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0 14:58:27Mind
【無限の你‧Ⅱ】- 吳田玉博士
吳博士在2005年12月9日演講了【無限の你】,
一年之後再次受邀發表了【無限の你‧Ⅱ】,
蠻長的,但小雜工覺得很棒,想與大家分享。
前言
上次我所講的「無限的你」(之一),基本上完全是無心插柳,是即席的,
沒什麼準備。到美國這麼久,從來沒有在演講過後,被人家節錄下來,
整理出來,寫成文章,有時你講的和你看的感覺不一樣,
所以第一次我坐下來看見我自己講的話,我覺得講得還真的不錯!
突然間,好多朋友,失聯很久的同學,公司的同事,外面的朋友,
做生意的朋友,平日大家見了面都只是在談生意、談公事。
但自從那篇演講曝光後,大家都在談「無限的你」。
這種把人生的經驗、自己的切身之痛與人分享,也許比談日月光的豐功偉業、
台灣的政局、失望的二岸關係更能發人深省,引起共鳴,
讓人回顧到人生的基本面,看看自己本身的問題,親子關係、夫妻關係、
與同事、與長官、與自己相處的道理。
我們台大同學剛舉行了入校30 週年的同學會,我們同學中有各行各業。
當年領書卷獎的有許多人,今天都在做教授。
有趣的是,每次同學會付錢的都是當年成績被死當的,這次輪到我付錢,
所以你就知道我以前在台大成績不怎麼樣。
我太太叫我不要隨便亂講話,她說:「並非你所做的事情是每個人都喜歡做、每個人都願意做,每個人都能做。」
所以我今天在給大家一個鼓勵性的演講前,先來個開場白。
一年之後再次受邀發表了【無限の你‧Ⅱ】,
蠻長的,但小雜工覺得很棒,想與大家分享。
前言
上次我所講的「無限的你」(之一),基本上完全是無心插柳,是即席的,
沒什麼準備。到美國這麼久,從來沒有在演講過後,被人家節錄下來,
整理出來,寫成文章,有時你講的和你看的感覺不一樣,
所以第一次我坐下來看見我自己講的話,我覺得講得還真的不錯!
突然間,好多朋友,失聯很久的同學,公司的同事,外面的朋友,
做生意的朋友,平日大家見了面都只是在談生意、談公事。
但自從那篇演講曝光後,大家都在談「無限的你」。
這種把人生的經驗、自己的切身之痛與人分享,也許比談日月光的豐功偉業、
台灣的政局、失望的二岸關係更能發人深省,引起共鳴,
讓人回顧到人生的基本面,看看自己本身的問題,親子關係、夫妻關係、
與同事、與長官、與自己相處的道理。
我們台大同學剛舉行了入校30 週年的同學會,我們同學中有各行各業。
當年領書卷獎的有許多人,今天都在做教授。
有趣的是,每次同學會付錢的都是當年成績被死當的,這次輪到我付錢,
所以你就知道我以前在台大成績不怎麼樣。
我太太叫我不要隨便亂講話,她說:「並非你所做的事情是每個人都喜歡做、每個人都願意做,每個人都能做。」
所以我今天在給大家一個鼓勵性的演講前,先來個開場白。
開場白
我今日講的題目是「無限的你」(之二),本想改成「有限的你」,因講過了
「無限的你」就該講「有限的你」,而且人本來就很有限的嘛!
但是「有限的你」聽起來比較負面,我不喜歡講負面的事,
喜歡講積極面的事,所以還是用「無限的你」(之二)為題。
上次演講後,我太太小芬說:「田玉,不要亂講話,你自己經歷過的事和別
人所經歷過的不一樣,你不要去害人。」
我說:「不對!我覺得心中的事應該與別人分享,因為人生如戲。」
請問各位,每當你看了一場電影後,這電影都會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劇本,
有一個導演,你看完電影後,你會有什麼感覺?我認為基本上有四個可能:
1. 鬧劇:你覺得看完這場電影後是個鬧劇,大笑一場,
看完了也忘了電影講過些什麼。你們聽了我的演講後,可以當成是鬧劇,
大笑一場,回家吃飯,什麼都忘了。這是我的「砲灰理論」,講完之後,
大家當砲灰,你當砲灰,我也當砲灰,都是浪費了時間。
2. 科幻片,星際大戰:這電影演的是三千年以後的事,與我無關。
你們聽過很多人講話,有人說我於某年投資了一萬元,幾年後賺了三億元,
這完全就是星際大戰的科幻片,與你無關,不可能發生在你身上,對你沒好處,
但也沒壞處,要把我的演講當成是科幻片也可以。
3. 恐怖片:看完電影後覺得太恐怖了,人生要經歷如此大陣仗的歷練折磨,
最後為的是什麼?到頭來是一場空,不過是一附棺材、一張草席,六呎之地,
然後心灰意冷,不幹了。若是聽我講完後,你們覺得很恐怖,我也認了。
4. 文藝愛情片:講的更是完全不合乎邏輯,尤其是韓劇,男主角很俊帥,
女主角很漂亮,兩人愛的要命,只愛你一人,天下沒這種事。
今天當我把故事與大家分享,你認為是文藝愛情片,不可能發生的事,
尤其不可能發生在你身上,或者你認為是科幻片、驚悚片、笑劇都可以。
一個導演必須把故事用最簡潔、輕鬆、最容易記錄的方式表達出來,
演給大家看。看完了以後,你們如何做故事的詮釋,那就是個人的事了。
我今日整理了十個人生經驗與大家分享:
@人生如戲:
當你看別人,別人正在演戲給你看;別人看你,你也正在演戲給別人看。
在這裡我要講兩個看戲哲學:
1. 要專心:看連續劇,你有否曾經有同時看兩、三套連續劇的經驗?
我從大陸買了二十套的連續劇,我很急,我每個都想看,我就五套一起看,
當你五套一起看時,這五套都變成不好看。或你只看一套,每週只看一小時,
或每天只看一小時,其中還穿插著四、五個廣告,你也不會入戲。
最入戲的情況是週五、週六、週日,不吃、不睡,不接電話、不上廁所,
只喝咖啡,一直看到週一早上,一口氣看完,這是最入戲的,也會覺得最好看的。
看金庸小說也是如此。只有當你全心全意去看時,連續劇的人物才會生動起來。當你五部一起看,或是斷斷續續的看,你不能入戲,因你不專心。
看電影要到電影院去看,綁在那裡二小時,黑黑的,你聽不見別人、看不見別人,全世界只剩下你和電影在那裡。當你專心時,戲中的人就向你說話,
當你不專心時,就不會與戲中人產生共鳴。
2. 演什麼,像什麼,並嚐試不同的角色:
人生如戲,做任何事要專心,你是一個角色,演什麼就要像什麼,
不要在乎別人怎麼看你。我今日是日月光的營運長,
我並不是生來就是日月光的營運長,但我今日演出這角色,
就要把自己關在日月光的電影院中好好的演這場戲。
你最喜歡的角色是誰?我最喜歡湯姆漢克斯。他很多元化,
他可以演”阿甘正傳”中的那位憨男,
他可以演”搶救雷恩大兵”中那位溫文儒雅的老師,
後來成為世界大戰中的無名英雄;
他也可以演”費城”中那位得愛滋病的律師。
你能當一個好的演員嗎?還是你永遠都在演太太、媽媽、小姐的角色,
一成不變?亦或是你願意去嚐試不同的角色,演出多彩多姿的人生。
人生如戲,專心的扮演好你每一個階段的每個角色。倘若演壞了現在的角色,
沒關係,把下一個角色好好的扮演好就行了,人生的戲是接不完的,
世間上的事沒有那麼嚴肅。湯姆漢克斯除了演電影外,他也熱心公益,
到處幫助人,他把握了他的人生原則,他人沒變,只是角色一直在變。
我今日不是要你變成愛滋病人,我只是要你去演出一個愛滋病人而已。
再深一層看,你知不知道你自己演的是什麼角色?
我年輕時,有一個聰明的朋友要我換工作,我在想,我才剛剛進入公司,
為什麼馬上要換工作?他說,這工作不適合你。我反問他,
那你告訴我這世界上有那些工作?什麼工作才適合我?
那時我很年輕,也很驕傲。
這位朋友告訴我說,世界上有三種工作:
第一種是Cost Center Job,這種工作的特性是錢一年花的比一年少,
但事情卻做的一年比一年多,譬如R&D 的工作和生產的工作,均屬於這類型。第二種是Profit Center Job,這種工作的特性是賺的錢與花的錢是成比例的關係,也就是說,花的多,賺的就多,花的少,賺的就少,譬如業務行銷的工作。
你給我一百萬,我給你賺一億回來,你給我兩百萬,我給你賺二億回來,
如果你要我賺三億,那我就得要三百萬,沒折扣打的。
你有沒有聽說那個老闆會說去年花錢花的太少,但賺錢賺的太多?
今年要多花錢、少賺錢?老闆一定說去年錢花的太多,賺的太少,
但今年要多賺些,少花些。
同樣的道理,你有沒有聽過那一個業務會說我今年要多賺錢回來,
可是不必多花錢的?這是一樣的道理。
第三種是Equity Center Job,這是用錢和關係在賺錢,而不單是靠勞力賺錢、
也不單是用腦力賺錢。
這三種工作裡面,Equity Center 是最難的,但效益確是最大的。
他十幾年前就向我說到這個道理,我當時很年輕,聽不懂這個。
我曾在IBM 做研發,在歐洲從事生產,後來在新加坡做市場及銷售,
世界走了一圈我才瞭解他講的是什麼。
臺灣今日整個是在一個Cost Center的漩渦中打轉,
美國的訓練基本上從第一天就想從Profit Center開始,
所以美國及歐洲的業務行銷以及在財務槓桿的運用上就很強。
我憂心忡忡,台灣菁英與臺灣今日大多數的企業深陷在Cost Center中,
走的是代工路線,利潤一年比一年降低,這是所有工作中最辛苦的。
如何讓自己提升?大看國家,小看工研院、看公司,再小,看自己,
要提升自己從Cost Center 到Profit Center,再成長到Equity Center。
什麼是Equity Center?就是利用眼光、人脈、和金錢財務槓桿原理,
把錢放進自己的口袋。這事並不複雜。但是為何別人能做,你不能做?
乃因他有人脈、他有關係、有眼光,他能借到錢,他能買到公司,你借不到錢、沒有關係、買不到公司。這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做的事,必須經過長年的磨練、
人脈經營以及財務操作,才能做的好。
人生如戲,你必須從Cost Center的戲演起,一步步來,演到Profit Center,
才有能力演好Equity Center的角色。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嘗試去走這一條辛苦又漫長的路。但是,最起碼,
走過了一遭,才會知道整個狀況。知道了,不去做;試過了,做不成;
或壓根兒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三者對一個人的意義是絕對不同的。
@旅行家
做旅行家,就是要你去探險。旅行與做事不同,做事時,7:30am 老闆在等,
8:00am 開會,9:00am 開會,10:00am,
噯呀!我真不想去上班;如果今天7:30am要趕飛機到日本去洗溫泉,
你會不會也不想去?當你在職場,當你演這齣戲時,你把它當做是旅行的一站,心中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旅行,你不是無限期的住在那裡。去日本奈良洗溫泉,三天兩夜,好一點的旅遊團是五天六夜,去旅行是抱著要看到所有東西的心態。臺灣旅行團是開著巴士,走到一站,停留半小時,再換一站,大家搶著照相,
想要在有限的時間中捕捉最大的記憶。你若有旅行家的心態,
你就不怕去新的地方、不會有恐懼感。有沒有人想去非洲?有!
我就想去撒哈拉大沙漠;你要不要住在非洲?那就不見得每一個人都願意了。
你要不要住台北?要。你要不要去臺北觀光?不要。這是兩回事嘛!
當你做旅行家時,你不怕,那裡都敢去。非洲住兩天不好,那就回家嘛!
台北永遠都在呀!人生如戲,人生與做旅行家是同一個意思。做旅行家,
你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儘量捕捉你能捕捉到的東西。人生很短,
你有的只是時間和才華,我們是用我們黑頭髮下面的東西在攝取一切,
當你浪費時間,你就是在浪費生命,對不起祖宗、對不起自己、對不起上帝。
所以我希望大家以旅行家的心態來看人生,
1、就是不要怕,那裡都敢去,什麼事都敢嘗試,什麼人生角色都敢演。
2、個就是到了任何地方、擔任任何角色,要專心,要在最短時間內捕捉最美好的回憶。
@指南針
在這裡,我要講的是人生目標、指南針與地圖的關係。
當旅行家,首先你需要一個目標。有了目標以後,你還需要一個指南針。
為何需要指南針?因你需要方向。沒有目標,你就不需要方向,
指南針對你也就沒有多大意義。沒有目標的話,這邊與那邊有什麼差別呢?
比如說,你不知道Cost center、Profit center、Equity center有何差別,
你就不知現在的工作與以前的工作有何差別?你若完全沒有概念,
當你上樓梯或下樓梯時,你知道你在那裡嗎?你如何上、下樓?
樓上、樓下在那裡呢?上或下對你有什麼意義?你是如莊子所說的”夢中人”?或是在做夢中夢?當你人生沒有目標,你整個人生是一個浮動的狀況。
浮動是沒有座標的,X、Y、Z都不存在,你也就不需要方向了。
指南針的意義就是提供你東西南北的方向,有了目標,指南針對你才有意義。
其次,多半人旅行,先看地圖。我們從小到大,總是學看地圖,
學地理課要看地圖,我當兵的第一件事也是學看地圖。
我五、六歲時,父母就告訴了我一生上課的地圖,
是大同、建中、臺大、美國、博士,這個地圖是別人畫給我的。
我沒上大同,因當時不考初中了,我沒上建中,因我從再興初中直升高中,
但是台大與美國則是照著地圖走。不幸的是,當我完成了上學的地圖後,
突然之間,我感到迷失,因為地圖沒有了。當我拿到博士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開始尋找人生的目標。我在讀書的過程中一直把讀書當目標,畢業後,
才開始尋找真正的職涯。我大部份的朋友、同學均是如此。畢業以後,
我在IBM任職,我曾經錯把工作與賺錢當作目標。今日回頭來看,
才發現工作與賺錢都不應該是你的人生目標。那太短視了,
你必須為自己定一個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的長程目標。
當你知道你的人生目標以後,不管你是用何種方式從這邊走到那邊,
亦或是先到這裡、後到那裡,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比如說,從台灣到美國,就會有好幾種不同的方式可以到達,
我每次都是搭華航直飛的飛機。但是換個角度,經由日本、香港、
轉到夏威夷停留幾天玩玩,然後再回美國難道不行嗎?
指南針不是地圖,沒目標的人不需指南針,有目標以後,地圖就不是那麼重要了。最怕沒目標但有地圖的人,汲汲營營在走地圖,南向、北向都不知道。
許多人庸碌一生,不斷在爬格子。
在這裡,我語重心長的提醒大家人生長期目標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它可以避免你迷失。我剛進IBM 一年半時,我口試一位康乃爾的博士,
他很年輕、很驕傲,我問他想做什麼?他說他想當IBM 的執行長,
那時,我都不知如何接下去問了。
我好奇的問他: 「你知道你要如何做到執行長嗎?」
他說:「我不介意如何做到執行長,如果需要的話,我甚至可以在街上賣
衛生棉。」
我當時所期望於他的是他進來後寫報告、寫專利,
把他在康乃爾大學機械博士的學識能貢獻國家社會。
但他的話一直深印在我腦海裏:
一、執行長是他的目標,二、他不介意如何做到執行長。
當我在IBM 忙著寫報告、寫專利時,他在IBM 淨忙些我看不懂的事,
最起碼,我當時不懂他是在做什麼,可是,
他是我們那一群中第一個升到Power PC 部門當總監的,
他後來到了Motorola 做了副總裁,現在是一家法國公司的執行長。
我在這裡講這件事並非同意他的想法或他所做的事,
我只是講指南針,他有人生的目標與方向,但我二十年前不懂他在想什麼。
美國的教育一向是如此。今日全球競爭、全球佈局的時代,你們是工研院、
是國家的菁英,你們今日不這樣想,我們如何與國際競爭呢?
你們必須知道你們的對手。我今年48 歲,過去二十多年,許多事放在心中不懂,今日比較開竅了,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比我更早日開竅,定下自己的長程目標,等你們到了48歲時,會比我更強,那麼我們的國家就更有希望了。
@傲慢與偏見
這一輩子傷害我最深的不是一個人,乃是一個觀念,就是自我的驕傲。
我不能不驕傲,我從小到大,父母教我驕傲,要我驕傲。
「乖!」、「聰明!」父母一路稱讚。數學一百分,全班第一名,
是老師眼中的乖寶寶,衛生紙每天帶三張,手帕燙的那麼平,圍兜那麼白。
台灣的「乖寶寶文化」一直到今天仍是如此。大家均是讀書人,士農工商,
士排第一;家中成績最好,可以不用做家事;一路讀書上來如砍菜瓜,
聯考過關斬將,讀了研究所,拿到博士,到工研院工作,你能不驕傲嗎?
但驕傲與偏見是連在一起的,驕傲蒙閉了你的眼,
當真正好的人出現在你面前,你看不見他,你戴著有色的眼鏡,
只因為這人比你強。當你看到傑出、年輕員工的傲慢,要小心,不是他的傲慢,乃因你的驕傲在作祟。你要幫他,讓他變得不那麼傲慢,他年輕、他不懂。
但人是可以改變的,他會繼續傲慢一定有他的原因,請你找出他的原因,
協助他變的更好。驕傲會蒙住你的心,明明人家跟你講的是一件好事,
但因你的傲慢與偏見,你會以為人家諷刺你、嘲笑你,你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也因此好的員工常常無法與你相伴,為你所用。
傲慢與偏見是連在一起的,有傲慢,一定有偏見;有偏見,也一定有傲慢。
今日我們要同事、長官更好,當驕傲與偏見蒙住你的眼時,
你如何能讓同事與長官更好?好的領袖是有辦法讓所有群眾為他而死,
他不見得是最聰明,但好的領袖讓你覺得他希望你比他更好。
臺灣的英雄要有本領站出來與全世界打仗,今天的日月光就要做這件事,
世界是我們的舞台,臺灣有許多企業都在做這件事,這值得我們效法。
心中的驕傲與偏見一定要拿掉,否則無法吸引人才讓人家為你拼命。
公司、個人、組織、家庭均是如此。我常喜歡以夫妻關係來做例子,
先生說: 「我賺的多, 你必須花的比我少!」,
「那你為何不會生孩子?」太太反問,兩句話就解決了。
傲慢與偏見為害之深我無法解釋,因我這輩子就在傲慢、偏見與自卑中打轉。
自卑在我們這些人中比較不是問題,我不擔心你們自卑,但我擔心你們傲慢。
當一個人傲慢時,他有偏見;當一個人很沒安全感時, 他有偏見,
但二者不一樣。很自卑的人,是隱性的人,很傲慢的人,是顯性的人,
但二者均是受傷的動物,不能用理性來對待。我希望大家不要當受傷的動物,
當你受傷時,你無法站出來當一個很強的領袖,臺灣就沒前途了。
在我在去年「無限的你」(之一)演講中對工研院菁英團的講話很重、很猛,
那是因為響鼓要用重槌;今日第二次講的更是語重心長。
我今日講的題目是「無限的你」(之二),本想改成「有限的你」,因講過了
「無限的你」就該講「有限的你」,而且人本來就很有限的嘛!
但是「有限的你」聽起來比較負面,我不喜歡講負面的事,
喜歡講積極面的事,所以還是用「無限的你」(之二)為題。
上次演講後,我太太小芬說:「田玉,不要亂講話,你自己經歷過的事和別
人所經歷過的不一樣,你不要去害人。」
我說:「不對!我覺得心中的事應該與別人分享,因為人生如戲。」
請問各位,每當你看了一場電影後,這電影都會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劇本,
有一個導演,你看完電影後,你會有什麼感覺?我認為基本上有四個可能:
1. 鬧劇:你覺得看完這場電影後是個鬧劇,大笑一場,
看完了也忘了電影講過些什麼。你們聽了我的演講後,可以當成是鬧劇,
大笑一場,回家吃飯,什麼都忘了。這是我的「砲灰理論」,講完之後,
大家當砲灰,你當砲灰,我也當砲灰,都是浪費了時間。
2. 科幻片,星際大戰:這電影演的是三千年以後的事,與我無關。
你們聽過很多人講話,有人說我於某年投資了一萬元,幾年後賺了三億元,
這完全就是星際大戰的科幻片,與你無關,不可能發生在你身上,對你沒好處,
但也沒壞處,要把我的演講當成是科幻片也可以。
3. 恐怖片:看完電影後覺得太恐怖了,人生要經歷如此大陣仗的歷練折磨,
最後為的是什麼?到頭來是一場空,不過是一附棺材、一張草席,六呎之地,
然後心灰意冷,不幹了。若是聽我講完後,你們覺得很恐怖,我也認了。
4. 文藝愛情片:講的更是完全不合乎邏輯,尤其是韓劇,男主角很俊帥,
女主角很漂亮,兩人愛的要命,只愛你一人,天下沒這種事。
今天當我把故事與大家分享,你認為是文藝愛情片,不可能發生的事,
尤其不可能發生在你身上,或者你認為是科幻片、驚悚片、笑劇都可以。
一個導演必須把故事用最簡潔、輕鬆、最容易記錄的方式表達出來,
演給大家看。看完了以後,你們如何做故事的詮釋,那就是個人的事了。
我今日整理了十個人生經驗與大家分享:
@人生如戲:
當你看別人,別人正在演戲給你看;別人看你,你也正在演戲給別人看。
在這裡我要講兩個看戲哲學:
1. 要專心:看連續劇,你有否曾經有同時看兩、三套連續劇的經驗?
我從大陸買了二十套的連續劇,我很急,我每個都想看,我就五套一起看,
當你五套一起看時,這五套都變成不好看。或你只看一套,每週只看一小時,
或每天只看一小時,其中還穿插著四、五個廣告,你也不會入戲。
最入戲的情況是週五、週六、週日,不吃、不睡,不接電話、不上廁所,
只喝咖啡,一直看到週一早上,一口氣看完,這是最入戲的,也會覺得最好看的。
看金庸小說也是如此。只有當你全心全意去看時,連續劇的人物才會生動起來。當你五部一起看,或是斷斷續續的看,你不能入戲,因你不專心。
看電影要到電影院去看,綁在那裡二小時,黑黑的,你聽不見別人、看不見別人,全世界只剩下你和電影在那裡。當你專心時,戲中的人就向你說話,
當你不專心時,就不會與戲中人產生共鳴。
2. 演什麼,像什麼,並嚐試不同的角色:
人生如戲,做任何事要專心,你是一個角色,演什麼就要像什麼,
不要在乎別人怎麼看你。我今日是日月光的營運長,
我並不是生來就是日月光的營運長,但我今日演出這角色,
就要把自己關在日月光的電影院中好好的演這場戲。
你最喜歡的角色是誰?我最喜歡湯姆漢克斯。他很多元化,
他可以演”阿甘正傳”中的那位憨男,
他可以演”搶救雷恩大兵”中那位溫文儒雅的老師,
後來成為世界大戰中的無名英雄;
他也可以演”費城”中那位得愛滋病的律師。
你能當一個好的演員嗎?還是你永遠都在演太太、媽媽、小姐的角色,
一成不變?亦或是你願意去嚐試不同的角色,演出多彩多姿的人生。
人生如戲,專心的扮演好你每一個階段的每個角色。倘若演壞了現在的角色,
沒關係,把下一個角色好好的扮演好就行了,人生的戲是接不完的,
世間上的事沒有那麼嚴肅。湯姆漢克斯除了演電影外,他也熱心公益,
到處幫助人,他把握了他的人生原則,他人沒變,只是角色一直在變。
我今日不是要你變成愛滋病人,我只是要你去演出一個愛滋病人而已。
再深一層看,你知不知道你自己演的是什麼角色?
我年輕時,有一個聰明的朋友要我換工作,我在想,我才剛剛進入公司,
為什麼馬上要換工作?他說,這工作不適合你。我反問他,
那你告訴我這世界上有那些工作?什麼工作才適合我?
那時我很年輕,也很驕傲。
這位朋友告訴我說,世界上有三種工作:
第一種是Cost Center Job,這種工作的特性是錢一年花的比一年少,
但事情卻做的一年比一年多,譬如R&D 的工作和生產的工作,均屬於這類型。第二種是Profit Center Job,這種工作的特性是賺的錢與花的錢是成比例的關係,也就是說,花的多,賺的就多,花的少,賺的就少,譬如業務行銷的工作。
你給我一百萬,我給你賺一億回來,你給我兩百萬,我給你賺二億回來,
如果你要我賺三億,那我就得要三百萬,沒折扣打的。
你有沒有聽說那個老闆會說去年花錢花的太少,但賺錢賺的太多?
今年要多花錢、少賺錢?老闆一定說去年錢花的太多,賺的太少,
但今年要多賺些,少花些。
同樣的道理,你有沒有聽過那一個業務會說我今年要多賺錢回來,
可是不必多花錢的?這是一樣的道理。
第三種是Equity Center Job,這是用錢和關係在賺錢,而不單是靠勞力賺錢、
也不單是用腦力賺錢。
這三種工作裡面,Equity Center 是最難的,但效益確是最大的。
他十幾年前就向我說到這個道理,我當時很年輕,聽不懂這個。
我曾在IBM 做研發,在歐洲從事生產,後來在新加坡做市場及銷售,
世界走了一圈我才瞭解他講的是什麼。
臺灣今日整個是在一個Cost Center的漩渦中打轉,
美國的訓練基本上從第一天就想從Profit Center開始,
所以美國及歐洲的業務行銷以及在財務槓桿的運用上就很強。
我憂心忡忡,台灣菁英與臺灣今日大多數的企業深陷在Cost Center中,
走的是代工路線,利潤一年比一年降低,這是所有工作中最辛苦的。
如何讓自己提升?大看國家,小看工研院、看公司,再小,看自己,
要提升自己從Cost Center 到Profit Center,再成長到Equity Center。
什麼是Equity Center?就是利用眼光、人脈、和金錢財務槓桿原理,
把錢放進自己的口袋。這事並不複雜。但是為何別人能做,你不能做?
乃因他有人脈、他有關係、有眼光,他能借到錢,他能買到公司,你借不到錢、沒有關係、買不到公司。這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做的事,必須經過長年的磨練、
人脈經營以及財務操作,才能做的好。
人生如戲,你必須從Cost Center的戲演起,一步步來,演到Profit Center,
才有能力演好Equity Center的角色。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嘗試去走這一條辛苦又漫長的路。但是,最起碼,
走過了一遭,才會知道整個狀況。知道了,不去做;試過了,做不成;
或壓根兒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三者對一個人的意義是絕對不同的。
@旅行家
做旅行家,就是要你去探險。旅行與做事不同,做事時,7:30am 老闆在等,
8:00am 開會,9:00am 開會,10:00am,
噯呀!我真不想去上班;如果今天7:30am要趕飛機到日本去洗溫泉,
你會不會也不想去?當你在職場,當你演這齣戲時,你把它當做是旅行的一站,心中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旅行,你不是無限期的住在那裡。去日本奈良洗溫泉,三天兩夜,好一點的旅遊團是五天六夜,去旅行是抱著要看到所有東西的心態。臺灣旅行團是開著巴士,走到一站,停留半小時,再換一站,大家搶著照相,
想要在有限的時間中捕捉最大的記憶。你若有旅行家的心態,
你就不怕去新的地方、不會有恐懼感。有沒有人想去非洲?有!
我就想去撒哈拉大沙漠;你要不要住在非洲?那就不見得每一個人都願意了。
你要不要住台北?要。你要不要去臺北觀光?不要。這是兩回事嘛!
當你做旅行家時,你不怕,那裡都敢去。非洲住兩天不好,那就回家嘛!
台北永遠都在呀!人生如戲,人生與做旅行家是同一個意思。做旅行家,
你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儘量捕捉你能捕捉到的東西。人生很短,
你有的只是時間和才華,我們是用我們黑頭髮下面的東西在攝取一切,
當你浪費時間,你就是在浪費生命,對不起祖宗、對不起自己、對不起上帝。
所以我希望大家以旅行家的心態來看人生,
1、就是不要怕,那裡都敢去,什麼事都敢嘗試,什麼人生角色都敢演。
2、個就是到了任何地方、擔任任何角色,要專心,要在最短時間內捕捉最美好的回憶。
@指南針
在這裡,我要講的是人生目標、指南針與地圖的關係。
當旅行家,首先你需要一個目標。有了目標以後,你還需要一個指南針。
為何需要指南針?因你需要方向。沒有目標,你就不需要方向,
指南針對你也就沒有多大意義。沒有目標的話,這邊與那邊有什麼差別呢?
比如說,你不知道Cost center、Profit center、Equity center有何差別,
你就不知現在的工作與以前的工作有何差別?你若完全沒有概念,
當你上樓梯或下樓梯時,你知道你在那裡嗎?你如何上、下樓?
樓上、樓下在那裡呢?上或下對你有什麼意義?你是如莊子所說的”夢中人”?或是在做夢中夢?當你人生沒有目標,你整個人生是一個浮動的狀況。
浮動是沒有座標的,X、Y、Z都不存在,你也就不需要方向了。
指南針的意義就是提供你東西南北的方向,有了目標,指南針對你才有意義。
其次,多半人旅行,先看地圖。我們從小到大,總是學看地圖,
學地理課要看地圖,我當兵的第一件事也是學看地圖。
我五、六歲時,父母就告訴了我一生上課的地圖,
是大同、建中、臺大、美國、博士,這個地圖是別人畫給我的。
我沒上大同,因當時不考初中了,我沒上建中,因我從再興初中直升高中,
但是台大與美國則是照著地圖走。不幸的是,當我完成了上學的地圖後,
突然之間,我感到迷失,因為地圖沒有了。當我拿到博士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開始尋找人生的目標。我在讀書的過程中一直把讀書當目標,畢業後,
才開始尋找真正的職涯。我大部份的朋友、同學均是如此。畢業以後,
我在IBM任職,我曾經錯把工作與賺錢當作目標。今日回頭來看,
才發現工作與賺錢都不應該是你的人生目標。那太短視了,
你必須為自己定一個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的長程目標。
當你知道你的人生目標以後,不管你是用何種方式從這邊走到那邊,
亦或是先到這裡、後到那裡,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比如說,從台灣到美國,就會有好幾種不同的方式可以到達,
我每次都是搭華航直飛的飛機。但是換個角度,經由日本、香港、
轉到夏威夷停留幾天玩玩,然後再回美國難道不行嗎?
指南針不是地圖,沒目標的人不需指南針,有目標以後,地圖就不是那麼重要了。最怕沒目標但有地圖的人,汲汲營營在走地圖,南向、北向都不知道。
許多人庸碌一生,不斷在爬格子。
在這裡,我語重心長的提醒大家人生長期目標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它可以避免你迷失。我剛進IBM 一年半時,我口試一位康乃爾的博士,
他很年輕、很驕傲,我問他想做什麼?他說他想當IBM 的執行長,
那時,我都不知如何接下去問了。
我好奇的問他: 「你知道你要如何做到執行長嗎?」
他說:「我不介意如何做到執行長,如果需要的話,我甚至可以在街上賣
衛生棉。」
我當時所期望於他的是他進來後寫報告、寫專利,
把他在康乃爾大學機械博士的學識能貢獻國家社會。
但他的話一直深印在我腦海裏:
一、執行長是他的目標,二、他不介意如何做到執行長。
當我在IBM 忙著寫報告、寫專利時,他在IBM 淨忙些我看不懂的事,
最起碼,我當時不懂他是在做什麼,可是,
他是我們那一群中第一個升到Power PC 部門當總監的,
他後來到了Motorola 做了副總裁,現在是一家法國公司的執行長。
我在這裡講這件事並非同意他的想法或他所做的事,
我只是講指南針,他有人生的目標與方向,但我二十年前不懂他在想什麼。
美國的教育一向是如此。今日全球競爭、全球佈局的時代,你們是工研院、
是國家的菁英,你們今日不這樣想,我們如何與國際競爭呢?
你們必須知道你們的對手。我今年48 歲,過去二十多年,許多事放在心中不懂,今日比較開竅了,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比我更早日開竅,定下自己的長程目標,等你們到了48歲時,會比我更強,那麼我們的國家就更有希望了。
@傲慢與偏見
這一輩子傷害我最深的不是一個人,乃是一個觀念,就是自我的驕傲。
我不能不驕傲,我從小到大,父母教我驕傲,要我驕傲。
「乖!」、「聰明!」父母一路稱讚。數學一百分,全班第一名,
是老師眼中的乖寶寶,衛生紙每天帶三張,手帕燙的那麼平,圍兜那麼白。
台灣的「乖寶寶文化」一直到今天仍是如此。大家均是讀書人,士農工商,
士排第一;家中成績最好,可以不用做家事;一路讀書上來如砍菜瓜,
聯考過關斬將,讀了研究所,拿到博士,到工研院工作,你能不驕傲嗎?
但驕傲與偏見是連在一起的,驕傲蒙閉了你的眼,
當真正好的人出現在你面前,你看不見他,你戴著有色的眼鏡,
只因為這人比你強。當你看到傑出、年輕員工的傲慢,要小心,不是他的傲慢,乃因你的驕傲在作祟。你要幫他,讓他變得不那麼傲慢,他年輕、他不懂。
但人是可以改變的,他會繼續傲慢一定有他的原因,請你找出他的原因,
協助他變的更好。驕傲會蒙住你的心,明明人家跟你講的是一件好事,
但因你的傲慢與偏見,你會以為人家諷刺你、嘲笑你,你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也因此好的員工常常無法與你相伴,為你所用。
傲慢與偏見是連在一起的,有傲慢,一定有偏見;有偏見,也一定有傲慢。
今日我們要同事、長官更好,當驕傲與偏見蒙住你的眼時,
你如何能讓同事與長官更好?好的領袖是有辦法讓所有群眾為他而死,
他不見得是最聰明,但好的領袖讓你覺得他希望你比他更好。
臺灣的英雄要有本領站出來與全世界打仗,今天的日月光就要做這件事,
世界是我們的舞台,臺灣有許多企業都在做這件事,這值得我們效法。
心中的驕傲與偏見一定要拿掉,否則無法吸引人才讓人家為你拼命。
公司、個人、組織、家庭均是如此。我常喜歡以夫妻關係來做例子,
先生說: 「我賺的多, 你必須花的比我少!」,
「那你為何不會生孩子?」太太反問,兩句話就解決了。
傲慢與偏見為害之深我無法解釋,因我這輩子就在傲慢、偏見與自卑中打轉。
自卑在我們這些人中比較不是問題,我不擔心你們自卑,但我擔心你們傲慢。
當一個人傲慢時,他有偏見;當一個人很沒安全感時, 他有偏見,
但二者不一樣。很自卑的人,是隱性的人,很傲慢的人,是顯性的人,
但二者均是受傷的動物,不能用理性來對待。我希望大家不要當受傷的動物,
當你受傷時,你無法站出來當一個很強的領袖,臺灣就沒前途了。
在我在去年「無限的你」(之一)演講中對工研院菁英團的講話很重、很猛,
那是因為響鼓要用重槌;今日第二次講的更是語重心長。
@大數法則
“大數法則”,這是臺灣不教的。
我從小到大,在學校教的就是要細看,任何事都要仔細看,
所以台灣訓練出很好的製程工程師、很好的會計師。
大數法則就是美國人說的80:20 的原則,當你能瞭解什麼是大數法則時,
你差不多成功了,因大數法則的最高原則就是抓重點。很多人講話講不到重點,一個鐘頭把所有細節都講了,但最重要的三件事還是沒講。
我們小時候學作文,第一步要破題和起題,先把題目做一個定義,
把兩個字的題目變成為20 個字,形成為一個架構,再把內容拉出來。
當你解決一件事時,也是要先破題,先不要想如何做這件事,
如何做這件事只是題目中的一部份;我有什麼問題,我需要怎樣的資源,
也只是這題目中的一部份;我做完後,有怎樣的結果,如何去詮釋,
也是題目中的另外一部份;全部做完後,我如何呈上去,公諸於世,
拿到我的獎賞,這還是題目的一部份。當一個人講到一件事情時,
請你不要講的太仔細了,因你還正在破題當中。
看任何事,也要以大數法則進行,先把手上這個計畫案的命題在那裡找出來。
一般寫作文,老師出題「甜蜜的家庭」,已經告訴你題目了。但在工研院,
上面丟給你一個問題,三年解決,沒題目的。
所以你第一件事是把手上的計畫案命題,再來架構內容,先不要寫細節。
先要把命題講清楚,因為細節是千變萬化的。
星期一或星期二有沒有與太太吵架,都會影響細節的。
大數法則就是看你有沒有智慧,把複雜的問題在很短的期間抓出命題來。
再把這三、四個字的命題伸展至200 字,成為一個架構,包括你要如何做?
什麼過程?需要什麼人幫忙?有什麼結果?有什麼報酬?
以很簡單、淺而易見的語言把你的架構轉述給別人聽。
記住!每天時間有限,如何把有限的時間做最大的利用?
不要想把每件事都做到百分之一百。從小到大,學習解數學,
過程、步驟全寫出來,一步又一步, 這是過程認知,
很少把自己拉到遠處看看到底這整件事情是在做什麼?我常開玩笑談到,
基本上,我們都是當陸軍,架橋、過河、鑽山洞,一步一步走,
但很少有人花時間當空軍,在天空,看完了整體的景觀,再回頭做事,
目標、過程都會更清楚。大數法則就是要你先當空軍、再當陸軍。
我們的訓練一開始就是當陸軍,沒有機會給自己當空軍,
也沒有機會去向別人解釋你看到的到底是什麼。
@黑洞理論
請問,在黑洞旁邊,有什麼事會發生?
在黑洞旁邊,最容易發生的事是被東西打到。
我常與人開玩笑,有時候你不必很聰明,你只要運氣好,
或掌握你的大數法則,找對了機會,你只要夠機警,你只要是在黑洞附近,
機會就會找到你。今日臺灣許多企業在大陸非常成功,為什麼?
只是聰明嗎?不是的,乃是因為他們抓住了機會,找到了黑洞,他們去大陸,
有人力資源,有市場。當一個人站在黑洞旁邊,不論聰明與否,
機會就會多次砸到你,聰明的人就會把握機會,持續的努力,找到黑洞,
成就大事業。臺灣教育,從小到大,有些觀念,譬如烈女不事二夫,
男生要盡忠職守,做事要執著、、、等等,這是我們的教育,這沒有錯。
可是,除了這些觀念以外,我們更應該要問今日的黑洞在那裡?
當全球在角力時,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中國在做什麼?
他們在靠那個黑洞站?如果我們執意不要靠黑洞站,
只是因為我們是”臺灣”嗎?這道理是說不通的。
我們要把層次拉到全球性的競爭,全球的競爭法則不會因為”台灣”而改變。
今天臺灣最需要的人,是會尋找黑洞的人,並且告訴我們黑洞在那裡?
臺灣的產業該如何競爭?那裡是角力點?那裡是主戰場?
你們做研發的人也有黑洞,要找出研發的黑洞在那裡?當我們找出來時,
為何不靠黑洞站呢?在黑洞旁邊,所做的事是事半功倍。
最怕是做一件事鑽入牛角尖,不斷爬格子,沒方向感,我們不斷做一件事,
以為是盡忠職守,我們在盡忠職守的哲學下,我們忘了做空軍、看大局,
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資源、國家的投資、長官的託付全帶入了死胡同,
錯失了那個黑洞,你的罪過就大了。
黑洞理論,不是要你做唯利是圖的小人,
乃是告訴你─請帶著你的智慧去尋找黑洞,找到黑洞,機會就來了。
你們是工研院培養的菁英,在與長官溝通、帶領部屬時,請記住這原則,
不要錯失了這個黑洞,耽誤了國家對你的託付。
我們從小到大,常聽劉邦、項羽的故事,被教要當個旅行家、夢想家,
被教「有為者,亦若是」、「大丈夫,當如是」,怎麼長大後反而忘了?為什麼?
@計算尺
我爸以前給我一個計算尺,剛開始不會用,會用以後才發現實在很聰明。
我今日講的不是計算尺的聰明,而是計算尺給我的啟發。
每人心中有一把計算尺,這支尺會根據你的智、愚、賢、不孝和你人生的經驗,有不一樣的長短。我先不論你的IQ、EQ、GQ 和人生經驗在那裡?
或者是你心中那把尺有多長?
我今日要講的是你、我的計算尺的長度都是有限的,當你把計算尺往左邊拉,
右邊就會跟著滑動,我深信不疑。我舉個例子,如果計算尺有六個0,
當我左邊拉到一元,右邊最大只能到一百萬,若左邊拉到1000 元,
右邊就可以拉到十億。如果你每天算帳想事情時,你想的是一塊錢的事,
我想你這輩子賺的不過只有一百萬,當你與人斤斤計較一毛、兩毛時,
百萬元大概就是你一輩子的上限了。你縱然賺入千萬,九百萬也留不住。
所以我們要給自己的訓練,第一個就是趕快把左邊的計算尺往右推,
看大不看小。我常強迫自己做這種事。我在研究所時,每個月領津貼444.44 元,這數字在中國不是很吉利,第一次拿到支票時,眼淚差點掉下來,
覺得自己這個博士學位恐怕沒希望。每月津貼扣掉房租及其他開支,
只剩50 元,當時花錢很小心,捉襟見肘,那時強迫自己大方,不要看小錢,
只要與同學出去,都是我付錢。不是我有錢或窮大方,
我當時的想法跟做法就是如此。 今天與員工、朋友出去也是這樣。
當時出國時手上沒錢,我爸把新店的房子賣掉,當時42元台幣兌1元美金,
我們房子賣了90 萬,我爸把所有的錢給我,只為了幫我捕捉一個不可預知的夢。
我不斷強迫自己用計算尺的哲學,要大方,不要與人計較。
不斷強迫自己看大事。人家給你臉色看、言語上佔你便宜,沒關係,小事!
不要在乎,當你的心在乎1 元、2 元、1 塊、2 塊時,
計算尺的右邊就拉不上來了。所以在公司與人相處時,
不要計較自己的名份、利益、得失,你若事事計較,自己的成就就是有限。
談生意也是如此,你大方,別人也大方,日月光今年做三十三億美金,
明年要做到四十幾億的營業額。日月光為何爬升的如此快?
只是因為我們的團隊,全依大數法則做事,我們去談生意、做事情,
都是以大塊、大條的精神在執行。
要有GQ,G是指General Knowledge,要多加強GQ,要會擺龍門陣、
要多看電影。臺灣基本教育注重數學、物理。我數學很好,
我高中就在唸大學物理,又怎麼樣呢?
有沒有想到在全世界的職場中要與全世界的人競爭?
美國人的數學不好,我們卻也沒佔什麼上風,為什麼?我講這事,是語重心長,從小到大,我服膺的這個計算尺的理論是對或是錯,我不知道?
我今年48 歲了,要錯也錯了這麼多年了。但懂得這個理論真的是很好用。
我常與我的同仁們講,要看大,不要看小,把心放寬,不要計較。
我強迫我的銷售團隊不要把佣金算的太清楚,什麼是你的,我的,原本就分不清。第一,佣金本身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團隊的成功以及個人的成長遠超過有限的佣金。
第二,負責人隨時可以輪調,工作也隨時可以換,
每個人都要準備接收另一個人的事,所以沒有什麼絕對的功勞。
我要我團隊的人均是粗線條的人,就是神經很粗、很大條,
若大家均有專業的信心,在EQ上大條,事情才好做,
小心眼的人是不能做大事的。為何日月光跑的快?當一個部隊快速前進,
不容許婆婆媽媽、小腳的人跟你走,他們會絆著你。
你與女同事打電話,太太會有意見,趕快離婚。
同理,若在座的太太與男同事通通電話,你會生氣的,也趕快離婚。
人生如戲,人生苦短,好好生活,不要讓這些婆婆媽媽的人、事絆著你。
這事聽來像是恐怖片,但我真心的說,做領袖,下面的人小心眼,
他們就是你的絆腳石,一個好的團隊成員不一定要很聰明,但全部要神經大條,不計較小事,以團隊利益為主,才能向著目標共同前進,合作無間。
夫妻之間相處的道理也是如此,不要太拘小節。
很多夫妻在家屢屢為小事情吵架,但你若不把家中的事情弄好,
你就出不了這個家門。我的家在美國,我每個月有15天在臺灣,
朋友問我如何兼顧家事與公事?我說,我在家中只管大事,太太只管小事。
朋友問:「什麼是大事?什麼是小事?」,
我說:「小事指的是家中如何用錢?孩子如何教育?去那裡渡假?
房子漆什麼顏色?買什麼樣的傢俱?今天該誰洗碗?該誰去倒垃圾?
這些由太太來管。我管的大事,諸如臺灣要不要加入聯合國?有沒有外星人?」這聽起來其實就是我不管家事。是的,先生若天天回家管小事,就顧不了大事。我的理論是如果計算尺能拉到屋子以外,我們就能放眼天下。
當然,如何善待你的另一半,以和諧的合作模式達成共同目標,
就有賴於你個人的智慧了。
@橡皮筋
我們每個人都是橡皮筋。我十一歲離家住校,父母當時搬到香港。
每逢週六、日,當工友在拖地時,我也協助他們做事,搬椅子,要討他們喜歡,否則晚上沒飯吃;老師喜歡我,因為每週一我們班總得到清潔第一名,
因為在週末我把教室打掃的很乾淨,但是我不覺得苦。我常住同學家、老師家、外公、外婆家,到處學習看看,我常要看同學的哥哥、姐姐的臉色,
同學不會嫌我,否則我不會去他家,同學的姐姐都很愛護我,
同學的哥哥往往嫌我麻煩,他們已經很嫌他們的弟弟是小麻煩了,
現在又帶了一個小麻煩同學來家,那會有什麼好臉色?
我這個橡皮筋是練過的。 我從小就知道察言觀色。我是很好的業務員,
我知道講什麼話、做什麼事情會討人喜歡;又什麼事情會不討好。
我的兩個女兒被保護的很好,但她們常常吵架,買東西要買一樣,還要分大小,永遠覺得另一人的東西比自己的好,我擔心她們長大後會承受不了太大的壓力。我的理論是每個人都是橡皮筋,從小到大不斷拉這橡皮筋,愈用彈性愈好,
長大了,承受的壓力愈大。小時候若保護的好好的,將來長大就不能承受壓力。我當工程師做研發時,又忙又累,日子過不下去,一天工作18 個小時,
只睡六個小時。我想將來當了經理怎麼辦?那不是更忙了?後來真的當了經理,又想如果當上了二線經理、三線經理、總監、總經理、執行長、董事長,
那怎麼辦?那不是要忙瘋了嗎?這個懷疑時刻縈迴在心中。
別煩惱,你這橡皮筋會愈用愈強軔,你要擔心的是你如何去強化這橡皮筋,
而不是去擔心你這橡皮筋承不承受的住壓力?你如果覺得壓力大,
你要反過來想,你的壓力其實與工研院院長的壓力是一樣大的,
與台灣總統的壓力也是一樣大的。
唯一的差別是他們的橡皮筋與你的橡皮筋是不一樣的,但感受是一樣的。
你真的相信這事,你應想想為何你不能當工研院院長?不能當台灣總統?想啊!沒什麼不敢想、沒什麼不能想的,不要怕,不要擔心。我們每個人都是橡皮筋,不練就會很脆弱,愈練就愈有彈性,要練到像牛筋一樣堅軔才好。
所以我希望你們好好練你的橡皮筋,不要羨慕別人的工作好,有挑戰性,
那是因為別人的橡皮筋比你大,他練的次數比你多而已。
只要你能把你的橡皮筋練的比他大,更有挑戰性的工作自然會找上你。
@牛頓第三定律
從牛頓第三定律,我要提到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有作用,就一定會有反作用」。當你打人一拳時,咦!他沒事,沒反應。放心,一定有事的。我與太太吵架,運氣好時,她立即有反應,
一拳過去,一巴掌回來,馬上結束。運氣不好的話,一拳過去,當場沒反應,
兩天後,反作用來了。更糟的是,打她一拳,沒反應,兩天後,再打一拳,
仍沒反應,一個月後,來算總帳,惡夢的開始。任何行動都會帶來結果,
48 年來我做的任何事情起的”因”,都會有”果”,有時這”果”延遲來到,但不是不報,乃是時候未到。好事、壞事都有因果。
二十年前我曾請一位不熟識的日本同學吃飯,如今他是我的日本大客戶。
第二件事情,我仍是以與太太的關係來談。我像鋼,脾氣壞,打我,
我會立即有反應。太太像棉花,打上去沒感覺,但這力道會回來的。
牛頓第三定律,不論你是打人或是被打的人,即使對方再柔軟,
但雙方所受到的傷害是一樣的。
我以前在中學學物理,一個鋼球,與一個橡皮球碰在一起,那一個受力大?
一樣的受力。那一個變形比較多?橡皮球。
對方縱然讓你,並不代表雙方受力不一樣。
永遠不要用外在的事來判斷內在的結果。
當你在公司、組織、同事、家庭、朋友之間做任何事,要小心想想後果,
這定律是千古不變的。
@大人大事
全天下的大事均由大人做。我講了這麼多,總之希望大家能當大人,不當小人。這小人不是中國人講的卑鄙小人,此處所講的”小人”是指小人物、小心眼、
小肚量,自己躲在一角爬格子,不願走出去,不願去承擔,沒有目標,不敢嚐試,任何事斤斤計較,將計算尺綁死在中間的人。
中國人說的:「宰相肚裡能撐船」。
天下大事一定是由天下人來做,任何重要的事沒有一個人能自己完成的,
一個人能做的事沒有大事,任何有意義的事均是靠眾人之智及眾人之力來完成。只有當”大人”才能領導。當你的心大到了一個程度,別人才樂意跟隨你,
你才能為祖宗、國家、父母做大事。
今天諸位都是工研院的菁英,台灣未來的科技界領袖,
我真心希望大家能當一個”大人”,
不拘小節,看天下事,用天下人,成天下之大事,台灣的未來就更有希望。
當大人,最重要的是”心要大”,對自己的期望要高,對周圍的人期望要更高,
要不斷的幫助別人、欣賞別人的好處。別人才會樂意與你一起完成天下大事。
另外,當你成為一位大人的時候,你會覺得快樂,被尊重,被愛戴。
每個人想做的大事是不一樣的,我們做的事只要為社會帶來正面價值就可稱為大事。重要的不是做什麼事,而是一個成長的過程。當大人,你會快樂,你周圍的人也會跟著快樂起來,為什麼不嚐試著去演一次”大人”的角色呢?
“大數法則”,這是臺灣不教的。
我從小到大,在學校教的就是要細看,任何事都要仔細看,
所以台灣訓練出很好的製程工程師、很好的會計師。
大數法則就是美國人說的80:20 的原則,當你能瞭解什麼是大數法則時,
你差不多成功了,因大數法則的最高原則就是抓重點。很多人講話講不到重點,一個鐘頭把所有細節都講了,但最重要的三件事還是沒講。
我們小時候學作文,第一步要破題和起題,先把題目做一個定義,
把兩個字的題目變成為20 個字,形成為一個架構,再把內容拉出來。
當你解決一件事時,也是要先破題,先不要想如何做這件事,
如何做這件事只是題目中的一部份;我有什麼問題,我需要怎樣的資源,
也只是這題目中的一部份;我做完後,有怎樣的結果,如何去詮釋,
也是題目中的另外一部份;全部做完後,我如何呈上去,公諸於世,
拿到我的獎賞,這還是題目的一部份。當一個人講到一件事情時,
請你不要講的太仔細了,因你還正在破題當中。
看任何事,也要以大數法則進行,先把手上這個計畫案的命題在那裡找出來。
一般寫作文,老師出題「甜蜜的家庭」,已經告訴你題目了。但在工研院,
上面丟給你一個問題,三年解決,沒題目的。
所以你第一件事是把手上的計畫案命題,再來架構內容,先不要寫細節。
先要把命題講清楚,因為細節是千變萬化的。
星期一或星期二有沒有與太太吵架,都會影響細節的。
大數法則就是看你有沒有智慧,把複雜的問題在很短的期間抓出命題來。
再把這三、四個字的命題伸展至200 字,成為一個架構,包括你要如何做?
什麼過程?需要什麼人幫忙?有什麼結果?有什麼報酬?
以很簡單、淺而易見的語言把你的架構轉述給別人聽。
記住!每天時間有限,如何把有限的時間做最大的利用?
不要想把每件事都做到百分之一百。從小到大,學習解數學,
過程、步驟全寫出來,一步又一步, 這是過程認知,
很少把自己拉到遠處看看到底這整件事情是在做什麼?我常開玩笑談到,
基本上,我們都是當陸軍,架橋、過河、鑽山洞,一步一步走,
但很少有人花時間當空軍,在天空,看完了整體的景觀,再回頭做事,
目標、過程都會更清楚。大數法則就是要你先當空軍、再當陸軍。
我們的訓練一開始就是當陸軍,沒有機會給自己當空軍,
也沒有機會去向別人解釋你看到的到底是什麼。
@黑洞理論
請問,在黑洞旁邊,有什麼事會發生?
在黑洞旁邊,最容易發生的事是被東西打到。
我常與人開玩笑,有時候你不必很聰明,你只要運氣好,
或掌握你的大數法則,找對了機會,你只要夠機警,你只要是在黑洞附近,
機會就會找到你。今日臺灣許多企業在大陸非常成功,為什麼?
只是聰明嗎?不是的,乃是因為他們抓住了機會,找到了黑洞,他們去大陸,
有人力資源,有市場。當一個人站在黑洞旁邊,不論聰明與否,
機會就會多次砸到你,聰明的人就會把握機會,持續的努力,找到黑洞,
成就大事業。臺灣教育,從小到大,有些觀念,譬如烈女不事二夫,
男生要盡忠職守,做事要執著、、、等等,這是我們的教育,這沒有錯。
可是,除了這些觀念以外,我們更應該要問今日的黑洞在那裡?
當全球在角力時,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中國在做什麼?
他們在靠那個黑洞站?如果我們執意不要靠黑洞站,
只是因為我們是”臺灣”嗎?這道理是說不通的。
我們要把層次拉到全球性的競爭,全球的競爭法則不會因為”台灣”而改變。
今天臺灣最需要的人,是會尋找黑洞的人,並且告訴我們黑洞在那裡?
臺灣的產業該如何競爭?那裡是角力點?那裡是主戰場?
你們做研發的人也有黑洞,要找出研發的黑洞在那裡?當我們找出來時,
為何不靠黑洞站呢?在黑洞旁邊,所做的事是事半功倍。
最怕是做一件事鑽入牛角尖,不斷爬格子,沒方向感,我們不斷做一件事,
以為是盡忠職守,我們在盡忠職守的哲學下,我們忘了做空軍、看大局,
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資源、國家的投資、長官的託付全帶入了死胡同,
錯失了那個黑洞,你的罪過就大了。
黑洞理論,不是要你做唯利是圖的小人,
乃是告訴你─請帶著你的智慧去尋找黑洞,找到黑洞,機會就來了。
你們是工研院培養的菁英,在與長官溝通、帶領部屬時,請記住這原則,
不要錯失了這個黑洞,耽誤了國家對你的託付。
我們從小到大,常聽劉邦、項羽的故事,被教要當個旅行家、夢想家,
被教「有為者,亦若是」、「大丈夫,當如是」,怎麼長大後反而忘了?為什麼?
@計算尺
我爸以前給我一個計算尺,剛開始不會用,會用以後才發現實在很聰明。
我今日講的不是計算尺的聰明,而是計算尺給我的啟發。
每人心中有一把計算尺,這支尺會根據你的智、愚、賢、不孝和你人生的經驗,有不一樣的長短。我先不論你的IQ、EQ、GQ 和人生經驗在那裡?
或者是你心中那把尺有多長?
我今日要講的是你、我的計算尺的長度都是有限的,當你把計算尺往左邊拉,
右邊就會跟著滑動,我深信不疑。我舉個例子,如果計算尺有六個0,
當我左邊拉到一元,右邊最大只能到一百萬,若左邊拉到1000 元,
右邊就可以拉到十億。如果你每天算帳想事情時,你想的是一塊錢的事,
我想你這輩子賺的不過只有一百萬,當你與人斤斤計較一毛、兩毛時,
百萬元大概就是你一輩子的上限了。你縱然賺入千萬,九百萬也留不住。
所以我們要給自己的訓練,第一個就是趕快把左邊的計算尺往右推,
看大不看小。我常強迫自己做這種事。我在研究所時,每個月領津貼444.44 元,這數字在中國不是很吉利,第一次拿到支票時,眼淚差點掉下來,
覺得自己這個博士學位恐怕沒希望。每月津貼扣掉房租及其他開支,
只剩50 元,當時花錢很小心,捉襟見肘,那時強迫自己大方,不要看小錢,
只要與同學出去,都是我付錢。不是我有錢或窮大方,
我當時的想法跟做法就是如此。 今天與員工、朋友出去也是這樣。
當時出國時手上沒錢,我爸把新店的房子賣掉,當時42元台幣兌1元美金,
我們房子賣了90 萬,我爸把所有的錢給我,只為了幫我捕捉一個不可預知的夢。
我不斷強迫自己用計算尺的哲學,要大方,不要與人計較。
不斷強迫自己看大事。人家給你臉色看、言語上佔你便宜,沒關係,小事!
不要在乎,當你的心在乎1 元、2 元、1 塊、2 塊時,
計算尺的右邊就拉不上來了。所以在公司與人相處時,
不要計較自己的名份、利益、得失,你若事事計較,自己的成就就是有限。
談生意也是如此,你大方,別人也大方,日月光今年做三十三億美金,
明年要做到四十幾億的營業額。日月光為何爬升的如此快?
只是因為我們的團隊,全依大數法則做事,我們去談生意、做事情,
都是以大塊、大條的精神在執行。
要有GQ,G是指General Knowledge,要多加強GQ,要會擺龍門陣、
要多看電影。臺灣基本教育注重數學、物理。我數學很好,
我高中就在唸大學物理,又怎麼樣呢?
有沒有想到在全世界的職場中要與全世界的人競爭?
美國人的數學不好,我們卻也沒佔什麼上風,為什麼?我講這事,是語重心長,從小到大,我服膺的這個計算尺的理論是對或是錯,我不知道?
我今年48 歲了,要錯也錯了這麼多年了。但懂得這個理論真的是很好用。
我常與我的同仁們講,要看大,不要看小,把心放寬,不要計較。
我強迫我的銷售團隊不要把佣金算的太清楚,什麼是你的,我的,原本就分不清。第一,佣金本身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團隊的成功以及個人的成長遠超過有限的佣金。
第二,負責人隨時可以輪調,工作也隨時可以換,
每個人都要準備接收另一個人的事,所以沒有什麼絕對的功勞。
我要我團隊的人均是粗線條的人,就是神經很粗、很大條,
若大家均有專業的信心,在EQ上大條,事情才好做,
小心眼的人是不能做大事的。為何日月光跑的快?當一個部隊快速前進,
不容許婆婆媽媽、小腳的人跟你走,他們會絆著你。
你與女同事打電話,太太會有意見,趕快離婚。
同理,若在座的太太與男同事通通電話,你會生氣的,也趕快離婚。
人生如戲,人生苦短,好好生活,不要讓這些婆婆媽媽的人、事絆著你。
這事聽來像是恐怖片,但我真心的說,做領袖,下面的人小心眼,
他們就是你的絆腳石,一個好的團隊成員不一定要很聰明,但全部要神經大條,不計較小事,以團隊利益為主,才能向著目標共同前進,合作無間。
夫妻之間相處的道理也是如此,不要太拘小節。
很多夫妻在家屢屢為小事情吵架,但你若不把家中的事情弄好,
你就出不了這個家門。我的家在美國,我每個月有15天在臺灣,
朋友問我如何兼顧家事與公事?我說,我在家中只管大事,太太只管小事。
朋友問:「什麼是大事?什麼是小事?」,
我說:「小事指的是家中如何用錢?孩子如何教育?去那裡渡假?
房子漆什麼顏色?買什麼樣的傢俱?今天該誰洗碗?該誰去倒垃圾?
這些由太太來管。我管的大事,諸如臺灣要不要加入聯合國?有沒有外星人?」這聽起來其實就是我不管家事。是的,先生若天天回家管小事,就顧不了大事。我的理論是如果計算尺能拉到屋子以外,我們就能放眼天下。
當然,如何善待你的另一半,以和諧的合作模式達成共同目標,
就有賴於你個人的智慧了。
@橡皮筋
我們每個人都是橡皮筋。我十一歲離家住校,父母當時搬到香港。
每逢週六、日,當工友在拖地時,我也協助他們做事,搬椅子,要討他們喜歡,否則晚上沒飯吃;老師喜歡我,因為每週一我們班總得到清潔第一名,
因為在週末我把教室打掃的很乾淨,但是我不覺得苦。我常住同學家、老師家、外公、外婆家,到處學習看看,我常要看同學的哥哥、姐姐的臉色,
同學不會嫌我,否則我不會去他家,同學的姐姐都很愛護我,
同學的哥哥往往嫌我麻煩,他們已經很嫌他們的弟弟是小麻煩了,
現在又帶了一個小麻煩同學來家,那會有什麼好臉色?
我這個橡皮筋是練過的。 我從小就知道察言觀色。我是很好的業務員,
我知道講什麼話、做什麼事情會討人喜歡;又什麼事情會不討好。
我的兩個女兒被保護的很好,但她們常常吵架,買東西要買一樣,還要分大小,永遠覺得另一人的東西比自己的好,我擔心她們長大後會承受不了太大的壓力。我的理論是每個人都是橡皮筋,從小到大不斷拉這橡皮筋,愈用彈性愈好,
長大了,承受的壓力愈大。小時候若保護的好好的,將來長大就不能承受壓力。我當工程師做研發時,又忙又累,日子過不下去,一天工作18 個小時,
只睡六個小時。我想將來當了經理怎麼辦?那不是更忙了?後來真的當了經理,又想如果當上了二線經理、三線經理、總監、總經理、執行長、董事長,
那怎麼辦?那不是要忙瘋了嗎?這個懷疑時刻縈迴在心中。
別煩惱,你這橡皮筋會愈用愈強軔,你要擔心的是你如何去強化這橡皮筋,
而不是去擔心你這橡皮筋承不承受的住壓力?你如果覺得壓力大,
你要反過來想,你的壓力其實與工研院院長的壓力是一樣大的,
與台灣總統的壓力也是一樣大的。
唯一的差別是他們的橡皮筋與你的橡皮筋是不一樣的,但感受是一樣的。
你真的相信這事,你應想想為何你不能當工研院院長?不能當台灣總統?想啊!沒什麼不敢想、沒什麼不能想的,不要怕,不要擔心。我們每個人都是橡皮筋,不練就會很脆弱,愈練就愈有彈性,要練到像牛筋一樣堅軔才好。
所以我希望你們好好練你的橡皮筋,不要羨慕別人的工作好,有挑戰性,
那是因為別人的橡皮筋比你大,他練的次數比你多而已。
只要你能把你的橡皮筋練的比他大,更有挑戰性的工作自然會找上你。
@牛頓第三定律
從牛頓第三定律,我要提到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有作用,就一定會有反作用」。當你打人一拳時,咦!他沒事,沒反應。放心,一定有事的。我與太太吵架,運氣好時,她立即有反應,
一拳過去,一巴掌回來,馬上結束。運氣不好的話,一拳過去,當場沒反應,
兩天後,反作用來了。更糟的是,打她一拳,沒反應,兩天後,再打一拳,
仍沒反應,一個月後,來算總帳,惡夢的開始。任何行動都會帶來結果,
48 年來我做的任何事情起的”因”,都會有”果”,有時這”果”延遲來到,但不是不報,乃是時候未到。好事、壞事都有因果。
二十年前我曾請一位不熟識的日本同學吃飯,如今他是我的日本大客戶。
第二件事情,我仍是以與太太的關係來談。我像鋼,脾氣壞,打我,
我會立即有反應。太太像棉花,打上去沒感覺,但這力道會回來的。
牛頓第三定律,不論你是打人或是被打的人,即使對方再柔軟,
但雙方所受到的傷害是一樣的。
我以前在中學學物理,一個鋼球,與一個橡皮球碰在一起,那一個受力大?
一樣的受力。那一個變形比較多?橡皮球。
對方縱然讓你,並不代表雙方受力不一樣。
永遠不要用外在的事來判斷內在的結果。
當你在公司、組織、同事、家庭、朋友之間做任何事,要小心想想後果,
這定律是千古不變的。
@大人大事
全天下的大事均由大人做。我講了這麼多,總之希望大家能當大人,不當小人。這小人不是中國人講的卑鄙小人,此處所講的”小人”是指小人物、小心眼、
小肚量,自己躲在一角爬格子,不願走出去,不願去承擔,沒有目標,不敢嚐試,任何事斤斤計較,將計算尺綁死在中間的人。
中國人說的:「宰相肚裡能撐船」。
天下大事一定是由天下人來做,任何重要的事沒有一個人能自己完成的,
一個人能做的事沒有大事,任何有意義的事均是靠眾人之智及眾人之力來完成。只有當”大人”才能領導。當你的心大到了一個程度,別人才樂意跟隨你,
你才能為祖宗、國家、父母做大事。
今天諸位都是工研院的菁英,台灣未來的科技界領袖,
我真心希望大家能當一個”大人”,
不拘小節,看天下事,用天下人,成天下之大事,台灣的未來就更有希望。
當大人,最重要的是”心要大”,對自己的期望要高,對周圍的人期望要更高,
要不斷的幫助別人、欣賞別人的好處。別人才會樂意與你一起完成天下大事。
另外,當你成為一位大人的時候,你會覺得快樂,被尊重,被愛戴。
每個人想做的大事是不一樣的,我們做的事只要為社會帶來正面價值就可稱為大事。重要的不是做什麼事,而是一個成長的過程。當大人,你會快樂,你周圍的人也會跟著快樂起來,為什麼不嚐試著去演一次”大人”的角色呢?
結語
講了以上這十條,我本想用「摩西十誡」為名,
摩西十誡是基督教史上的大事,我恐怕自己用此名不夠恭敬;
我又想到用「降龍十掌」,又怕金庸不高興,把他的十八掌降為十掌。
所以還是用「無限的你」(之二)為名吧!以上這些不是法則、不是哲學、
不是金科玉律,乃是在我成長過程中,歷經痛苦掙扎的人生經驗談。
當一個人與你分享他的人生經驗談時,最怕的是,
第一:人家以為你是自誇,你那麼偉大,我就是不聽你,你能怎麼樣?
第二:人家把你所講的當笑談;
第三:人家認為很恐怖,是天方夜譚、是科幻片、是愛情文藝片。
當你分享你經驗談時,最怕是你講完後,人家不願意聽,
或反過來覺得你這個人不是好東西,就是我所謂的「砲灰理論」,全都陣亡了。可是我覺得這些都沒關係。今天我站在這裡,誠心誠意的與你分享,
分享的多半不是我成功的經歷,而是我失敗的部份。
如果每個人都能與別人分享失敗的經驗、分享自己的經歷、分享自己的心,
這世界會有多好。今日我誠心誠意來與大家分享,若我的失敗能幫助你成功,
今日之談就成功了。我是臺灣人,我希望臺灣更好。我平日不演講,
但今日花時間與你們講,乃因你們就是我,我從你們身上看到了我自己,
從臺灣出來,受臺灣的教育,做研究,心中有一股熱火,想為國家做點事,
掙扎了多年,遇到瓶頸,無路可去,投訴無門,找不到人訴說,心中很苦,
這些我都知道,我曾是如此。我曾在半夜, 躲在被窩中暗自哭泣多次,
多虧太太的安慰與鼓勵,但心中仍有說不出來的難過與痛。
多少年下來,我學到了不必痛、不必恨,活出來,走出自己的路。
人生如戲,你們是臺灣的菁英,要勇敢的走出自己的格局,創造更大的自己
講了以上這十條,我本想用「摩西十誡」為名,
摩西十誡是基督教史上的大事,我恐怕自己用此名不夠恭敬;
我又想到用「降龍十掌」,又怕金庸不高興,把他的十八掌降為十掌。
所以還是用「無限的你」(之二)為名吧!以上這些不是法則、不是哲學、
不是金科玉律,乃是在我成長過程中,歷經痛苦掙扎的人生經驗談。
當一個人與你分享他的人生經驗談時,最怕的是,
第一:人家以為你是自誇,你那麼偉大,我就是不聽你,你能怎麼樣?
第二:人家把你所講的當笑談;
第三:人家認為很恐怖,是天方夜譚、是科幻片、是愛情文藝片。
當你分享你經驗談時,最怕是你講完後,人家不願意聽,
或反過來覺得你這個人不是好東西,就是我所謂的「砲灰理論」,全都陣亡了。可是我覺得這些都沒關係。今天我站在這裡,誠心誠意的與你分享,
分享的多半不是我成功的經歷,而是我失敗的部份。
如果每個人都能與別人分享失敗的經驗、分享自己的經歷、分享自己的心,
這世界會有多好。今日我誠心誠意來與大家分享,若我的失敗能幫助你成功,
今日之談就成功了。我是臺灣人,我希望臺灣更好。我平日不演講,
但今日花時間與你們講,乃因你們就是我,我從你們身上看到了我自己,
從臺灣出來,受臺灣的教育,做研究,心中有一股熱火,想為國家做點事,
掙扎了多年,遇到瓶頸,無路可去,投訴無門,找不到人訴說,心中很苦,
這些我都知道,我曾是如此。我曾在半夜, 躲在被窩中暗自哭泣多次,
多虧太太的安慰與鼓勵,但心中仍有說不出來的難過與痛。
多少年下來,我學到了不必痛、不必恨,活出來,走出自己的路。
人生如戲,你們是臺灣的菁英,要勇敢的走出自己的格局,創造更大的自己
上一篇:【無限の你‧Ⅰ】- 吳田玉博士
下一篇:東大特訓班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