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0 08:19:55mimiccv

普洱茶藝文化(六)

普洱茶文化講話(六)
張 極 琴

普 洱 茶 茶 菁 的 種 類


滇茶主要產地,大都偏於西南隅,發源六大茶山,延及瀾滄江左右
之哀牢、蒙樂、怒江間。發展勢為思茅迤南之江城、鎮越、車里、佛海、
五福、六順等,漸向西北、瀾滄、景東、雙江、緬寧、雲縣、到順寧。
--《續雲南通志長編》

“東隆西坳”概括了西雙版納的地理形勢。由于西雙版納地處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摺皺系的東端,並夾縫在怒江及金沙江的深斷裂帶之間,經過萬億年的地質活動導致瀾滄江從中而過的斷裂帶,因此,東西兩側形成迥然相異的地形發展,形成西邊勐海“隆起”,中間景洪“斷裂”及東邊勐臘“坳陷”的格局。如此的異數導致熱帶雨林的西雙版納成為突然崛起的熱帶高原,其最高海拔2429米(即勐東鄉境內),最底為布朗鄉內南佶河與南覽河交匯處才535米而已。氣候學家曾以勐海縣治的象山鎮與昆明的氣溫作比較:昆明一年中的十二月、一月及二月的均溫為10℃,而勐海一年的均溫為12.5℃;沒有明顯的冬天氣候,三十年來一月份的年均溫為11.8℃,二月份為13.6℃。由此可以說,勐海是一個比昆明更具“春城”美譽的所在地。
茶是山茶科植物,學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根據台灣學者成耆仁的研究得出,山茶科在世界上有23屬380種,光中國就有15屬260種。另一種說法如莊晚芳等人則認為茶組植物有40個種,光中國就佔了39個種,又25個種為雲南所獨有……無獨有偶的,自一九六零年代後,從前蘇聯進口的大卡車始,源自唐初的各茶馬大道,也即馬幫逐漸走入歷史文獻的記載中。還有,本是人工攀爬喬木普洱茶樹採摘的工序,因其危險性而自一九五零年代起,茶園不得不逐漸“矮化”(shortening),也就是“灌木化”(shrupening or brushening))。再來,自范和鈞氏(或馮紹裘氏進下關)進軍佛海(即後來的勐海)設廠後,普洱茶製作工序的“人工”轉向“機械”;同時可能是收歸國有的國家政策的問題,又可能是私家資金不足,又或是自身設備有限,這時刻也代表著一些百年老字號的私人茶莊、茶行日見式微。接著,一九七九年起,中國改革開放,走計劃市場路線,講求經濟效率,在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召開“新茶園密植速成高產學術研討會”,促進每畝三千至五千株茶樹。因勢利導地,雲南茶園成為“開拓矮化,灌木密植,人工肥料,機械採收,葉薄光面,高度量產”的新茶園。而【人工】的光輝場面已逐漸看不到了!或著,老茶樹喬木的茶園任其荒蕪殆廢了!
野生型茶樹,或移植型喬木普洱茶,有許多都是樟樹(camphor)林的陪襯,樟林高聳,給普洱茶樹先天上的遮蔭作用,同時又給茶樹激發出比別類茶樹還要多的營養。尤其是二者都為喬木大樹,其二者樹根都在深地底下繾綣糾纏,互相吸收養份。因此才有老普洱茶品飲者所謂的【樟香】茶韻的享受!
反之,矮化的灌木茶樹,其樹根抓土膚淺,土深處營養攝去不大,加上不如樟林庇蔭的老茶樹,造成只有“青”味而沒有“樟”韻的茶葉了!在品飲間,總是少了許多滋味!當然,在砍樹頭採茶葉的國策下,那被砍的茶園底下,殘留著樟樹頭與老茶樹頭,旋後的灌木,便因緣巧合下得以吸收樟樹味兒。還有可能的是,過後不久,有識之士將樟樹移植至灌木茶園,以便能吸收樟樹的精華。因此才有在七八十年代仍能抓到些殘存樟味兒的普洱茶品,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機緣了。
【筆者案:很奇怪的是,除了陳椽與莊晚芳等前輩學者外,個人沒見中國學者提及“樟樹”或“樟香”這事。】
好山好水的雲南大葉種,為雲南所特有,具足葉肉肥實,芽頭肥大,發芽早,白毫多,育芽力強,生長期長及內含物豐富的特點。據研究,大葉種比小葉種的優點特多,比如成品的水浸出物,大的比小的高三到五百分比,茶多酚高五到七的百分比,兒茶素高卅到六十 mg/g。
另一方面,因緯度高底及耐寒性、“適者生存”的生物規律,葉種不得不變,因而茶樹也變成大、小葉種。根據研究得知,低緯度地區所生長的喬木大葉種茶,其素質比高緯度的還要好。這也就是說,越往北走,其茶樹種就要為適者生存而改變其生態。葉種變小了,茶葉就必須更細嫩時採摘,否則就趨於老葉了。
根據學者邵宛芳與沈柏華等人的研究,在雲南北緯廿五度以上的茶,其水浸出物為41~46%,茶多酚(camellia poly phenol)為30~33%,兒茶素(catechin)為135~150 mg/g;在思茅及西雙版納等地(北緯21~24度),水浸出物為47~48%,茶多酚為33~36%,兒茶素為170~190 mg/g。
以上為雲南省內同葉種樹種而不同緯度的比較。
至於不同緯度,其葉種變化的素質研究如下:
品  種 水浸出物 % 茶多酚 % 兒茶素 mg/g
雲南大葉群種 48.75 32.5 179.54
廣東鳳凰水仙 46.01 25.13 145.19
福建福鼎大白茶 46.43 25.03 140. 07
湖南高橋群體 44.13 23.97 138.14

資料來源:邵宛芳與沈柏華《雲南大葉種普洱茶與其藥效》

雲南大葉種普洱茶是名副其實的優良品種,而生長在思茅與西雙版納地區的茶葉品質又優於其他地區。
當然甭說,喬木小葉種也具同質素的變化。還有,如上述般,樟林下的喬木普洱,其樹根的糾纏盤結所得出來的“樟香”茶韻,也因大小葉種的關係而有所強弱。
儘管雲南地理廣袤,可未必到處都是樟樹林。好比生長在越南、泰國、緬甸北境的茶樹多無樟林,比如小葉種的“楊聘號”圓茶、“同昌黃記”等,都是倚邦喬木小葉種,缺少樟香,卻帶來的是青香。若依攸樂、革登、漫撒、倚邦、莽芝、蠻磚六茶山而言,則前三者為大葉種、末三者為小葉種。當初清臣鄂爾泰駐任普洱府,便是專貢北邊的小葉種茶。
【筆者案:有清一朝,朝廷皇宮“新鮮清香”的要求,茶農不得不想盡辦法減輕生茶青餅的厚重濃釅的口感,也因而引種來自四川的小葉種,其栽植地便在倚邦。
要知道,普洱茶可是清廷官階身份的代表!】

《本草綱目拾遺》、《鴻泥雜誌》、《滇系》皆云:

而以倚邦、蠻專者味較勝。

《版納文史資料選輯》又云:

依邦茶樹比易武低矮、葉小、芽細、命短、特嫩性差。由此
略知,小葉種質素不如大葉種來得好。

一九五零年代爾後的灌木普洱,也因為緯度及耐寒性的地理變化而分大、小葉種。當然,因為抓土膚淺,灌木不如深透地底所攝取營養豐富的喬木,其茶品飲享受上也遜色良多。

從沖泡前的茶葉條索與沖泡後的茶底而言,約略有下列的差異:

樹種 葉 種 沖泡後茶底外形 茶 滋
喬木 大葉種 梗粗壯油綠而軟柔,且韌性強,脈絡清晰,肉身肥壯潤腴面,蟾蜍葉表面。 苦在舌根喉頭及舌面,糯米樟香,回甘舒服,生津活潑,自然渾厚的氣勢,留底久遠。
喬木 小葉種 梗粗軟柔且韌性強,脈絡清晰,唯葉身薄弱而淺色,蟾蜍葉表面。 苦在整片舌頭,回甘生津,厚順。
灌木 大葉種 梗細而早硬易折,脈絡清晰,肉身單薄,細條綠色。 澀在全舌面,留底微弱,稍縱即逝。
灌木 小葉種 梗細而早硬易折,脈絡不清,肉身單薄易碎。 澀麻舌尖,淡薄輕利,平淡無奇而乏味。

表一  喬木、灌木及其外形與茶滋的粗判

以上表的所列,僅個人經驗所得,或可予初學者作參考。



【筆者案:
(一)關于大葉種與小葉種的問題
許多人略有下列的混淆:(1)認為大葉種就是葉子粗大,反之,小葉種就葉子細小。(2)大葉種來自喬木大樹,反之,小葉種來自灌木矮樹。(3)不然就是連為併配作用而依葉子的嫩老而分的等級也混淆。(4)再不就是認為:大葉必定野生、老樹喬木等等現象。
其實,大、小葉種是【葉種】問題。世界的茶樹源頭來自雲南,因為緯度高低及耐寒性的生物規律,葉種不得不變種。其葉種的變化,光從咱神州大地的茶種變化便見端倪。從雲南大葉出發,到兩廣變為中葉種,再往上緯度,則變為小葉種,到韓、日一帶,不得不變為細葉種,且不得不從細嫩葉時採摘,不然植物生態期一過,葉子只好老死。是以日本茶只能作烘青的煎茶類或抹茶類茶品。
喬木、灌木,是【樹種】問題。根據古代生態學的研究,原生態植物分作“能吃能喝”與“不能吃不能喝”二者,經千萬年的進化後,“能吃能喝”仍保持其能吃能喝的特性;而“不能吃不能喝”者,則轉換成“不能吃不能喝”(即保有原貌)與“能吃能喝”二者。在種植學上,進化後保有“不能吃不能喝”的原貌者稱“野生型”;進化後成“能吃能喝”者稱“栽培型”。
當然,明講“栽培”,當經“移植”、“扦插”等技術。
加上因樹身太過高大,以及國家的政策問題而改為矮化茶園(也就是灌木化茶園)。那是一九六零年代爾後的事了。
由是,樹種有喬木、灌木之分,其也各有大、小葉種之別。
因此,坊間標榜“野生型”普洱茶茶品者,其真為“野生”否,飲者當思量之。因為“野生”植物者,一般人的體質恐無法負荷其“勁道”。更妙的是,筆者喝過不少標以【野生茶】的茶品,甘香芳甜,滋潤滑溜,可是沒有任何霸氣勁道可言……怪哉!

等、級問題,乃葉子外形的大小的問題,也就是【嫩老】的問題,這當與採茶季節有關,而且這只是併配壓製上的紀錄而已。習慣上分作三等九級,等級越大,茶葉越老粗。比如說,圓茶的傳統製作多以3~5級的茶菁;緊茶(又稱“香菇茶”)製作則內含三個等級,外茶以4~6級,中層以2~4級,內層以5~6級的茶菁;100g沱茶,則以一、二級嫩芽為之等等,不一而是。
一般而言,五級茶菁即俗稱的“一心三葉”。
另外,不能從葉子外形的大小而判其為大、小葉種,因喬木越老其葉趨小。
當然,大小葉的併配也必影響茶滋、茶香上的享受。也就是說,等級越大,葉子越壯老。
因此,就葉種、樹種及等級而言,最老壯而力道最強的,即喬木、大葉種的第(三等)九級茶葉。反之,最細嫩而力道最薄弱的茶,乃灌木小葉種的第一級嫩芽茶葉。

(二)關于苦澀問題
先要有個概念:茶非苦即澀。
“苦”,是來自茶內的咖啡鹼(caffeine);“澀”,源自茶單寧(tannin)。苦而後甘,澀而生津,才堪稱好茶,否則就鎖喉乾腔躁舌,則多為劣等茶。比如臺灣烏龍以苦底為勝,而中國武夷岩茶則以澀底為重。“不苦不澀”,恐怕不叫“茶”吧?
一般上,雲南中區的勐庫、勐弄及鳳慶(鳳山)的茶多以苦底為重,比如來自鳳山茶菁、泰國鴻利公司壓製的“福祿貢圓茶”,還有同為鳳山茶菁的“天信號”及大口中“水藍印”圓茶(所謂的“鳳山三傑”),及雲南新茶園灌木茶菁、廣東壓製的“廣雲貢餅”等都是苦底的;而南區思茅及西雙版納的茶則以澀底為特點,如范氏入佛海設廠後的“印字輩”系列的圓茶,多以澀底為性。
總之,【苦】之與【澀】,本即茶性,此豈非品飲者所需之人生真味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