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5 20:50:59夏樹

小說本事˙赫拉巴爾˙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捷克,一個小學徒,第一天到布拉格旅館上班的時候,老板就揪著他的左耳朵說,你什麼也沒看見,什麼也沒聽見。像起誓一般,要他跟著說了一遍。說完,老板又揪著他的右耳朵說,你必須看見一切,必須聽見一切。於是他又複頌了一遍。左右都被耳提面命了,「我就這樣開始了什麼也沒聽見卻又什麼都聽見了,什麼也沒看見卻又看見了我周圍的一切的生活。」

從小學徒開始做起,先學會每天乾乾淨淨地擦拭好包餐桌上的玻璃杯,攢著被派去賣香腸的外快,一心想著要去逛一逛天堂艷樓,那是這些上流人士常常飯後耳語的當地有名的妓院。他終於去了,做了一次花錢的老爺。其樂無窮。每周,他都能攢下一些錢去一次「天堂」。他看世界的眼光不一樣了,金錢同樣可以買到,他的服務和別人服務他,可以買到漂亮姑娘,甚至他以為,還可以買到詩。

小學徒後來穿上了燕尾服,去了一家美麗的「寧靜旅館」當餐廳服務員,兩個禮拜就得了好幾千克郎小費。形形色色的客人、社會的金錢遊戲,都在香檳酒、女人和法國白蘭地以及侍者和劈柴雜役觀賞下進行著。寧靜的環境,尋歡作樂的將軍、總統、權貴、富商,這一切,竟不知是為誰而設、為何而存在著。

「我曾經侍候過英國國王。」這是他後來到巴黎旅館時所遇見的一個領班常說的一句話。每次他問領班,「你為啥什麼都知道」,領班先生就會這樣回答。人的一生,總有一些是我們引以為傲,別人所未曾經歷,可以常常掛在嘴邊區別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卑微與高傲,就這樣交叉於複雜的人生道路上。他做了很久的服務員,後來才在一家小鎮餐館當上了領班,遇見了一個在軍中服務的德國姑娘,他們結婚了。在這次婚姻中,誇張的納粹國家社會主義,種種黑幕,人性的亂序,他近距離地看到了什麼也什麼都沒看到,就像他還是個小學徒時左右耳的錯亂。他也學會了,準確地分辨出什麼人是怎樣身分來歷、誰身上又發生過那些事,因為,他謙虛的說:「我曾侍候過阿比西尼亞皇帝。」

顛沛中不斷往上爬升的小侍者後來成為了百萬富翁,用一箱戰時撿來的珍貴郵票,那是妻子在戰火中失去頭顱,也要卷屈身子死命保護著的一口箱子。賣了郵票,他完成了這輩子最希望做的一件事,擁有一間旅館。「我用足夠蓋滿四間房子地板的紙鈔在布拉格郊區買了一座有四十個房間的旅館。」可那終究是不義之財,他不斷聽到彷彿智障兒子持續用重錘往地板敲釘子的聲音。換買了另一間旅館,依然如此。只好改用蓋的,自己修建出一家「斷裂旅館」──「因為我身上像有什麼東西已經斷裂,離我而去。」──一個媲美全世界任何上流旅館都毫不遜色的顛峰之作,讓他覺得自己沒有白來這世上一趟。

戰爭結束後一切卻都翻了樣。國家沒收了他的「斷裂旅館」,讓他負責去森林養護一條道路。他抓住了生活的過往片段,白天勞動,修護像自己人生道路的一條森林小路,夜裡就將這些不可置信的事情變成事實,把他們寫了下來……。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據說赫拉巴爾在劇烈夏日陽光下打字完成這部小說手稿後,不敢回頭再看一遍,不曾修改過任何一字。我個人覺得,這部小說應該是赫拉巴爾最好的作品。他只是說,不帶批判,不加渲染地敘說一個斷裂時代、卑微小人物的故事,讓人坑坑疤疤滿目瘡痍,卻心生溫柔悸動。在最醜陋的事情裡看到最美麗的愛意,在最難堪的悲愴裡聽到最抒情的命運交響曲,十分孤獨裡有著無比的勇氣。人生不如一句波特萊爾,同樣的,也不如一部赫拉巴爾啊。 (200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