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7 16:17:34→☆ 魅格格 ★←

Les and the City:好名字帶你上天堂。(2013.05.16)

■AD. Lin

上週跟妹去拿油飯,是二堂弟的大兒子滿月。嬸嬸拿出一疊紅紙,要我們幫忙看小嬰兒的名字,因為妹讀中文系又懂一點八字。只見幾張紙上有小嬰兒的生辰八字,還有流年等等,大約列了筆劃吉祥的20 個名字。我們就一個個討論。除了看字之外,還分別用國台語唸出來。結果意外地難以決定,要看起來不能老氣、寫出來工整、讀起來不會引發聯想也不要太女生,最後三挑四選看中一個,嬸嬸說弟妹也是喜歡那個名字。

整個討論的過程中,發現有一個重點是:「諧音會被取綽號。」當然我們也各自講述了自己或朋友的例子。比如有個同學叫「晨星」,他就變成「猩猩」,還有同學更可憐,因為名字當中有個「健」字,被男同學們喊了一年的「賤人」,為了不要被叫這綽號,還引起過好幾次打架事件。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裡,因為自己名字的英文發音像「小便」,PI在黑板上寫出圓周率小數點後一百多位那一段,就是扭轉自己名字被惡意取笑的作法。

回想起來,喜歡幫同學從名字當中取難聽或惡意綽號的人,多半是班上的權勢擁有者。那情境也總是差不多的,某個同學帶頭喊那綽號,旁邊三五人跟著起鬨,被取撤號者通常就是生氣反罵,引起戲弄者團體的得意大笑,接下來就是口角甚或打架。

這好像也沒辦法解決,因為小孩子的創意太驚人,而又因為常被大人認定是口頭玩笑嘻鬧,多半也是不了了之。可是問起身邊朋友,大家都會一直記得,自己在國小時曾因自己的姓名被取過難聽的綽號。也因為這樣,等我們長大了之後,在為孩子命名時,除了考慮傳統的筆畫數字要好,也會思考要如何不被取諧音,這是生活經驗所帶來的憂慮,從某種程度來看,是否也算是隱性霸凌的一種?這真是很嚴肅的議題。

講輕鬆一點,姓名對於同志來說,則有奇妙的逆襲「笑」果。不少T的名字跟本人落差太大,很多T對於美麗芬芳風花雪月頗感困擾,不過嘲弄卻是不多,因為同性戀在其他方面遭受到的霸凌更多,相較之下有個阿美阿花之類的名字就顯得不太嚴重。 

(作家、女同志網路廣播節目主持人)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