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24 20:23:19天使豬

漢武帝

壹.前言
〈1〉雖然後世提起中國的盛世,必言漢武,但漢當世及古代的史家,對武帝卻多有貶詞;宋代司馬光更把武帝與有名的暴君秦始皇相比。究其原因,皆因漢武後儒家獨大,儒家重倫理道德,輕功業,為君者以恤民厚吏為尚,以此標準,武帝自然遠遜於他的父祖文景二帝;例如他不顧群臣反對,庶十萬民於朔方、七十萬民於河西四郡,就被視為惡政。但以今天的角度來看,武帝所作,每多遺福千年,功多於過,當無異議。
〈2〉大概說出幾位名家對他的評價,但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客觀的評斷,所以要客觀的去判別。
宋司馬光:無甚是處
東漢班固:明揚暗貶
現代:功過誰定?
貳.漢武帝
〈一〉漢武帝簡介
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年),是西漢第五位皇帝。他七歲被立為太子,十六歲登基為帝,到七十歲駕崩,歷五十四年,是第三個在位最長時間的皇帝。與另外兩位即位最長的皇帝康熙和乾隆一樣,漢武帝是歷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繼承了文景之治遺留下來的富強基礎,即位後便勵精圖治,對內攬人才、興文教、振經濟,對外伐四夷、通西域、顯國威,把西漢王朝推向極盛。這位富創造力的皇帝曾創立多項制度及紀錄,影響延及後世逾千年,以下一一介紹
〈二〉武帝多面個性
1.揮霍奢侈:
武帝喜遊獵,即位初年,即大辟苑囿:例如方圓三百里、有離宮七十所的上林苑;方圓五百四十里,建有甘泉宮的甘泉苑;長安城南的御宿苑;西北邊疆的三十六處牧苑等。晚年又愛大興宮室,如五十三歲,正值連年旱災蝗災,兼對大宛用兵,築建章宮,宮內建仙山、圈異獸、挖酒池,樹肉林;五十五歲,修北宮、建桂宮、明光宮。他又妄信神道,為求長生,賞賜方士無數。加上巡遊無度,封禪泰山,和對功將的厚賜,致國庫幾度空虛,每遇天災,屢現「人相食」的現象。
2.眼光獨到:
在景帝十四個兒子中,武帝排行第九,他七歲得立為太子,全憑幼年時他的「獨到眼光」。話說景帝姐長公主素與景帝親和,有一女名阿嬌,本想嫁給當時的太子劉榮,但劉榮母栗姬不同意。一日,長公主指著四周的侍女,問劉徹(武帝)想娶哪一個,徹皆搖頭;再指女兒阿嬌,徹喜道;「若得阿嬌為妻,當為金屋藏之」。長公主大喜,於是結親。後來景帝皇后因無子被廢,太子母栗姬善妒,景帝怕她為后不德,加上長公主力贊劉徹,遂改立徹為太子。
3.好色荒淫:
武帝好色,曾自言「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無婦人」,他雖有後宮八千,還是覺得不夠,還常趁出巡時寵幸民女。一次,他微服出獵,晚借宿於野外富戶,見一婢女頗有姿色,暗命隨從召來伴寢。半夜,婢女丈夫辦事歸來,怒而持刀欲破房捉奸,被另一借宿書生的驚叫所阻。武帝竟殺其夫,收婢入宮。而他的寵妃,如後來的皇后衛子夫,本為陽平公主的歌姬;最懷念的李夫人,出身娼門;出巡河間帶回來的昭帝之母鉤弋夫人等,皆初遇於宮外。
4. 多疑迷信
武帝的兩個皇后,皆因巫蠱得罪。陳皇后阿嬌確有其事,被廢。衛皇后子夫則遭陷害。因為武帝晚年多病,總是懷疑是臣民詛咒造成,命令江充追查,江充已誅滅了丞相父子、兩位公主等顯貴, 他與太子劉據本來就不和,害怕武帝死後被殺,於是把治蠱矛頭轉向太子。劉據起兵捕江充自衛,事敗,自殺而死;皇后自殺,衛氏被誅族。劉據既死,武帝追悔之餘,打算另立鉤弋夫人的六歲幼子為太子,又恐年輕的鉤弋夫人他日會以太后身份亂政,竟藉詞賜死。
5.反省痛悔
武帝因巫蠱之禍,令妻子女皆被殺,還因逮捕了李廣利之妻,致使正出擊匈奴的李將軍率七萬眾投降匈奴,打擊蠻大的。武帝深自反思,升了為太子嗚冤的郎官田千秋,族滅江充,建思子台。隔年, 六十八歲,盡罷方士,並藉拒絕派兵輪台屯田之議,下了「輪台罪己詔」,檢討晚年西征的失誤,決意止外戰,行「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的重農政策。一個「所為狂悖」的君主,晚年能向全國公開檢討、並確實痛改前非,這種為帝胸襟,確實罕見。
上述第四點及第五點為接下來所要談到的巫蠱之禍。
〈三〉對神仙的傾倒語巫蠱之禍
首先,這是一首諷詠漢武帝求仙的詩:
「分明三鳥下儲胥,一覺鈞天夢不如;
爭那白頭方士到,茂陵紅葉已蕭疏。」
唐詩人「崔涂」作這首七絕,一針見血,道破漢武帝的求仙夢。這位蓋世雄主,居然鬼迷心竅,彷彿真見到三足青鳥,降落在儲蓄宮裡,帶來西王母的訊息,請他升天成仙。如此妄想,尚不如一場美夢。更怎奈煉長生不老仙丹的方士,雖已白髮蒼蒼,丹未煉成,而漢武帝卻已經死了,但見茂陵墓上紅葉蕭疏。詩人鉤畫出兩幅圖像:漢武的糊塗與方士的無奈。崔涂不加褒貶,而褒貶自見,詩筆真如史筆。
漢武帝求仙,始於元光二年(公元前一三三年),一則聽了李少君的話,親自祀灶,信以為用丹砂煉成黃金所製的器皿,可以益壽求仙。二則招鬼神,在京師東南設台祭天,而天神中以泰一最貴,故又應繆忌之請,築泰一台設祭。十三年後,在長安西北之甘泉修建離宮,以便與天神通靈,雖未成功,然不到兩年,武帝病了,到甘泉居然病癒,於是更加相信這一套,時而在晚上,齋戒入帷幕,聽神君講話。至元鼎五年(前一一二年)又在甘泉建造了三層高台,於冬至日黎明,天子在此行郊禮,向泰一下拜,泰一成了諸神的總管。三則遣方士到名山仙島去尋訪神仙,其結果亦只能在建章宮北面的太液池內,建造了幾個叫蓬萊、方丈、瀛洲的仙島,聊作海上的仙山而已。
漢武帝求仙,凡四十三年,信任不少方士,甚至將自己的一個女兒也嫁給方士,當然也殺了一些方士,然終未得到長生不老與不死之藥。我們可以怪方士引誘或欺騙了皇帝,但是武帝經不起誘惑,豈非無故?大皇帝擁有四海,享盡榮華富貴,到頭來也只能像常人一樣,接受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何等遺憾!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漢武,眷戀紅塵尤甚,更難以面對此一現實,亟思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李白有句曰,「尚採不死藥,茫然使心衰」,即詠秦始皇遣齊人徐福率數千童男女入海求仙而無所獲。漢武仍不信邪,足稱「茫然心衰」。
『求仙未至,反有巫蠱之禍』。明人張溥在《歷代史論》一書中,就認為兩者有密切的關係,求仙是想長生,巫蠱是咒人速死;神仙渺不可尋,而詛咒者倒是不少。漢武好生惡死,對詛咒他的人絕不會手軟。征和二年(前九一年),武帝得病,江充上書說,因為有人埋蠱(木偶)詛咒所致,帝遂命處理。江充不僅治數萬人死罪,更誣告太子劉據與此案有關;太子怒而舉兵殺充,因而與官軍血戰於長安。太子兵敗,自殺於湖縣,其生母衛夫人亦自裁。巫蠱之獄,進而導致家庭人倫的悲劇。事後,武帝知佞人進讒,太子蒙冤,滅江充全家,築思子堂於湖縣,並追諡為戾太子。然而人死不可復生,芳草悽悽,魂歸何處?唐代詩人以「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句被傳誦百世的許渾,曾作〈讀戾太子傳〉一絕,感嘆漢武懷念兒子與追悔往事的心情,刻畫頗深:
「佞臣巫蠱已相疑,身沒湖邊築望思;
今日更歸何處是?年年芳草上台基。」
不過,漢武帝因而有所醒悟:因好神仙,惡巫蠱,導致殺人數萬,禍及太子,長生未得,骨肉先殘,於是罷斥方士。但是他的權術製造人倫悲劇並未終止,他死之前立幼子弗陵為太子,即漢昭帝,卻賜其生母鉤戈夫人死,以防主少母壯,重蹈呂后專政之轍。唐人張祜有詩詠此事曰:「惆悵雲陵事不回,萬金更重築仙台;莫言天上無消息,猶是夫人作鳥來。」雲陵就是鉤戈夫人的墓,位於甘泉宮之南,漢武帝並非無情,故築通靈的仙台以為思念。人死不可復生,惟時有青鳥飛至台上,依戀不去,猶如夫人魂魄所化,亟寫政治造成的家庭悲情。
〈四〉智計集權
行推恩令:
自高祖得國分封功臣子侄為諸侯王,總共經歷四個朝代,皆有諸侯起而作亂。武帝年少十八歲時,因四王來朝哭訴,為籠絡宗室,曾詔令廢止官吏檢舉諸侯王不法行為的權責,致使諸侯王驕奢更甚。十二年後,由自薦而獲得重用的中大夫主父偃,看出了武帝的隱憂,提出推恩之策。所謂推恩,就是容許各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封與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子弟。這樣的「推恩」,既讓侯王眾子弟高興,又可分薄諸侯國的領地和權勢,有強幹弱枝之功效。
另立中朝:
漢繼承秦的制度,丞相為百官之長,集決策、司法、行政大權於一身。漢初,為相者皆為功高的勛臣如蕭何、陳平等,更顯權重。廣開仕途的武帝,掌權後即另組「中庭」,以心腹隨侍左右,謀劃軍國大策,冷落外廷;所以在三十三歲時起用布衣公孫弘為相(同年,中朝侍中衛青,拜為大將軍,「位在公上」),相權益低,只能垂首聽命,處理行政事務。武帝治理又嚴,十二位丞相中,除田千秋跨武昭兩朝外,被迫自殺或治死的丞相有六位,被罷免的有兩位。
設置刺使:
武帝削相權後,親掌考劾百官的「上計」。所謂上計,就是郡縣官吏每年年終時上報中央、詳細紀錄轄區內戶口、田畝、賦稅、庫存、治安的「功課」,中央以此來評優劣,定升遷。武帝除嚴懲上計作假外,還把全國分為十三州,每州設一刺史,檢舉區內的不法官吏。刺史官級僅六百石,位卑,故辦事不敢怠懈,但職務在於監察二千石郡守和國相,故權力重;其權力又嚴限在「六條問事」之內,不易濫用。這種以小制大的監察制度,是武帝治吏的一大創造。
叁.結語
撰寫〈漢書〉的班固,在竒記載武帝是基的武帝本紀中,將他評為雄才大略,這就是告訴了我們武帝的確是一位懷抱著偉大宏圖的英主,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勇於悔過,他不因為是自己做錯事,而不去認錯改過,但是他性格又有些特殊,他的性格是多面的、善變而迷信的,不過他的功績卻是不可磨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