角度而言,我們的建議是線下。當然從每個人的性格來說,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和能接受的方式,但即便就是線上尋找,總歸也是要落實到線下的,除非你和他都真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網戀嗜好者。這裡有個問題是,如何看待索要照片或者視頻的事情,很多人喜歡抱怨說,為什麼一來就要照片,或者有些人偏執的認為:你要照片說明你膚淺,你不懂看別人的內在。林林總總的理由吧,但我們考慮一下,你就真的完全可以不注重外形而與一個人戀愛嗎?即便你真的不注重,那麼要求一個人喜歡另一個人要拋棄外形的因素是否合理?我們認為,愛一個人總是那個人有你認為的可愛之處,其中包括了外形、性格、人生觀、價值觀、才華、財富等等,這是一個綜合的考量,而先考察外貌的一個有力理由在於:這是最容易考察的。你永遠無法指望在網上聊上十天半個月就能考察出一個人的性格,網絡這道天然屏障既給了你偽飾的空間,同樣也給了別人偽飾的空間,只要你試圖通過網絡來交友,那麼就不能因別人考察你的外貌而還以批判和鄙視。

  有些人會說,也不是我不願意給別人看照片,可是我長相沒有優勢,或者我不上相怎麼辦?這就是我們主張通過線下活動尋找戀愛對象 ​​的理由之一,只有通過現實中的交流與接觸,更為真實的你和他才能直觀和豐富的展示出來,其中也包括了你的才華和品行。當然,我們主張線下並不意味著線下對你就是最合適的,很多人到了線下活動中因為性格或者其他原因不願與人交流,也無法讓別人認識你,所以在交友這件事上,只有適合自己的方法,而沒有適合所有人的方法。但要想得到愛情,就一定要主動、樂觀和自信,失敗了也不要自怨自艾,每個人都經歷過失敗,哪怕外形再好、性格再好的優質同志,也會被別人拒絕,因為戀愛對像也只有適合自己的而沒有適合所有人的,這就意味著戀愛對象 ​​的好壞因人而異,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和知道自己的優缺點,既有利於你找到另一半,也有利於戀愛之後長久相處。

  總而言之,如果遇到了就好好珍惜,如果沒有遇到就過好自己,在這個群體中最可怕的往往不是單身這件事,而是看到別人戀愛了而自己沒有戀愛而產生的自卑和焦慮心理,你要記住,不會有太多人喜歡因為自卑或者焦慮而變得似是而非的你。

  讓愛繼續

  如果你找到了適合的戀愛對象,接下去要考慮的就是將來怎麼辦,很多人喜歡說一輩子如何如何,更多的人則不願意去面對這個話題,而對未來的態度的差異也往往是同性戀人群分手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出櫃、形婚、與異性結婚等等選擇上的分歧是很多戀愛數年的情侶分手的核心原因。如果你的答案在戀愛前就已經很明確了那是最好,如果你不確定怎麼辦?第一個建議是不要採取鴕鳥政策,認為我不去想就沒事,這不是成年人該有的處事態度。並且,這些問題的解決,或者說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與手段即便很多,也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去經營和準備的,你越早考慮對自己和對方都越好,千萬不要等到避無可避時再去考慮。第二個建議是不要持悲觀消極的態度,認為這個​​問題一定是無解的,得過且過。我們主張不管多艱難,都一定要與對方商量,一起想辦法,無論是採取何種解決手段,都要讓對方看到你的努力,努力未必就有結果,但不努力就什麼都沒有。

  如何面對分手和EX們

  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如何面對分手。隨著你在這裡的時間慢慢增長,你或許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戀人的排列組合,例如a和b戀愛過,a和c戀愛過,c和b又戀愛過之類,首先要說的是,這種排列組合的存在並不能立刻與濫情劃上等號,只能說我們的交際圈嚴重重疊(想想同性戀的比例就知道),一般來說,戀人大都是由周圍認識的人發展來的,而交際圈裡來來回回的人就這些,你認識的也是我們認識的,就是更換交際圈也一樣,在一定範圍內的群體之間,難免都會存在這種事情,異性戀的社交圈中也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排列組合,你一定要懂得適應。

  另一個問題就是,在一個狹小的交際圈中,如何面對前任或者前前任?對此,我們主張順其自然,能做朋友就做,不能做也不必勉強,切記不要在公眾場合相互揭短罵架,因為你可能傷害的並不是一個人,更有可能的是你傷害的是自己,兩個人的事情兩個人私下處理,在這種熟人社會中,一點點事情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放大擴散,世界上永遠不缺看客。

  同時,我們不建議在一段感情結束之後,立馬就開始下一段,剛剛失戀情緒總是不穩定的,如果你通過新感情去治療失戀的創傷,結果只會得不償失。此外,要避免因愛受傷而心灰意冷的心理,你可以傷心可以憤怒甚至可以痛哭,但千萬不要把“不會再愛了”和“我要退圈”變成口頭禪,是的,這些話只可能最終變成笑話或者口頭禪,時間和現實會對這些話狠狠的甩去響亮的耳光。

  如果你覺得失戀的情緒太重太難走出來,我們反而建議你更加積極的融入圈子的活動中,你一定要記住,哪怕你再難過,這裡也有人會給你最溫暖的安慰。分手對於同性戀或者異性戀都可能是再所難免的,縱使這世上也不乏一個戀愛談到老的情形,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戀愛的技能(沒錯,這是一種技能)和對愛情的認知都是慢慢形成的,積極地看待,失敗的戀情也可以是我們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經驗。

  掰彎直男?做夢!

  在這裡我們還要打個“假”,關於你以前可能在網上看過“掰彎直人(異性戀,英文straight的直譯,同性戀被稱作bent)”的種種傳說。目前沒有任何一個“改變性傾向”案例是經得起科學和事實檢驗的,別說是你對直人的“愛”改變不了什麼,縱使是電擊療法、宗教祝禱也未有見將人的性傾向能掰來掰去的。因為性傾向比例的關係,我們平常遇到最多的人還是異性戀,朝夕相處生出好感總是難免,但戀愛應該是雙向的、兩情相悅的。有些人會抱怨,自己總是喜歡上直人,那麼你應該試著多與同志圈接觸,認識些真正可能會愛上你的人。還有些人會說自己只對直人感興趣,這恐怕只能歸於這些人對自己性傾向的不認同,對同誌有種種的刻板印象。如果一不小心喜歡上了身邊的人,而又不確定對方的性傾向怎麼辦?儘管我們說同性戀者對同類有天然的識別能力,即所謂“ Gay dar”(有研究指出,是緣於男同性戀較好的圖像識別能力,不過有待進一步證實),但也流傳著這麼一段話:人生三大錯覺,電話響了,有人敲門,他(她)喜歡我。陷入這種情感的人,只會在自我暗示之下覺得對方也喜歡自己,也是同志確定一個人的性傾向,目前只能通過他(她)自己本人的判斷和認知,而不是你的主觀臆想,至於坊間流傳的種種辨別方法,基本上是無稽之談(食指和無名指的長度關係可以反應人類胎儿期間的激素水平,但與性傾向的聯繫目前還有待證實)。我們建議,如果你不能確定對方是否也是同志,最好還是停止這樣的感情,如果你有足夠的勇氣並且確保對方知道了你的性傾向之後不會給你帶來傷害,那麼你也可以直接向對方表白,明確地告訴對方。

  攻?受?T?P?

  最後關於戀愛要說明的是“角色問題”。異性戀中有“男人就該如何如何”、“女人就該如何如何”的標準,同性戀裡也有所謂“”之類的角色劃分。分類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方法,例如將物質分為有機物、無機物,或者將民族、人種進行劃分。然而社會觀念中的劃分,往往是沒有統一、固定的標準的,古代“男主外、女主內”的標準現在也正在被瓦解,同誌社群又何必將自己的角色劃分問題固化,甚至向傳統異性戀社會中男女不平等的模式去靠近。我們的宣傳海報中有一張的標語是“平等的才是愛”,這並不僅僅是指不同的性傾向理應平等,也是指戀愛中 ​​的雙方要有平等的關係,這包括心理上的平等及經濟上的對等。另外有些人主張同性戀就應該沒有角色劃分,這樣才是“正統的”同性戀,在這裡我們必須摒棄這種關於“正統”的觀念,戀愛中 ​​是否進行劃分、如何定性自己的角色這些都是個人的自由,至於宣稱所有同志都是0.5或者H(指兩種角色皆可)則是有些強人所難。因此,我們也不會給出劃分的對錯以及各種角色如何判定的標準,劃分與否並沒有高下之分。

  如何辨別身邊的好基友——全攻略

  文: Berserker梁顯宸(上海)

Togayther基調雜誌專題:青年基友成長指南(圖)

圖為小編徵友標準

  為了寫這篇文大概搜了搜論壇裡的一些神貼,整理加工之後一定能成為你辨別身邊好基友的強大攻略,想跟我一樣練成一眼就能看出走在路上的誰是Gay的強大功力嗎?

  1.世界上最大的外貌協會:Gay都比直男時尚前衛?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穿著打扮的問題,Gay是不是都比直人要時尚前衛一些目前尚無定論,但不可否認的是,Gay圈確實十分注重外表這件事兒,外表好,可以成角成名媛,桃花運不斷,外表稍遜可能情路就沒那麼順利了,不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關於“世界上最大的外貌協會”這一指控,默許之後還是覺得這也沒有什麼不好,畢竟人靠衣裝,適合自己的穿著打扮可以為你加分,成為你找到真愛的通行證。在穿著方面,Gay對於色彩的選擇跨度要比普通的直人要廣,用色大膽,配色多樣是Gay的普遍特徵,紅色、橙色等暖色是同志們的寵愛色,即便身上有主色還是希望能有一些小的花紋,鮮豔的帽子相呼應,熒光色也是很多小受的大愛。

  當然用色只是一個方面,也不排除有喜歡單色和黑白灰的同志朋友,只能說他們更注重如何讓自己變得“好看”這件事兒吧,畢竟傳統的男性觀還是女性是美麗的主導,過分打扮的男性會在其他男性眼裡顯得異類,單Gay圈就不同,男性把男性作為審美,自然也想把自己打扮得更惹人注目,注重皮膚的質感,重 ​​視身材,肌肉男總是很受歡迎的,嬌小的正太,憨憨的大小熊,大鬍子的大叔……大家喜好不同,但終究條條大道通羅馬——要重視自己的樣子,至少遇見那個可能對自己感興趣的他的時候,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如果你們身邊有肌肉眼鏡帥哥記得私信小編~)

  2. Gay星人都在幹嘛?我們生活在不同的星球!

  同志和直男在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上有很大的不同,直男普遍不太喜歡陪女朋友逛街,畢竟選衣服試衣服反复比較最後到買衣服的過程想想就麻煩死了,有這種時間還不如在家裡開一盤風生水起的LOL;同志就不同了,幾乎沒有不喜歡逛街的同誌了吧,只要在經濟所及範圍之內,那些掛在櫥窗裡閃閃發光的衣服、鞋子、包簡直就像是為自己而生一樣,眼睛閃閃發光不算,還要不停幫同伴建議,什麼樣的衣服適合對方,不僅要讓自己美還要創造美的勁頭兒真是擋也擋不住啊。

Togayther基調雜誌專題:青年基友成長指南(圖)

  當然這只是一個很典型的方面,除此之外,Gay普遍很愛乾淨,洗澡的頻率可能會比直人要高很多,不管多晚下班,回家一定會洗臉做完全套的保養才去睡覺;喜歡蒐集各種各樣有愛的小物件:眼鏡兒,玩偶,文藝書,設計感很強的鞋,唱片等;Gay在休閒娛樂的時候喜歡KTV和酒吧(最好是可以跳舞的那種)這些可以展示自身才華的東西,歌喉很棒的Gay不少見了,舞技驚人的Gay更是層出不窮啊,至今猶記自認為跳舞很好的我在Des看見內褲肌肉男在鋼管上上下紛飛的那種震驚感……也可以說Gay是很愛show的吧,在一個自己比較舒服的環境,會比較不吝嗇於展示自我。當然如果你室友看GV,那毫無疑問,他是Gay了囧。

  3. Gay星人都是現世林黛玉?同志內心世界如何?

  如何識別Gay星人最後想談談同誌群體的精神生活,同誌群體多文藝男,一次旅行寫個幾千字的文司空見慣,微博上起床要說早安,睡覺要說晚安,大多數人還是以感性為主,對人生和社會的感悟頗多,也會很關注社會的熱點,熱心公益,有愛心,畢竟同誌群體也算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吧,所以會比較多的關注其他的弱勢群體,也會為很多社會不公的問題打抱不平,正義感頗多。

  如若涉及出櫃這一話題,應該是所有同志心中的痛了吧,畢竟雖然喜歡男生這件事跟別人並無關聯,卻總覺得虧欠了父母,不能讓他們享受普通父母所能擁有的天倫之樂,即使勉強做到也需要自己做出巨大的犧牲。在感情方面,有人說Gay圈多花花公子,很多人很喜歡玩樂,但如果遇到你的那個真命天子,也不乏癡情之人存在,那種,你走後,經年累月,我只愛你一個的故事,是真實存在在這個圈子裡啊,小編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大癡情種子,哦耶)。

  除了 ​​愛情和親情,同志們也很注重自己的友情,正因為不像直男那樣那麼容易找到和諧穩定又有父母祝福的關係,友情有時候看起來就格外珍貴,小受普遍有好多貼心的女性閨蜜,就像阿妹唱的《彩虹》一樣:

  衣櫃不算太寬
  藏著你的天堂
  依然歡迎我分享

  我們的愛很像
  都因男人而受傷
  卻又繼續碰撞

  當天空昏暗
  當氣溫失常
  你用巨大的堅強
  總能抵擋

  當尖銳眼光
  當刺耳聲響
  你用彩虹的浪漫
  溫柔包裝……

  這首歌也是小編不論在任何局的KTV都必點的歌,正因為有許許多多的好閨蜜好兄弟的支持,我才能走到今天,才能如此快樂的生活、做我自己。在女生面前,我們是gentleman,我們心甘情願為他們拎包開車門拉椅子,儘管我們不可能愛上她們,可是我們欣賞她們美麗、自強、 ​​自尊、自愛、對感情堅持不懈,即使受傷了也會義無反顧,從她們身上有時候我也會看到我們自己,像愛姐姐一樣愛她們,像愛媽媽一樣愛她們,因為有她們才有我們,男人有義務保護這個世界上的女人,不管你是不是同志

  至於我的直男朋友們,感謝你們接受我們和你們的不同,也希望你們善待那些不小心愛上你們的Gay們,他們真的身不由己,但是他們並無惡意,帶著善良委婉拒絕就好,那些心胸寬廣,能理解甚至支持同誌群體的男人,你們是純爺們!

  (最後的最後,即將畢業的小編感謝寢室裡的好澡友,感謝你無私地借我各種日化用品,也是因為我才開始用男士護理液,希望不管過多久我們都能一起洗澡一起搓澡。)

  注:本文由Togayther基調雜誌與酷兒論壇合作完成,節選自Togayther基調雜誌2013年10月號封面專題《基友校園派》,完整內容請下載雜誌閱讀:

  Togayther基調雜誌專題:青年基友成長指南(圖)

  雜誌簡介

  中文同志文化及生活方式電子期刊To gay ther基調雜誌,匯集各地同志友人力量,關注基友生活,契合同志熱點,內容涉及專題報導、人物訪談、生活方式、旅行、藝文等,欄目眾多,內容豐富。

  Togayther基調雜誌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呈現中文同誌群體的生活與思考,以多元視角展現同誌社群豐富生活,助益於中文同志文化的培植與建設。

  聯繫及投稿Email:tg@togayther.orgksana@jidiao.org

  讀者可通過雜誌官方微博@Togayther雜誌( weibo.com/togaythermag )、讀友會QQ群177725058、官方微信tgtmag,豆瓣小站:site.douban.com/togayther,獲取更多內容並與雜誌進行互動。

  Togayther雜誌各期索引+圖文摘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