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5 15:50:59→☆ 魅格格 ★←

大陸報摘:我的孩子是同性戀?(圖)。(2013.07.14)

文原載於2013年7月14日《信息時報》A14至A15版

  專題撰文:鄭潔,眾慧教育咨詢中心青少年兒童情緒發展輔導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電視銀幕上,男星畫上了妖艷嫵媚的眼線,「比女人還女人」;女性變成了「女漢子」,短髮、長褲,被人叫「X哥」。而承認自己「出櫃」的明星也比比皆是。生活中,一些孩子不知道是否受到潮流影響,打扮中性,愛跟同性親近交朋友,甚至公開表示討厭異性……這讓一些家長憂心不已:我的孩子是同性戀?

  家長熱話:我的女兒是同性戀?

  慧慧媽一直覺得女兒特別乖巧,上初二了,成績不錯,也不像其他女孩「想亂七八糟的事」,大庭廣眾跟男生摟摟抱抱。慧慧只有個好姐妹小林,兩人形影不離,一起上學放學,一起複習功課,電話一通幾個小時,有時做功課的時間晚了就擠在女兒的小床上一同睡。

  一次坐地鐵,慧慧媽見識了「恐怖的一幕」:地鐵上來兩位穿校服的女生,其中一個「男仔頭」打扮、舉止特別中性。兩人摟抱、親熱甚至接吻,旁若無人,赫然是一對情侶。

  「我女兒班上也有這樣的,公開承認是同性戀!趕時髦。」地鐵中有人偷偷議論。慧慧媽想到自己女兒,越想越覺得小林打扮也較中性,很會照顧人……她越想越不對勁,想找女兒說,又不知道該怎麼說,思來想去,甚至想讓女兒轉學了事。

  專家教路:多數「同性曖昧」為青春期正常現象

  日常生活中,常見到兩女生(兩男生)特別要好,同上學、同玩耍、同分享快樂與憂愁,分享彼此秘密,甚至在大街上摟摟抱抱,自稱同性戀,公開情侶關係……孩子愛跟同性親近,就是同性戀嗎?

  心理學研究表明,無論種族、家庭背景和社會文化環境,12至18歲,很多青少年處於「自我認同感」混亂階段。這些孩子對很多問題還不能很好地思考或解決,未明瞭將來的生活方向。直至21歲後,大部分青年才能獲得穩定的認同感。

  可見,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主動(或被動地)認為自己有同性戀傾向,甚至與同性出現曖昧關係。這種現象就是埃裡克森所提出的「自我認同危機」,指的是人們在缺乏自我認同感時體驗到的不確定性和混亂感。

  事實上,很多孩子到達青年期(一般21歲開始)後,自我認同感穩定建立後,這類曖昧關係的現象就會慢慢消褪,只有極少數人確認自己為同性傾向,會繼續同性愛戀。

  家長有疑問

  Q:女兒愛穿男孩的衣服,該怎麼辦?

  A:母女倆可以一起討論護膚心得,一起逛逛街選購服飾禮物等等,這對孩子清晰自己的性別角色是有幫助的。

  Q:孩子與同性過於親密了,怎麼辦?

  A:要正面引導與異X交往問題,保持適度距離,不要強逼孩子拒人於千里之外。

  鼓勵孩子與更多同學交往,不要陷入兩個人的小圈子;更要鼓勵他們與異性同學建立友誼,發展性別認同感。

  Q:孩子說自己「同性戀」,我能做什麼?

  A:看他是說著玩的,還是無法自拔?如果經過認真長久觀察,確知孩子是同性戀,也不能強迫其改變。可試著用家庭的溫暖、吸引孩子。

  Q:面對孩子的性傾向疑惑,可以直接問孩子嗎?

  A:在溝通前先問自己:若真是同性戀,我會有什麼情緒反應?我最擔心什麼?我如何看同性戀?我希望向孩子傳遞什麼?先瞭解自己的憂慮,用開放的態度跟子女溝通。

  子女往往要再三肯定父母能夠接納自己的性向,才會吐出心底話。如果父母憂心忡忡或不斷追問,孩子會更加封閉自己。

  如孩子是高小或初中生,家長最好別直接問:「你是不是同性戀?」他們沒拍過拖,不知是怎樣的感覺,不懂給你什麼反應。無論孩子是否同性戀,爸媽要傳遞一個很重要的信息:無論如何,爸媽一樣愛你。

  解決「同性曖昧」的關鍵點

  幫孩子早日獲得「自我認同感」

  研究發現,青少年在積極尋求「自我認同感」的過程中,家庭的氛圍和家長的引導最為重要。當青少年對自我產生疑問並做出自我回應時,需要家長容忍、包容甚至是鼓勵、支持。家長關愛和民主的教養方式,不但有助於青少年的學業,增加他的自信,而且能幫助青少年獲得健康恰當的認同感。

  (什麼是「自我認同感」詳見「小科普」。)

  別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那麼什麼是民主型教養方式?怎樣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呢?

  採用民主型教養方式的父母,往往是以一個孩子可信賴的長者和一個和藹可親的大朋友的身份出現在家庭生活中。他們在教育子女時講究方法,尊重孩子的意見,很少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具體而言,他們會「給予孩子發展興趣愛好的自由」、「經常和孩子交流對各種事情的看法」、「常常對孩子表示信任」以及「即使孩子考試失敗了,也給予孩子熱情的鼓勵」。

  營造一種熱烈有序的討論氛圍

  首先,家長需要認識到,自我認同的獲得是社會心理發展的必經階段,是正常的,也是荒誕不經的。

  其次,青少年在產生嚴肅的疑問時,不一定會正兒八經地提出「我是誰」,或許只是他們面臨各種選擇的情景,或正宣佈一項決定的時候。

  第三,在各種社會文化大環境中,在新環境新潮流的衝擊下,在孩子面前的選擇是多姿多彩的,他們未必有嚴密的邏輯思考能力或開放性的分辨能力,這需要在家庭中營造一種熱烈有序的討論氛圍,讓他們從中感受親密,懂得在表達不同意見時也能獲得互相尊重。

  扔掉簡單粗暴的「不」字

  很多家長說,孩子大了什麼都不告訴家裡人,無法跟他交談。該怎麼辦?

  孩子不會生下來就不願意跟父母聊天的,他們曾經是拉著你的衣角問你十萬個為什麼的小豆丁。當有一天,孩子不願意跟你聊天了,估計他們已經感受到了太多的拒絕與忽略。

  家長要學習讚揚、欣賞孩子,從孩子一個個簡單的選擇開始:去姥姥家坐地鐵好還是走路好?今晚吃什麼好呢?暑假不如去台灣自由行?我想去學動漫設計……扔掉簡單粗暴的「不」字,聽聽孩子的計劃和安排,這都是打開親子話匣子的開始。

  研究發現,積極尋求自我認同感的青少年,比起混亂者對自己和未來都更有信心。他們往往具有更高的自尊,受困擾的程度更低,而對環境的變化有著更強的適應力。

  小科普

  什麼是「自我認同感」

  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面臨著不同的挑戰,每個階段的挑戰任務完成如何,都會對將來產生影響。德國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正常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成年晚期,分為8個發展階段。13至21歲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渴望探討更深層次的問題:我是誰?我要去向何方?這就是青春期的挑戰任務——自我認同感。

  而「自我認同感」不是憑空提出來進行尋求思考解答的,而是在應對生活裡許許多多的選擇中逐漸形成的,例如,什麼樣的職業是我想要的?我該繼續學習深造還是盡早投入工作?我該信仰怎樣的宗教和道德標準?作為一個男人或女人我是誰?茫茫人海中我在什麼位置?我該和怎樣的人交往?……在面對學業、就業、社交等形形式式的選擇中,這些都是小屁孩們不得不去思考,去通過實際行動去嘗試,從而做出決定獲得自我認同感。

  四大方面影響孩子「認清自我」

  這個叫「自我認同感」的東西決定著孩子朦朧的「同X愛戀」。心理學家認為,至少有四種因素影響著青少年「自我認同感」的獲得,包括認知發展水平、教養方式、學校教育和更廣泛的社會文化因素。

  一、認知發展水平

  邏輯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高的青少年,對將來的發展方向、前途發展,有著更深入的思考和設計,比思維不成熟的同齡人,更容易解決認同感的問題。

  二、家庭教養方式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青少年總有著說不完道不盡的新鮮玩意和離奇想法。而心理學家發現,處於認同感混亂期的青少年更易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忽略和拒絕,也更容易與父母疏遠。

  若孩子的創意分享總遭到父母的斷然扼殺或否定,他們與父母之間的距離只會越來越遠,從而無法從父母身上去汲取優良品質、經驗解決認同感問題。此時,他們唯有轉向身邊交往的朋友,從中獲取分享的快樂。

  在此期間,異性的朋友常被錯誤標籤為「早戀」,同性的朋友標籤為「同性戀」,這樣一來,好奇、從眾,加上叛逆心理,易他們進一步陷入到自我認同感混亂的漩渦當中。

  三、教育因素

  學校教育特別是大學教育,是否對青少年的認同感形成有影響呢?心理學家認為,答案是肯定又是否定的。

  正如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所言:「每個階段的挑戰任務完成如何,都會對將來產生影響。」當青少年原有觀念與新環境(大學)發生衝突的時候,又或是新環境(大學)提供了更多新選擇的可能時,未獲得穩定認同感的青少年又一次對自己重新提出了「我是誰」類的舊問題,繼續在不同的選擇中認識自己。

  四、社會文化因素

  社會文化和歷史環境對青少年的影響是深遠的,青少年要從各種可能性中仔細分辨並選擇自己的認同感。

  譬如,古時強調男耕女織、女子三從四德,到當代女性撐起半邊天、女權主義的興起,再到現今的動漫電視、潮流偶像、外國同性婚姻的立法等,都或多或少為青少年在解答自我性別角色問題時提供了更加多的可選性。

  測一測:自我認同感測試

  心理學家奧克斯和普拉格(Ochse & Plug,1986)編製了一個量表,用來測量成人是否能成功地通過埃裡克森提出的8個發展階段。你可以測驗一下己,根據下列標準給自己計分:

  ·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

  · 別人總是改變他們對我的看法

  · 我知道自己應該怎樣生活

  · 我不能肯定某些東西在道義上是否正確?

  · 大多數人對我是哪類人的看法一致

  · 我感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很適合我

  · 我的價值為他人所承認

  · 當周圍沒有熟人時,我感到能更自由地成為真正的我自己

  · 我感到自己生活中所做的事並不真正值得

  · 我感到我對我生活的集體適應良好

  · 我為自己成為這樣的人感到驕傲

  · 人們對我的看法與我對自己的看法差別很大

  · 我感到被忽略

  · 人們好像不接納我

  · 我改變了自己想要從生活得到什麼的想法

  · 我不太清楚別人怎麼看我

  · 我對自己的感覺改變了

  · 我感到自己是為了功利的考慮而行動或做事

  · 我為自己是我生活於其中的社會一分子感到驕傲

  1=完全不適用
  2=偶爾適用,或者基本不適用
  3=常常適用
  4=非常適用

  計分時,先把1,2,4,8,9,12,13,14,15,16,17,18題的回答結果轉換一下,如選擇的是1,就打4分;選擇2,打3分;選擇3,打2分;選擇4,打1分。其他問題則保持不變。然後把19個問題回答的得分相加。

  奧克斯和普拉格發現,49至65之間都屬於正常範圍,得分明顯高於該數字的人,表明他的自我認同感發展良好;得分明顯低於該數字者,表明他的自我認同還處於發展和形成階段。

  (聲明:上述文章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僅供討論和參考。淡藍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