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21 14:36:20維尼

最近在看兩本書

一本是“流行感冒”,內容是描述一場發生在1918年,造成全球兩千萬人死亡,但卻似乎沒有留下明顯記載的流行感冒。

會被後人發現並回朔這場疫病,起因只是一個窮極無聊的學者,無聊到翻閱在書架上的美國歷年平均壽命統計,他發現在1917及1919年美國人的平均壽命皆為五十多歲,卻偏偏在1918年只有三十多歲,一定發生了什麼事的好奇心才促使這場被隱沒的歷史重現。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啟示,人哪,就是要靠狗屎運,運氣夠好的話,連打混都可以混出一些名堂的。

這場來的莫名其妙,去的也莫名其妙的流行感冒,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症狀,包括高燒不退、咳嗽、全身酸痛、死於肺炎甚至爆發的月份等都很巧的跟SARS不謀而合,難怪有人會說,SARS其實就是場瘟疫。
不過這本書還沒看完。

然而,在疫情都還沒獲得有效控制前就看到台灣亂源立法委員及不負責任的官員已經迫不及待的在那邊幹來幹去,奇怪的是這些敗類為什麼就不會得到SARS送去隔離,那台灣的疫情一定會提早三個月結束。今天同事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由於SARS的感染及死亡現在看起來實在有些隨機,因此SARS病毒不曉得是不是只會攻擊帶有或沒有某些receptor的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是不是帶有“厚顏無恥receptor”的人是SARS也不敢侵犯的?


另外一本則是“第四級病毒”,描述兩位美國疾病管制局的專家於1970年代開始在非洲研究及追蹤薩伊病毒、伊波拉病毒、漢他病毒及愛滋病毒的故事。雖然非洲一直給人貧窮落後的印象,但書中所描述的真實景象還真的是落後到令人無法置信,但相較於此,他們如何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之下克服文化及生活水平上的差異,以無中生有的精神及毅力完成疫病調查及實驗室的設置,並完成病毒的追蹤及建立,還有教導當地居民預防感染及公共衛生的觀念,真的是令人相當感佩。

其實有時候蠻神往於他們那麼優秀的研究工作,甚至作為第一個發表未知物的研究者,相比之下,自己似乎只是那麼的平凡。

所以,有時候也會突然覺得,沒機會去念念台大、清大那種一流大學,享受過那種一流學府的學風真的是人生一大遺憾哪!

不過,話說回來,最近我們的最高指導長官在呼籲大家要齋戒沐浴,共同祈福度過難關,我實在是覺得,做什麼要像什麼,你們宗教界就去做好宗教界該做的事,去安定人心,淨化人心,而我們呢,就堅守崗位做好我們的本分和工作,這應該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了吧?反正我也不會叫你來研究HPLC,你也別叫我去吃齋唸佛吧!

minhua May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