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6 11:14:50K

綠光。



 於是寂寞成了一種道德依歸。」黛芬說。

 2007年,有人告訴我「綠光」是侯麥的愛情經典,而那時我才看完「春天的故事」,

覺得由他口中說出所謂的「愛情經典」有些可笑。

 

2010年我在住家附近的出租店,偶然遇見「綠光」,我在看完心裡還帶著餘韻的此刻,莫名奇妙地想起了A

 

而我是在決意將他由網絡刪除後,才發覺自己漸至堆積的思念,竟悄悄地蔓延我的生活,

當我因為一本書的半嘲諷語調而哈哈大笑時,我想的是我也曾在電腦的此端,

看著他為神明出巡寫下的報導性描述,而笑到流淚,立刻拿起電話一字一句轉述給摯友I聽時,她卻不明白這些文字所能引發我的笑點究竟在哪…然而就算再看幾遍,我還是覺得好笑…

 

我們對於愛情的信仰都是「等待」,而這樣的等待換來的卻是莫名奇妙的相互傷害。

 

「綠光」的女主角黛芬,不想要單獨旅行,卻又想要在假期中離開沒有陽光露臉的巴黎。

她堅決反對吃肉,在一場眾人大餤肉排的戶外午宴上,自顧自地滔滔不絕剖析肉食的弊病。她對邀約的「不要」、「不太想」成了她與旁人的隔閡。她不喜歡盪鞦韆這樣的劇烈運動。面對陌生男子的搭訕,她只能呆坐陪襯插不上一句話。

 

「你繼續作夢等待,等待總比夢想被摧毀要好。」黛芬的愛情是等待的演繹。

儘管她的孤單如影隨形,她還是固執地相信自己的愛情信仰。

最後與一男子的車站邂逅,由黛芬手上的小說所開展出對話,侯麥給了黛芬希望的綠光。

 

1986年侯麥拍攝的這部「綠光」,讓我更加相信等待是愛情的必要,儘管不合時宜。

然而讓人不解的是,在觀賞完電影後才發現原先頗為喜愛的宣傳海報,無疑卻是最悖離黛芬角色精髓的一張。

 

旁座看似與黛芬頗為契合,性格不拘有些藝術家氣息的男子,並非主角的「綠光」。

而左右倒置的劇照被用做電影宣傳海報,是刻意還是疏忽?是喻意還是無心插柳?這是我看完電影一直無法釋懷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