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4 18:03:09分享
經驗分享:美國遊學的收穫與感動
美國遊學的收穫與感動
結束冬令營的帶團工作,立刻投入到新學期的緊張工 作中。電腦上不斷閃爍的圖標提醒我,冬令營團裡的那些孩子們又在呼叫我了。 美國遊學之旅,讓我與這個國度有了第一次接觸,也帶給我和這些孩子別樣的收穫與感動。
對 於團裡的23個成員,第一天對他們的稱呼是“學生、同學”,到了美國第一站華盛頓後,我對他們的稱呼變成了“孩子”,再到快要回程時的“傢伙、小子、姑 娘”,隨著稱呼的變換,感覺和他們之間的心靈距離越 來越近。這些孩子也從最開始對我的稱呼“老師”,變成“Maggie”,最後變成“姐”。這個輩分雖然差得有點遠,可心裡還是美滋滋的。他們雖然不是我們 自己學校的學生,可是經歷了這14天的朝夕相處,彼此之間卻產生了一種別樣的情緒——信任、友愛、依靠。
適應與融合
在Forest Park High School遊學的那一周裡,我帶領的孩子們剛到那所學校等待美國家庭來接時,都有些緊張,因為完全不知道每個人會被“發配”到哪裡。美國家庭陸續到了, 迎接我們這些孩子的是美國父母熱情的笑容,和美國學生粉色的玫瑰、熟人般的問候。第二天再看到我們這些孩子時,他們已經多了些許從容。儘管第一次面對如此 膚色眾多、高矮不一、衣服單薄的美國學生,我們的孩子逐漸從所謂的cultural shock中擺脫出來,積極地適應美國高中課堂,主動地融入美國中學生社交場合。在FPHS期間,美國家庭專門為我們所有的學生舉辦了兩場家庭 party。第一次party是孩子們剛到美國的第三天,算是歡迎宴會吧。孩子們第一次親歷了美式party的感覺——各家自帶食物,沒有桌子和凳子,自 己拿喜歡吃的東西,在房子裡游走,相互之間聊天、談心;家長聊家長的,孩子聊孩子的。當然,由於孩子們經歷了短暫的“分別”,再次看到老師和中國同學,似 乎有說不完的話,但等到送別party的時候,中國和美國的孩子們已玩得極為融洽,從打乒乓球,到學著包餃子,中美文化融合的氣息在大房子裡迴盪著一股溫 馨。
接納與觸動
這次團裡的孩子,從11歲到16歲不等,從小學五年級到高中二年級,大多來自江浙滬一帶。剛組團時,大家彼此十分 陌生。坐在飛往芝加哥的航班上,年輕人之間已經開始了相互的了解與接納。初中的孩子結伴聊天;高中的孩子扎堆完成寒假作業;男生比賽打遊戲,女生相互談論 學校的逸聞趣事。十幾個小時的飛行,也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無聊啊。
到美國遊學時 參加華盛頓特區導覽,孩子們真正見識到了美國民族的多元性。從參觀國會山、到林肯紀念堂,從朝鮮戰爭紀念牆,到航天博物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克服了時 差、天氣等種種不利因素,睜著大眼睛,聽著導遊的講解,也親眼目睹了白宮門前的靜坐、特區街頭匆忙行走的各色人等。記得在國會山參觀時,導遊帶我們到一面 “感謝牆”參觀,上面刻滿了911事件時,企圖撞向國會山大樓的失事飛機上所有機組人員及乘客的姓名,下面綴滿了“thanks ”的珠串。導遊說,事發當時,他就在國會山做講解工作,這些人挽救了他們的性命,他們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對飛機上的所有人心存感激,因此特別製作了這面牆。 在述說當時的情境時,黑人講解員語音哽咽,我們的孩子雖然不能完全聽懂他在說什麼,但是通過眼神與牆上的字,孩子們開始肅然起敬;我用中文給他們講解了完 整的故事後,從他們的眼神可以看出,少了幾分嬉戲,多了幾分肅穆。
參觀林肯紀念堂時,聽說林肯像裡藏了好多秘密,孩子們紛紛向我打聽。無 奈我也是頭一回親眼見到林肯的“真身”,只好求助旁邊站著的講解員Old David。他仔細為孩子們講解了林肯像中的手勢、坐姿、座位上的國旗、座位兩邊柱子上的圖案,以及紀念堂周圍的壁畫。孩子們聽了以後感到極為震撼,真是 “不聽不知道,一聽全明了”。這樣的遊覽不需要走馬觀花,而需要靜下心來思考、觀察與提問。孩子們紛紛問Old David,你專職就是做講解的嗎?他告訴我們,他是一名志願者,本職工作是政府某部門職員。這下,孩子們算是折服了。大冷的天,沒人發工資,沒人做考 勤,Old David就這麼站在林肯紀念堂裡,頂著寒風義務為遊客講解有關林肯的故事。
留戀與期盼
在Prince William County一周遊學快要結束之時,孩子們紛紛問我,什麼時候我們還能再來美國?其實我也不知道準確的答案,但是我告訴他們,你們都有機會再來的。
臨 行前,每個寄宿家庭都為中國孩子準備了送別禮物,有親身製作的手工相冊,有精心挑選的原版書籍,還有美國爸爸媽媽選購的合身衣服……孩子們與美國夥伴們揮 手告別,與老師們熱切相擁。離開高中的那天,特別寒冷,但是陽光格外燦爛。取景框中孩子們在合影、告別、互留通訊方式,相約著“以後常聯繫”。
團 內有名男生,正在申請美國高中,這次遊學不僅為他的申請添了一筆亮色,更讓他增添了許多自信。其他許多高中生,也在結束了全部的遊覽之後,告訴 我,“Maggie,我要好好考托福,準備2年後到美國讀大學,你可要幫我哦!”嘿嘿,這些孩子,還沒有離開美國的土地,就已經開始期盼著未來的美國求學 之旅了。
傳統教育的反思(美國遊學的體悟)
傳統 基礎教育中的概念,淹沒了多少某項非學習能力突出的孩子;而美國的中學教育中,“鼓勵為上”的理念,讓所有學生都能找到契合自身發展的一片天地。相比之 下,咱們的孩子紛紛感嘆,美國高中生太幸福了,作業都不需要帶回家完成,上課都只是聊聊天,老師的講解那麼有趣,教室的環境那麼活潑……
面 對孩子們的感慨,我在說著“以後還會來”的同時,也在思考著一系列的問題:中美基礎教育階段的差異到底體現在什麼地方?為什麼中國的高中教育那麼用力、費 勁,壓力如此之大,而輸送到高等教育的人卻不能成“材”,只能當片木頭,成為大機器裡的一顆螺絲帽而已?為什麼美國高中教育(公立)看似輕鬆、活潑,實則 暗藏競爭與壓力,培養出的人才卻是風采萬千,各不相同,卻又各具特色?
想起很久以前看過某篇報導,其中提到了中美教育的差異問題,用了一 個形象的比喻。大致意思是說,“中國教育,如同把千奇百怪、造型各異的零件放在一條流水線上,最後出來的都是標準化、造型統一的標準零件。美國教育,是把 千奇百怪、造型各異的零件中的特點與亮點不斷放大、強化,最後出來的依舊是千奇百怪、造型各異的零件,但是其個性與特點更為鮮明。”
標準化,還是個性化?不知道這種對比是否能回答中美教育差異的問題。建議大家有機會還是要出國去走走,體驗當地文化,縱使是短期的
如美國遊學、打工遊學都好,至少讓自己的人生能開拓些。
經驗分享:美國遊學的收穫與感動
結束冬令營的帶團工作,立刻投入到新學期的緊張工 作中。電腦上不斷閃爍的圖標提醒我,冬令營團裡的那些孩子們又在呼叫我了。 美國遊學之旅,讓我與這個國度有了第一次接觸,也帶給我和這些孩子別樣的收穫與感動。
對 於團裡的23個成員,第一天對他們的稱呼是“學生、同學”,到了美國第一站華盛頓後,我對他們的稱呼變成了“孩子”,再到快要回程時的“傢伙、小子、姑 娘”,隨著稱呼的變換,感覺和他們之間的心靈距離越 來越近。這些孩子也從最開始對我的稱呼“老師”,變成“Maggie”,最後變成“姐”。這個輩分雖然差得有點遠,可心裡還是美滋滋的。他們雖然不是我們 自己學校的學生,可是經歷了這14天的朝夕相處,彼此之間卻產生了一種別樣的情緒——信任、友愛、依靠。
適應與融合
在Forest Park High School遊學的那一周裡,我帶領的孩子們剛到那所學校等待美國家庭來接時,都有些緊張,因為完全不知道每個人會被“發配”到哪裡。美國家庭陸續到了, 迎接我們這些孩子的是美國父母熱情的笑容,和美國學生粉色的玫瑰、熟人般的問候。第二天再看到我們這些孩子時,他們已經多了些許從容。儘管第一次面對如此 膚色眾多、高矮不一、衣服單薄的美國學生,我們的孩子逐漸從所謂的cultural shock中擺脫出來,積極地適應美國高中課堂,主動地融入美國中學生社交場合。在FPHS期間,美國家庭專門為我們所有的學生舉辦了兩場家庭 party。第一次party是孩子們剛到美國的第三天,算是歡迎宴會吧。孩子們第一次親歷了美式party的感覺——各家自帶食物,沒有桌子和凳子,自 己拿喜歡吃的東西,在房子裡游走,相互之間聊天、談心;家長聊家長的,孩子聊孩子的。當然,由於孩子們經歷了短暫的“分別”,再次看到老師和中國同學,似 乎有說不完的話,但等到送別party的時候,中國和美國的孩子們已玩得極為融洽,從打乒乓球,到學著包餃子,中美文化融合的氣息在大房子裡迴盪著一股溫 馨。
接納與觸動
這次團裡的孩子,從11歲到16歲不等,從小學五年級到高中二年級,大多來自江浙滬一帶。剛組團時,大家彼此十分 陌生。坐在飛往芝加哥的航班上,年輕人之間已經開始了相互的了解與接納。初中的孩子結伴聊天;高中的孩子扎堆完成寒假作業;男生比賽打遊戲,女生相互談論 學校的逸聞趣事。十幾個小時的飛行,也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無聊啊。
到美國遊學時 參加華盛頓特區導覽,孩子們真正見識到了美國民族的多元性。從參觀國會山、到林肯紀念堂,從朝鮮戰爭紀念牆,到航天博物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克服了時 差、天氣等種種不利因素,睜著大眼睛,聽著導遊的講解,也親眼目睹了白宮門前的靜坐、特區街頭匆忙行走的各色人等。記得在國會山參觀時,導遊帶我們到一面 “感謝牆”參觀,上面刻滿了911事件時,企圖撞向國會山大樓的失事飛機上所有機組人員及乘客的姓名,下面綴滿了“thanks ”的珠串。導遊說,事發當時,他就在國會山做講解工作,這些人挽救了他們的性命,他們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對飛機上的所有人心存感激,因此特別製作了這面牆。 在述說當時的情境時,黑人講解員語音哽咽,我們的孩子雖然不能完全聽懂他在說什麼,但是通過眼神與牆上的字,孩子們開始肅然起敬;我用中文給他們講解了完 整的故事後,從他們的眼神可以看出,少了幾分嬉戲,多了幾分肅穆。
參觀林肯紀念堂時,聽說林肯像裡藏了好多秘密,孩子們紛紛向我打聽。無 奈我也是頭一回親眼見到林肯的“真身”,只好求助旁邊站著的講解員Old David。他仔細為孩子們講解了林肯像中的手勢、坐姿、座位上的國旗、座位兩邊柱子上的圖案,以及紀念堂周圍的壁畫。孩子們聽了以後感到極為震撼,真是 “不聽不知道,一聽全明了”。這樣的遊覽不需要走馬觀花,而需要靜下心來思考、觀察與提問。孩子們紛紛問Old David,你專職就是做講解的嗎?他告訴我們,他是一名志願者,本職工作是政府某部門職員。這下,孩子們算是折服了。大冷的天,沒人發工資,沒人做考 勤,Old David就這麼站在林肯紀念堂裡,頂著寒風義務為遊客講解有關林肯的故事。
留戀與期盼
在Prince William County一周遊學快要結束之時,孩子們紛紛問我,什麼時候我們還能再來美國?其實我也不知道準確的答案,但是我告訴他們,你們都有機會再來的。
臨 行前,每個寄宿家庭都為中國孩子準備了送別禮物,有親身製作的手工相冊,有精心挑選的原版書籍,還有美國爸爸媽媽選購的合身衣服……孩子們與美國夥伴們揮 手告別,與老師們熱切相擁。離開高中的那天,特別寒冷,但是陽光格外燦爛。取景框中孩子們在合影、告別、互留通訊方式,相約著“以後常聯繫”。
團 內有名男生,正在申請美國高中,這次遊學不僅為他的申請添了一筆亮色,更讓他增添了許多自信。其他許多高中生,也在結束了全部的遊覽之後,告訴 我,“Maggie,我要好好考托福,準備2年後到美國讀大學,你可要幫我哦!”嘿嘿,這些孩子,還沒有離開美國的土地,就已經開始期盼著未來的美國求學 之旅了。
傳統教育的反思(美國遊學的體悟)
傳統 基礎教育中的概念,淹沒了多少某項非學習能力突出的孩子;而美國的中學教育中,“鼓勵為上”的理念,讓所有學生都能找到契合自身發展的一片天地。相比之 下,咱們的孩子紛紛感嘆,美國高中生太幸福了,作業都不需要帶回家完成,上課都只是聊聊天,老師的講解那麼有趣,教室的環境那麼活潑……
面 對孩子們的感慨,我在說著“以後還會來”的同時,也在思考著一系列的問題:中美基礎教育階段的差異到底體現在什麼地方?為什麼中國的高中教育那麼用力、費 勁,壓力如此之大,而輸送到高等教育的人卻不能成“材”,只能當片木頭,成為大機器裡的一顆螺絲帽而已?為什麼美國高中教育(公立)看似輕鬆、活潑,實則 暗藏競爭與壓力,培養出的人才卻是風采萬千,各不相同,卻又各具特色?
想起很久以前看過某篇報導,其中提到了中美教育的差異問題,用了一 個形象的比喻。大致意思是說,“中國教育,如同把千奇百怪、造型各異的零件放在一條流水線上,最後出來的都是標準化、造型統一的標準零件。美國教育,是把 千奇百怪、造型各異的零件中的特點與亮點不斷放大、強化,最後出來的依舊是千奇百怪、造型各異的零件,但是其個性與特點更為鮮明。”
標準化,還是個性化?不知道這種對比是否能回答中美教育差異的問題。建議大家有機會還是要出國去走走,體驗當地文化,縱使是短期的
如美國遊學、打工遊學都好,至少讓自己的人生能開拓些。
經驗分享:美國遊學的收穫與感動
上一篇:海外遊學需注意3大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