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報記者/李威撰/台北報導】
立法院17日將展開新的會期,備受矚目的多元成家法案也準備要送交審議。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5日邀請3名分別想要登記結婚、結成伴侶及登記家屬的民眾現身說法,希望政府傾聽草根的聲音。
步入禮堂 僅缺制度認同
現年38歲的George,與男友Peter再一起將近8年,兩人有相同興趣跟嗜好。George說,他倆的感情不輸一般情侶,希望他們可以跟其他情侶一樣,步入婚姻、獲得權利保障。目前唯一欠缺的,就是制度的認同。
George說,親朋好友們都了解他的情況,除了認同,也給予肯定,甚至期待兩人有朝一日能締結連理,替小倆口辦婚禮。所以George希望法案能夠過關,成全兩人想要結婚的願望。
「感情是兩人間的事」
半工半讀的綺綺,是一名出櫃的女同志,有交往3年的女友。她希望能跟女友登記成為伴侶,而非進入婚姻。綺綺說,感情是兩個人之間的事,透過伴侶制度,雙方可自行擬定權利及義務。
想要登記伴侶,另一方面是為了得到法律的保障。綺綺希望,無論是領養小孩、發生意外或是醫療照顧,不希望因為是「法律上的陌生人」而阻撓她們想為彼此付出的心願。
另外,綺綺不大希望因為結婚而建立起的姻親關係。她認為,兩家人的感情要靠互動來累積,而不是法律強制的結果。
社會存在不同關係需求
綺綺提到,她的朋友與伴侶長跑7、8年,希望有小孩,卻不想結婚。但父母不同意,也不接受未婚生子,最後只好步入婚姻。她說,如果有伴侶制度,婚姻或許就不會是唯一選擇。
換句話說,伴侶制度並非專為同志量身打造。伴盟理事長許秀雯表示,社會存在各種不同的關係的需求,並非所有人都想進入婚姻,有些異性戀者也是被迫選擇進入,只是為了滿足家長期待。這種強迫進入婚姻的機制,對不想結婚的人會造成莫大壓力。
婚姻不是唯一選項
另一名希望多元成家法案能過關的彥寧,則是希望跟幾個好友共同組成家庭。她說,婚姻不是唯一選項,血親也不一定最了解你,和交情深厚的朋友終老,也是一種幸福。
彥寧希望,家的概念可以套用在適合的對象上,她的出發點很簡單,家庭不是被框住的概念,只要最適合的對象能一起生活,就是她心目中的理想家庭。
儘管不少民眾迫切希望草案通過,但伴盟近來卻遭遇到其他阻力。有人質疑,伴侶盟的草案究竟要將台灣帶往何方?伴盟秘書長簡至潔表示,伴盟要挑戰的是家庭是由一男一女所組成的單一想像;要追求的則是平等、多元及自由的價值。
伴盟草案不只為同志
簡至潔說,從George、綺綺及彥寧的生命經驗得知,台灣存在各種家庭形式的需求,但法律卻未予承認。簡至潔提到,儘管過去研擬草案的過程,各性別團體之間存在意見的分歧,但大家都有一項共識,就是挑戰台灣「獨尊異性戀的婚姻」,挑戰婚姻所預設的「異性戀」性別前提,及「婚姻」所蘊含的許多傳統價值。
許秀雯特別強調,伴盟草案不應被簡化為同志婚姻法案。追求多元成家,不單只是為了同志婚姻,而是各種親密關係與家庭制度。根據她過去的演講經驗,台下民眾聽完以後,對3種制度各有支持,足見多元需求已是不爭的事實。
凱道伴桌 傳達訴求
伴盟7日傍晚將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辦「伴桌」造勢活動,以仿照傳統中式喜宴的方式,慶祝多元成家草案即將送往立院。伴盟理事長許秀雯表示,草案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全體,希望政府可以看見多元成家的聲音。
許秀雯提到,伴桌地點選在凱道別具意義,當初介壽路改名凱達格蘭大道,象徵的便是對平埔族的尊重,民主進程中,對多元文化的尊重,是文明進步的表徵。
當天伴盟將席開120桌,創作歌手陳珊妮將於開場時獻唱,其他藝人則是捐贈物品作為義賣之用,有張惠妹的簽名彩虹旗以及陳綺貞的烏克麗麗等。
另外伴侶盟表示,多元成家草案將分拆為「婚姻平權」、「伴侶制度」及「家屬制度」3案,同一時間單獨送進立法院,避免部分委員對某案持保留態度而全盤推翻。
對於近來網路上流傳的一支誤解草案的短片,伴盟這兩天將會公布自製短片,讓民眾對伴盟的草案有更清楚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