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夫夫」陳子良、思鐸,成長時都曾因身為同志深受傷害。為合法擁有自己的孩子,並讓愷樂享有健康、正面的成長經驗,他們十多年來從芝加哥搬到紐澤西、又搬到紐約,有如現代「孟母三遷」。
陳子良說,美國各州對同志權益的法令保障不同,由於他依法是愷樂的生父,思鐸必須透過領養來當愷樂的爹地,他們於是搬到同志可領養小孩的紐澤西。
然而在紐澤西,法律規定若雇主的總公司不設在紐澤西,不能享同志伴侶權益;偏偏陳子良的雇主總公司不在紐澤西,因而不能有伴侶財產繼承權、住院探視權等。直到兩人前年在紐約合法結婚,權益才獲更多保障。
上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婚姻不能只限男女結合,對陳子良家庭也意義重大。因為聯邦給已婚者的上千項權益,合法結婚的同志明年起也可望享有。
選擇居住在友善同志之處,很重要原因是要讓愷樂有「正面經驗」。陳子良說,他和丈夫都歷經「從傷口復原」的痛苦歷程,雖然療育後變得更堅強自信,但不希望愷樂也得經過這一切。
愷樂小學一年級在校外學跳芭蕾舞,被男同學嘲笑,爸爸們知道後立即跟老師反映,老師帶全班去看芭蕾舞學校,要大家破除刻板印象。
如今愷樂多才多藝,會說英中西三種語言,興趣依序是科學、戲劇、舞蹈,還擔任紐約「兒童獨立報」小記者,剛剛完成一篇對LGBTQIA(女同志、男同志、雙性戀、跨性者、性別不確定者、雙性人、同志支持者)聯盟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