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28 17:05:18米兒
他的臉上,沒有等候別人來解讀的過度悲喜
(寫於2003/8/6)
我的臉被烈日曬得紅燙
頸項與背部也微微得灼痛
經過這幾天的家鄉陽光的洗禮
我又變回了麥子色的小妞
我在澎湖的海灘大叫
在微浪裡隨著它的節奏浮浮沉沉
在游泳換氣時因為喝了鹹味的海水而嗆著
或者坐在浮木上挑戰海水的浮力
或者和在淺攤上沉思的漂迫浪子聊天
啊,我活在我的生命裡
但是,我的生命屬於哪裡
在回來這裡之前,藉由網路的世界看到了文化評論家們新一波的族群認同論戰
裡面有典型的時憂與感嘆
有朦朧中尚在建立的認同邏輯
有試圖以理反駁的互動
我知道在互動背後的是一顆又一顆試圖為集體焦慮找出一個
相對之下較能消弭認同迷思與族群對立的平衡點的熱忱的心;
也試著理解在每一個針鋒相交之際,
其立論著背後可能有的前提考量
然而,從層層理性思維的分析與文化情感的辯論中
我們該學會什麼呢?
在推崇理性思維過程的時代價值觀裡
我們有沒有看見立言者們的所提出的選擇性理性,
在看似清晰而迷人的思維邏輯背後,
立言者們會不會察覺到自身已被僵化的思考模式?
當民眾經由煽情的資訊而被起激對於自身文化的省思與認同時
立言者們是否真能擔負起挑逗族群對立或者簡化文化差異所可能衍生的社會代價?
在「去中國化」或者高唱“我的祖國”或者是「去沙文化」的立論過程說
我們會不會依舊陷入二分法的侷限以及符號意涵混淆的危機?
於是新的假設不斷衍生
文化認同,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外求?
哲人們說有一種找出定位的方法,是藉由歸納出“非我”以及“我”之間的差異
來摸索出一個所謂的“我”的意涵
然而當我試圖藉由跨文化的觀察來反思自我的國族認同時
卻發現自己跌倒在自卑下的價值判斷裡
我從亞洲的傳統文化裡走到陌生的彼方
從他們所追求的生命價值裡發現我的嚮往
也等待著,讓時間來釐清浮在台面上的表象
面對差異時
藉由歷史的邏輯來解讀外在的衝突
是不是化解內在衝突的唯一解藥?
一年後我回到熟悉的所在充電,
我的心卻始終不曾平靜
老朋友載著我繞過漁村的鄉間小路
我沉默地望著草原
體會著牛群向我襲來的感受
看著似冬雪般的白雲瀰漫夕陽在已沉的天際
因為疑惑而繼續沉默
回程的途中經過西嶼村落
小巷口坐著一個年約七十的老人
嚼著罐頭白木耳甜湯
隨手將未喝完的罐頭放在手邊
他的臉上沒有等候別人來解讀的過度悲喜
他只是靜靜的在這個微涼的傍晚
喝著簡單的甜湯
如果你是我,也會莫名的落淚
也許是理性受了一種純粹美感的召喚
也許是為了失衡的自我認同
王敏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