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2 02:34:16慢慢 (胡嘉琪)

為什麼愛情如此悲傷?

無意中發現最近上演的台灣國片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很簡單的劇情

男孩追女孩     美麗的年少情懷    青春的誤解     為多年的感情畫下句點

為什麼亞洲文化中的愛情總是如此悲傷?   

從梁祝的愛情傳說到金庸的武俠小說到最新的暑假到青春電影    

幾百年來    似乎愛情總是不被祝福     總因外在的限制壓迫下被逼得偷偷摸摸   

兩人世界裡總是充滿賭氣誤解爭吵傷心     而成長常常隱含著將愛情畫下終點

多年來很少接觸流行文化的我沒有停止思考這個問題

 

在充滿 hierachical 與 legalistic rules 的亞洲文化裡 (Red and Blue in Spiral Dynamics)  

戀愛與交友的自由常被迫擺在禮教規範與責任的對立面  

為了要維持禮教規範     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真誠信任關係被擺在較低的序位

(在許多故事裡面   孝順與用功這兩個美德是先於愛情的   又例如    笑傲江湖裡面的曲洋與劉正風之間的友情就無法超越所謂的正邪之分)  

而因為個人之間的戀愛關係不被鼓勵       

所謂的戀愛就常常啟動個人最原始而未被社會化的 relational schema  - the primary attachment style  也就是我們幼年時對父母的依附關係    另一方面    追求配偶就變成是一種 [ 工作 ]

昨天一個十九歲在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對我說 現在中國的女生很難追     每個都想要男生把他們捧在手心上     簡單的說 他們想要一個可以照顧他們讓他們灑嬌的老爸

另一方面    上周跟一個高中同學聊天     年近四十的我們 觀察到三四十歲的台灣中上階級的男人還是想要追個漂亮老婆擺在家裡當花瓶也當女傭

這兩種情形都源自於男女之間長久以來缺乏真誠互動關係

 

 當男孩與女孩最初在高中相遇    沒有任何的期待之下的互動最真誠

但是當戀情開始     人與人之間就開始充滿期待與價值判斷

或許 這也是當年一些在台北單身就業同時想尋找結婚對象的朋友的抱怨

他們已經錯過那個可以真誠互動的年紀    不管是透過介紹還是透過網路     兩人見面就是一連串的相互評估與衡量     評估的不見得是兩人之間是否真正能互動 而是兩人之間是否符合家庭背景社會文化等等的期待

所以 當年那曾經純真互動的年少愛情

常常就變成他朝兩忘煙水裡    的一份回憶

 

 

天聖光 2011-10-18 13:30:07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慢慢 2011-08-22 11:33:37

嗯~ 是啊~ 經過那麼多年 我才多領悟一點什麼是真正的愛

佳宜 2011-08-22 09:45:09

關於愛情這一塊,我是很懶惰的,有很多的疑問,但是懶得去想、懶得去動。回頭看自己在大學的感情也就是落在那樣的框架裡,隱隱約約覺得自己該跟著大框架走(好像結婚還是王道),談到愛與不愛,其實還是很遠的,但是面對自己最內心又跳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