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調查:同性戀子女出櫃、父母難面對(圖)。(2013.06.09)
小童群益會公佈調查結果
香港《新報》6月9日報道,近期,同性戀議題廣受社會關注,越來越多年輕同性戀者選擇向家人出櫃,告知其同性戀傾向。香港小童群益會「同志家長支援服務」曾接觸179位家長,並與浸大社會工作系合作訪問了20位家長,發現大部份父母得知子女是同性戀者時,會感到驚訝、陌生,亦出現焦慮、擔心等情緒。
兩成半家庭出現危機
研究指出,超過三成半求助家長面對子女出櫃時,不懂得如何回應,近兩成半出現嚴重的親子衝突及家庭危機,例如趕子女離家、試圖在財政和社交下控制其生活等。更有家長形容,當初知道子女是同性戀者後,感覺猶如晴天霹靂。
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洪雪蓮指出,家長知悉子女的同性戀傾向後,往往經歷由1周至10年不等的痛苦掙扎,並且出現很多情緒波動、傷痛、困難和親子衝突。出於對同性戀的既定理解和負面標籤,父母認定同性戀者的生活會艱巨難行,亦擔憂子女在學校、工作或親友間遭歧視。她說,隨著時間過去,很多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願意放下自己的期望,在不同程度上接納子女的性傾向。
避免過激對話傷自尊
小童群益會助理總幹事何婉華呼籲家長,應抱持愛及包容的心態,接納其子女,並與他們平心靜氣地溝通。她表示:「面對子女出櫃,無論接受與否,最重要的是用愛接納子女,與他們並肩而行。」她建議,若家長發現子女是同性戀者,不必急於回應,與子女傾談時必須避免過激對話,以免傷害親子關係及其自尊心。還應親身接觸其他同性戀者及其家庭,以瞭解同性戀是正常性傾向,也可過幸福的生活。此外,她希望政府及社會積極傳達同性戀的正確訊息,並加強教育工作,消除歧視。
對於同性戀青年,她呼籲出櫃前應考慮父母的接納程度,瞭解父母的擔憂,並以適當的態度跟父母溝通,不應強迫父母接受。
同性戀者:家人支持很重要
對於子女有同性戀傾向,有家長主動支持,認為孩子天生就在這條路上,只有陪他走到底,這是作為父親給孩子的承諾。也有同性戀者表示,得到家人的接納和支持,真的很重要,但因母親對同性戀有很大偏見,故打算用幾年時間鋪墊,才告知母親其同性戀傾向。
父母找資料主動瞭解
鄭爸爸表示,約3年多前,太太收拾時雜物時,翻到兒子的日記,發現其性傾向,當時兩夫婦都非常擔憂,心慌意亂,最後決定找出答案,先後找了兩三位臨床心理學家,也查閱了大量資料,最終接納和支持兒子的性傾向。他說:「我一定會陪他走到底,支持他!這是我給他的承諾。」他也希望讓兒子知道父母支持他,不用感到孤單。出櫃後,兒子會多與父母聊天,鄭爸爸也從嚴父變成與孩子互動的父親,他覺得十分窩心。
鋪墊數年向母親表白
化名Peter的同性戀者,本身與父親感情好,以為父親會開明接受自己,兩年前決定出櫃,卻換來一句平淡的「不能接受」,雙方從此避談這個話題。Peter多月前再次向父親出櫃,並將有關同性戀的資料交給他。一個星期後,父親表示接受他的性傾向,Peter感到十分驚喜和感激,坦言「我老爸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他認為,家人的接納十分重要,如果不用擔心被父母知道,就可以活得更坦然。
他說,現在最大的挑戰是向母親表白,因為母親對同性戀有很大的偏見,他相信媽媽知道後一定會很激動,甚至情緒崩潰,故打算用幾年時間鋪墊,讓她獲得更多有關同性戀的正面資訊,從而接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