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2 16:40:24→☆ 魅格格 ★←

內政部推現代喪禮,同志訃聞範本入列。(2012/06/22)

【新頭殼newtalk 2012.06.22 謝莉慧/台北報導】

內政部今(22)日推出全國第1本國人喪葬工具書「現代國民喪禮」,打破傳統男尊女卑的喪禮 習俗,另外,更收錄同志訃聞指出,建議讓亡者的同性伴侶用「伴侶」具名發訃,而非過往 較隱諱的「誼兄」、「誼妹」,強調在人生最後一哩路上的性別平等和多元包容。

《平等自主‧慎終追遠~現代國民喪禮》由內政部民政司歷時2年編修,並於今天正式出版, 期望國人以開放的心胸,尊重包容每個人有不同的喪禮需求。內政部長李鴻源在新書研討會上致詞坦言,乍看「喪葬」2字難免心裡感到毛毛的,但翻閱後發現,這本書確實將喪葬儀節寫得很溫馨。

李鴻源表示,傳統的殯葬文化以男性為主導,內政部考量現代社會的性別平等概念和少子化 現 象,檢討殯葬禮儀,並納入納骨塔位和生前契約的選擇依據,希望協助國人在喪葬儀俗上有所依循。

該書分為6章,第1章即揭櫫現代喪禮「殯葬自主」、「性別平等」、「尊重多元」3大核心  價值,從亡者自主、家屬尊重、喪禮服務人員敬業共3方面,提出殯葬自主概念;除了喪禮過程中應該性別平等外,也應尊重亡者的性傾向。

在該書中,女性和同志是喪禮中性別平等議題的2大面向。建議應尊重家族女性,在喪禮中  可「捧斗」、撐傘、祭祖等權利,也可以擔任主奠者,例如馬英九總統的父親馬鶴凌過世時,就由總統胞姐馬以南負責主奠,是性別平等的示範。

至於單身或離婚女性的神主牌位也不應該受限納入宗祠,「哭路頭」(父母過世,出嫁的女兒奔喪進家門時,一定要嚎哭匍匐入門)也不再是出嫁女兒一定要進行的刻板儀式,而且女兒和兒子在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機會應該均等,不應限制女兒只能在「女兒七」回家祭拜。

在同志後事處理部份,書中指出,除了尊重亡者本人,也應考量伴侶的治喪地位和身分,  訃聞參考範例提供「同性同居」篇,建議讓亡者的同性伴侶用「伴侶」具名發訃。

此外,專書也提供購買生前契約的注意事項,強調不要用「保值」、「增值」的投資心態  購買生前契約和納骨塔位,特別是目前納骨塔位市場已供過於求,不適合作為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