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所得3萬美金
在我剛出社會時,個人年所得3萬美金,這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是人生第一個目標。隨著時間及個人工作的努力,過了十多年,是否能達到這個目標,看來應該不像是不能達到。但是否真是如此?
以現今的工作環境來看,很多新鮮人的起薪,都不如當初我出社會時的起薪,但這幾年有沒有經濟成長?企業有沒有賺錢?公務員有沒有調薪?富人有沒有陸續增加?好像都有!但是為何新鮮人的起薪大部份原地踏步?有的還更少?
從速食店打工的工讀薪資來看最準了。在10年前,一小時打工薪資75元來說,經過十年,以物價指數變動或經濟成長率隨便算好了,也不會只有維持10年前差不多的水準,但速食店的價格表應該不會完全沒有調價吧!所以薪資不但沒有成長,反而有負成長。
這個例子是說清楚,勞工是資方長期剝削的好對象。但這種現象也不是今時今日才出現的,在過往的歷史中,那個年代不是基層被剝削,只有少數的上層階級享有權力。但進入了所謂現代社會,是變得比較有知識,比較有理性,社會就比較完美嗎?殊不知,階級就是在社會經濟發展達某一程度,隨財富分配及多寡,所引起的地位和控制。有知識不見得不會被剝削,而是在機會中,如何創造差異性使剝削者勝出。
在國家的形成及社會經濟的發展,自然有各類的組織,營利組織是一種常態,國家為強調有效率,常以提高經濟成長率、增加國民平均所得、降低失業率來表現一個國家組織的成就(一般稱政績)。
這個看似完全不衝突的三種表現,是不是真的不衝突?在台灣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產業,增加經濟成長,會不會影響匯率變動?匯率變動會不會影響國民平均美金所得計算?如假設因匯率變化,使國民美金所得增加會不會又反過來減少經濟成長?如果要國民平均美金所得增加,就讓一些人特別會賺錢,那失業率會不會增加?這些問題,不是填三個數字就可以把所有問題都解決的。
以現在名目國民平均所得約在USD16000左右,以6%的成長率,計算8年也無法達到,這是很明顯的在作夢。更何況為何要計算8年,我還真給面子。要求經濟成長率6%時,匯率也會同時升值嗎?如果從現在的30升到28~26嗎?這樣不知有多少產業先收工?
談上面這些好像不是很懂,簡單講,你周遭的朋友,現在薪資水準有3萬美金?有多少人有?如果你周遭的朋友薪資連2萬美金都不到時,要花多少時間,經由自己努力、升職、加薪、跳糟,才可能達到?在自己的公司中,所有員工的薪資平均數有沒有3萬美金?在中國陸續與台灣加速交流中,你認為你的工作價值可以不斷的增加?你認為在未來職場中,你可以由本職學能的提升,快速的提高自己的薪資?在這個希望國民平均所得達成3萬美金水準時,政府有什麼勞工政策讓勞工可以實現?沒有,完全沒有。
可能有一個方法,就是台幣不斷的升值,但經濟成長率會有6%嗎?
也有另一個方法,叫富豪再多賺一點,把別人不會賺的全部都賺去,而且還要賺更多,拉高國民平均所得,但那時失業率會不會增加?財富分配更不平均,階級問題會更明顯。當然也有另一個方法,好像現在進行式,物價高漲,自然淘汰一些無競爭力的人,他們會選擇離開社會,自然留下的都是菁英。
另一個思考是,為何要一直強調經濟成長率?在過去經濟成長的過程中,社會付出多少代價?整個台灣充滿功利沒有人文的價值觀,一點都沒有自然!
下一篇:公共建設談競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