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02 11:48:00貓兒

起風的日子(下)

《起風的日子》→祖父母的故事(下)

是該振作的時候了,面對每天上門的債主,和民生問題,祖父不得不出去找工作。終於,經過友人的介紹,於縣府住宅公用合作社覓得了一份事務員的職務。生活仍然困頓,不過三餐在祖母出外採揀野蔬菜果,加上從前積存的乾糧,倒也勉強過得去。可是祖父微薄的薪水,依舊不敷龐大的債款與日常的開支。好在工廠倒閉前祖父母儘管過的豐裕,卻不致於鋪張浪費,家裡頭還留了些工廠的存貨。這時,因為無法抵擋債主逼債,為了躲避那可能鬧的雞犬不寧的場面,祖父決定搬家。千尋萬找,好不容易找到了暫時的居所(約在今花蓮車站附近)。

租下房子後,每天凌晨四點,二十出頭的父親跟隨著祖父一點一滴的,拖著三輪車把舊家的東西逐件搬到新家。七點,父親再從新家走二個多小時的路去上學。別以為其他人遊手好閒,大姑帶著六七歲的叔叔大清早到市場賣菜,夏天時間賣支仔冰。祖母在家照顧剛出生的小姑,和料理複雜的家務瑣事。大伯則趕忙出外工作貼補家用。然而在經濟蕭條的時代,對於碩大無朋的債款與支出,卻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再多的存糧,終有耗盡的一天。日子到底得過下去,祖母總是省吃儉用的存下幾個銅板,上街買些許餅乾,往往自己捨不得吃,老是留給子女充飢;並且教大家要省省的吃。那時候,簡直是窮的什麼都沒有。花費了兩個月的光景,終於把所有的東西搬至新家。

在新家,祖母於屋後的河邊種了些菜,有時也抓魚來糊口,躬行節儉下,漸漸底過了幾年,債也慢慢還清了,經濟狀況亦逐漸好轉。祖父這時兼了份土地仲介的工作,也因此在帝君廟後頭,找到了一塊風光旖旎的土地,祖父有意在那兒定居,於是想盡辦法把它給租了下來。--那正是現在花蓮老家的所在地。

民國六十年,第二次搬家。祖父母帶領著伯叔,親手堆砌磚頭,完成了一幢不很大卻溫暖的房子。農校畢業的祖父,熱愛園藝,這正是他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前前後後,屋旁栽植了大大小小.節次稜比底蔬果草樹。又豢養了不少家禽.牛蛙,另外,還有當時頗流行的十姊妹五六十隻,看起來儼然是個佔地兩百坪的小型農牧場,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包羅萬象。除了足夠維持生計,偶爾,也能批些外賣。

也許是心力交疲了,民國六十三年,祖父因患高血壓,第一次中風;後來總是痊癒,卻也為長久奔波勞苦的身體埋下了危險的種子。民國六十五年初,祖父從縣府退休,失業加上健康的每下愈況,三月,第二次中風。民國六十八年元月二十九日,正值農曆春節的晚上,可能是許久沒有見面的叔公要來看他,竟興奮過度的睡不著覺,猛然一個翻身,跌下了床,就這樣,祖父因腦溢血從此與世長辭,過世時才六十六歲。祖父走的時候,嘴角還漾著好深好深的微笑。「本該是個喜氣洋洋的日子,那一年,我們家卻在辦喪事……。」我瞧見祖母強擒住眼淚,緩緩道出了這些個字。

匆匆趕來的叔公,乍聽惡耗的怔忡,將一路行來的牽掛與思念,全化成了泉湧的淚水。一陣陣的哭喊,顯得如此悽楚和無助。但我想,經歷了這麼多是,祖父也許累了,需要休息了,這樣的結局,或許是最完美的;況且,祖父還是含笑而終,他應該是了無憾恨了。祖父一去,家中頓時失去依恃,所有的家計.養育重擔,全落在祖母一個人肩上。祖母,她再怎麼堅強,也只不過是個弱女子啊!面對茫茫的前程,祖母怎麼能夠不流淚?幾個月後,政府開辦現有公地放領,為了紀念祖父,兄弟姊妹合力湊錢,把這塊祖父懷有深切情感的地買了下來。

民國七十年左右,又一次赤禍横流,只記得那也是個挺可怕的颱風,祖父所有的心血又倏地化為泡影.付之一炬。民國七十三年,大家合款重建家園,原來的一片茵翠,只留下椰子樹.橡樹.麵包樹.檳榔樹依然挺立……。祖母只是一逕這樣淡淡的說著,神情是那樣平和,沒有一絲怨懟與憤懣。只是,她的眼底似乎有層薄薄的淚光;一抹無奈,更增添了祖母聲音的滄涼,竟如幽谷梵音,在空蕩蕩底迴響。

又十幾年了。祖母獨自啜飲著,近六千個日子的寂寞悲愴--含辛茹苦底扶養教育著七個子女,直到看著她們相繼成家立業,都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有著如此孝順的孫兒,祖母應是了無牽掛,當想清福了。祖母--就是這樣典型的傳統中國女子,相夫教子,即使管教嚴格,卻也作風開明。

起風了,椰子樹的影歪歪扭扭地擺動著,老橡樹也開始無休止地灑下落葉。祖母慈祥的笑容再度展開,那一頁頁辛苦經營的生活史,曾經滄桑,哭過;也笑過。那或許是一段漫長的路,更是一幅喜樂交知的回憶。

風更強了,遠處山頭,那黃昏,也漸漸凐淹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