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5 17:17:15→☆ 魅格格 ★←

iO Tillett Wright:你的「同性戀程度」是幾分(圖)。(補:2013.06.28)

美國攝影藝術家、導演、演員、社會活動家:iO Tillett Wright

  是「她」?還是「他」?

  iO Tillett Wright還未開口,相信許多人腦中根深蒂固的性別印象就已被打破了。如果你進一步參與她的計劃,而她要求你為自己在「異性戀」與「同性戀」之間以0至100來評分,你又會把自己的「同性戀程度」評幾分呢?

  性別和性向的窠臼

  「我們在看到別人的第一刻起,就把對方裝進了不同的『盒子』——這個人危險嗎?迷人嗎?有沒有可能成為交往對像?有時,僅僅是『你從事什麼職業』這個問題都像是別人打開了一個小盒子,打算把你塞進去一樣。這些分類充滿局限,過於狹隘,而且十分危險。」

  我們幾乎是用習以為常到毫無知覺的程度,在看見他人的瞬間下意識地將對方套上性別公式。稍加熟悉後,又往往不經意地落入性向的窠臼——他/她是男性或是女性?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同性戀關係中又是扮演「男性」或「女性」?

  毫無束縛的靈魂

  生長於20世紀80年代的曼哈頓市區,iO Tillett Wright自小便遠離了社會觀點的束縛。「在我成長的地方,如果你不是變裝皇后、激進份子,或某種行為藝術家,你才是個怪胎!」iO Tillett Wright說。

  她六歲那年決定當一個男孩,於是剪了頭髮,順利加入男孩們的籃球賽,也開始了她假扮成男孩的8年人生,更在11歲時成為童星,飾演電影中的小男孩。這整整8年期間,她的朋友、學校老師和電影導演,沒有任何人知道她是女孩。

iO Tillett Wright:你的“同性恋程度”是几分(图)

你也許會問,那她的父母怎麼想呢?

  「在我離經叛道的童年經歷中,最幸運的就是我從未被要求要把自己歸類到某個明確的類別。我能夠自由地做自己、成長、隨時改變自己。」

  在一個距離龐克音樂中心不到兩條街的家庭,iO Tillett Wright父母開放的思維讓她的靈魂自由抒發、展演,即便是她14歲那年重新當回女生,交了女友,又在三年後愛上男人,她的父母對於這些過程連眼皮都沒眨一下!

  「我必須澄清,我不討厭我的身體或性別,不覺得我投錯了胎,我只是覺得參與了一場精心籌備的演出。」

  她曾是一位小女孩、小男孩、女孩打扮的男孩子氣女孩,甚至在初到德國時還成為一個超級性感、幾乎過度補償的夢幻尤物,直到經歷無數摸索後,才找到自己最真實的模樣——男孩子氣的女孩,喜歡的對象不因性別而有所區分!

  看見社會的敵意

  就在約五六年前,美國社會辯論一項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案,她看著一個國家因不同的宗教信仰、投票制度而劃分成許多地理界限——有些州支持,有些州反對,而這些地理界限也逐漸蔓延開來,試圖在她身上劃下界限。

  於是,她花了一整年的時間拍攝新時代的女孩們,擁有與iO Tillett Wright一樣的特質——擺盪在兩個極端之間,穿蕾絲內衣玩滑板,剪短髮並塗指甲油,喜歡女孩也喜歡男孩……一群拒絕被放進任何盒子、拒絕被定義的女孩。

  iO Tillett Wright捕捉她們的自由的身影,但她也看見這小小烏托邦之外的社會並非如此理想,人們憤怒的辯論著,將任何「異性戀之外」的情感批評為禽獸一般。這才讓她驚覺,她在自己的國家被視為異類,被法律規範為二等公民。

  「為什麼人可以僅僅根據他人個性中某一個特徵,就剝奪走各式各樣人們的權利?他們怎麼能說我們都不配享受與他們一樣的公民權利?這些人有試圖瞭解這些被他們歧視的受害者嗎?他們知道他們所投下的票在支持什麼,又會帶來什麼影響?」

  她想,如果這些人有機會凝視著他們眼中「二等公民們」的眼睛,也許,他們在投票前能停下來,多想想。於是,Self Evident Truths攝影計劃便油然而生。

iO Tillett Wright:你的“同性恋程度”是几分(图)

Self Evident Truths 不證自明的真理

  「對我而言,攝影不僅僅是曝光膠卷那麼簡單。它讓觀看者看到新事物,體驗從未有過的感受。最重要的,它讓人們看見他們所畏懼的人。」

  這些不打光、沒有特別做造型或化妝的黑白肖像,捕捉了所有「自認不是100%異性戀」人們的身影,讓同性戀(Gay, Lesbian)、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Transgender)、酷兒(Queer)、雙性人(Intersex)、無性戀(Asexual)這些名詞——也就是性別語境中簡稱的LGBTQIA族群——讓這些字眼脫離白紙黑字的疏遠詞彙,成為你眼前真實的面容。

  iO Tillett Wright也定下了大膽而明確的主題:「我要求你們看著這些肖像的眼睛,對他們說,他們不配享有跟你一樣的權利。」讓那些曾歧視任何性別的人們直搗自身價值觀的盲點。

  她用兩周的時間拍攝50份作品,接著在洛杉磯的一間藝廊辦了場展覽,讓觀眾自由免費索取攝影作品。計劃空前的成功,使她的目標更上一層樓。現在,她預計要拍下約拍攝5000到10000幅「非100%異性戀」之人的肖像,而她目前已在美國19個城市內拍攝了近2000張。

iO Tillett Wright:你的“同性恋程度”是几分(图)

We Are You 我們別無二致

  隨著計劃的進行,iO Tillett Wright的想法也改變了。Self Evident Truths攝影計劃並沒有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相反,差異被突顯了。我們的盒子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她開始在問卷中加上一個問題,要填寫者在「同性戀」與「異性戀」之間,用0到100分來評估自己的「同性戀程度」,而許多人的自我定位都落在模糊的「灰色」位置。當然,人類多元的面貌不是單一維度可以區分的,而這個評分法旨在突顯這些分類與真實世界的落差。

  「這些分類、二分法、過度簡化的盒子,或許有望變得無用並開始消失。因為這些標準無法描述我們所看到和所認識的人,也不能代表我們。我們看到的是人類的多樣性,而親眼看見他們使得人們很難否認他們的人性。至少,我希望這些面孔讓他人更難否定他們的人權。」

  Self Evident Truths更延伸出了子計劃:We Are You,更明確地告訴世人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理念——人生而平等。

  性別運動不僅是為了爭取同性婚姻

  我們看見,烏拉圭在4月通過同性婚姻法,美國羅德島州在4月下旬通過同性婚姻法案,新西蘭在4月中旬通過同性婚姻法,法國也在實施了14年的民事伴侶制度後,於今年5月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而荷蘭新一代年輕人在12年婚姻平等的環境洗禮後,已然完全無法想像「同性不能結婚」的情況。但是另一方面,俄國卻通過一項禁止「宣傳同性戀」的法案,法國仍有大批民眾抗議同性婚姻法……

  而我們所居住的台灣呢?在這波儼然已成浪潮的同性婚姻合法化運動中,台灣民間組織已於去年起草一份「同性婚姻、伴侶制度、收養、多人家屬」的民法修正草案。我們的社會是否有足夠的胸懷,將自由與人權「還給」異性戀之外的族群?

  如同iO Tillett Wright說的:「『人人生而平等』的真理是不證自明的。」性別運動中,爭取婚姻合法的訴求絕非只是要求這份權益,而是爭取律法之前人人平等的身份。性別運動不會以「成功爭取婚姻合法」為終點,而是喚起整個社會中越來越多人的性別意識與尊重。

(撰稿:劉耘)

iO Tillett Wright:你的“同性恋程度”是几分(图)

  来源:TEDxTaipei

2009年TED開放授權後,TEDxTaipei隨之成立,由策展人許毓仁和一群年輕的朋友共同創立。四年來,每年舉辦一次大型的年會,以及數次中、小型活動。累計將近150場演講,包含舞蹈家許芳宜、極限運動家陳彥博等等,這些視頻可於TEDxTaipei.com上瀏覽。

  「打造華人的說故事平台」是TEDxTaipei的願景,通過發掘台灣的明日之星和在地故事,把跨領域的智慧向下扎根,讓孩子們有新的學習內容,也讓好點子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