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不是故意 但…隱形歧視無所不在。(2012/11/19)
|
小心,歧視無所不在。
回顧這一年,歧視幾乎成了社會事件的熱門關鍵字。
三月,親民黨立委張曉風的「外配、剩女」說引發議論,人權與移民家庭等團體串連,抗議此言論是對外配、種族、階級的多重歧視,要求道歉。
五月,兩名高中生對遊民潑糞為樂,還po上網。遭到輿論撻伐,作賤遊民以為嬉鬧的高中生被人肉蒐索,並譏封為「糞青」。
五月,藝人朱慧珍女兒朱安婕在母親節自殺身亡後。心碎母親公開揮舞彩虹旗,替女兒出櫃,控訴是社會的恐同症,對同志的歧視殺了女兒。
七月,北市大安區錦安里部分居民「誓死抗爭」麥當勞病童之家進駐的消息,在網路上造成熱烈討論。這是疾病歧視。
接著,社區貼出布條禁止外勞宿舍進駐;台北車站大廳拉起「紅龍」阻止外勞聚集。還有,一封匿名的愛滋檢舉信,點燃校園的愛滋恐懼,迫使被檢舉的老師得「自願」接受篩檢,以證明「清白」。
「歧視與偏見無所不在。」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畢恆達說,我們周圍充斥許多「隱形歧視」;這些歧視並非不存在,只是當你不是受害的弱勢者,「用主流角度去看、去想,就看不見、想不到了。」
當我們打開文化敏感之眼,培養公平正義的人性關切,就能看到無所不在的偏見與壓迫。
「台灣是個歧視嚴重的社會。」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感嘆。「小朋友會說:你好黑喔,好像外勞!然後嘰咕嘰咕笑。但,『好笑』在哪裡?我看到小孩從大人世界裡學到對不同膚色的貶低。」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好笑」這件事極富意義,為何在某些脈絡裡,我們覺得好笑,有些人卻不覺得好笑。「你好像外勞」,就隱含著對外來移工的貶低。
|
當我們坐視不管孩子這種看似無關痛癢的「揶揄」,任其滋長,可能在荒謬的時空呈現悲劇苦果。三月,桃園十多名少年在地下道一時興起,狂毆一名路過的外勞。完全陌生、卻因族群身分遭辱。
「我原本是水電工,進了XX電腦後,我現在是設計師。」近來一支電視廣告,訴求電腦技能可讓人找到更好的工作、階級流動,卻流露隱含的職業優越感,殊不知「士農工商」這樣的職業階級排序已讓不少人不爽。更別說,如今水電工月入十餘萬,比接不到案的室內設計師風光多了。
大人也常對孩子說:「好好讀書,不要像阿嫂一樣掃廁所。」坐辦公室穿西裝、吹冷氣的,就是高人一等,看似鼓勵「上進」卻傳達了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