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1 16:18:55→☆ 魅格格 ★←

「同志媽媽」群體獲南都「責任中國」獎項提名(圖)。(2012/11/21)

「同志媽媽」群體(左上)入圍2012年「責任中國」

  北京時間11月20日訊(通訊員 李大鵬):2012年「責任中國」評選活動近日全面開展,「同志媽媽」群體與央視主持人崔永元、知名公益人士鄧飛等人一起入圍本年度「公益人物獎」提名。

  由南都報業品牌中心傾力打造的 「責任中國」公益盛典是《南方都市報》致力於社會關懷和公益慈善事業的重要品牌,活動旨在表彰有利於促進公民社會成長的一切公益行為發起者及參與者,側重對推進「人人可為」的公益模式有所貢獻者,強調人物的自發性、自主性及參與度。2012年「責任中國」設立了「公益行動」、「公益人物」、「公益組織」、「公益思想」和「年度致敬」五項大獎。

  「同志媽媽」用行動詮釋人人公益

  入圍「公益人物」提名的「同志媽媽」是泛指同性戀者的母親,尤指接納同性戀子女後為同性戀者及其親友提供服務並公開發聲的母親們。他們從最初對同性戀者的一無所知、在各種程度上反對自己的同性戀孩子,到邁出一步去瞭解同性戀話題、接納並支持孩子,直至挺身幫助更多的同性戀孩子及其家庭,讓社會大眾瞭解該群體並消除針對性傾向的歧視。

  福建的軒媽媽在兒子出櫃後,得知他在校園內因同性戀者身份受盡歧視、遭人毆打,甚至被學校開除。「當我知道孩子是同性戀者時,我哭了,我不是因為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者而流淚,而是心疼兒子這些年是怎麼扛過來的。兒子為什麼不早點告訴媽媽,好讓媽媽和你一起承擔?」她說,「我們沒錯,孩子更沒錯」。隨後便與兒子一起參與同性戀者平權公益中,通過開通博客、微博、郵箱以及接聽熱線電話等方式,為同性戀群體及同志親友提供幫助。

  軒媽媽認為,同性戀群體爭取平等權益,首先要讓社會知道這個群體的存在,並在此基礎上普及正確的、正面的同性戀相關知識。而「同志媽媽」乃至「同志親友」這個群體公開支持同性戀者公益事業,對消除社會歧視有著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

  河北「浪漫媽媽」的兒子於2006年出櫃,在經歷痛苦與思想掙扎後,她通過網絡逐漸瞭解並走入同性戀群體。通過不斷的接觸,她明白了同性戀者是個很大的群體,占總人口數的3%至5%。之後她在網絡及線下為同性戀群體和同志親友答疑解惑、排憂解難。

  「一想到能幫助那些同性戀孩子完成自我認同,幫助那些同性戀父母理解和認同自己的孩子、認同『同志』群體,我就覺得一定要堅持下去!」浪漫媽媽坦言,這是她堅持為同性戀群體爭取平等權益而不斷呼籲的動因。

  北京的藕姨是《我的那些同志孩兒》一書的作者,她的孩子並不是同性戀者,而她之所以參與同性戀公益,是因為看到了這個群體遭受的社會歧視。她認為,同性戀者作為性少數群體,應該與異性戀群體一樣享有平等的社會權益。同性戀公益也不僅僅是同性戀者和同志親友的事情,還應該得到異性戀人群的支持。她說,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當我們用多元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將展現給我們美好與寬廣。

  草根組織凝聚親友力量 推動同志平權

  目前共有來自上海的梅姐、廣西的茉莉媽媽、深圳的董媽媽等130多位「同志媽媽」通過各種方式開展公益活動,她們在同性戀親友會的組織與協調下,在網絡或線下開展工作,成為反對歧視、爭取同性戀權益的活躍力量。

  同性戀親友會執行主任阿強表示,同性戀親友會成立於2008年6月28日,辦公室設在廣州,近年來將工作範圍從廣州擴展至東莞、深圳以及北京、上海、河北、福建、廣西、西安等9個地區,已經與國內外400多位同性戀親友建立聯繫,先後有300多位志願者參與工作。

  阿強說,親友會通過支持和鼓勵更多的家長開通微博、信箱、公開QQ號碼等在線聯繫方式與公眾溝通,「在線下,我們推動更多家長走進校園開講座,與青年學子溝通;接聽400同志親友熱線,傾聽和陪伴同志親友會;在各地舉辦懇談會,與當地的同志或家長面對面溝通。通過這些線下的活動交流,讓同志親友與社群公益緊密聯繫在一起」。

  在做好社區服務的同時,同性戀親友會在政策倡導、反歧視領域也積極開展行動。今年3月,10位「同志媽媽」聯名發表致人大代表的公開信,希望政府盡快制訂「反歧視法律」,讓更多人不再因性傾向而遭受歧視。同時,親友會還通過拍攝紀錄片、公開出版同志題材書籍等方式,推動同志文化的繁榮,希望更多的公眾能理解和支持同志人群的平等訴求。

  「我非常認同人人公益的理念。有人說『世界的改變不是某些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點』,『同志媽媽』群體正是人人公益理念的踐行者,每個普通的個體都可以成為改變社會對同性戀群體偏見與歧視的行動者。」阿強說。

  (資訊提供:同性戀親友會 www.pfla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