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1 20:00:00金子齡
故宮南院賞藝術&兒童創意中心溜小孩
最近每個星期日都會尋找一個適合姊弟倆出遊的景點,全家一起到戶外散步及拍照,這一個星期,剛好遇到颱風從台灣身邊擦身而過,對於南部的天氣來說,沒有多大的影響,所以也安排了一趟踏青之旅,這時候,剛好想起前一陣子網友介紹故宮南院裡兒童創意中心,整個感覺很不賴,裡面的設施也很多樣,很適合小朋友在這邊玩個半天,所以就趕緊安排了一趟故宮南院之旅。
到故宮南院參觀,不用擔心停車的問題,院區有提供南、北兩側停車場,自行開車的話,會建議從南側入口進來比較近,不過停車場不大很容易就滿,從北側進入的話,可能要沿著湖面走,時間上會比較久一點,當天由於一早就到達了,所以南側的停車場位置還很多。
故宫南院總面積約70公頃,包含博物館區20公頃、園區50公頃,走在園區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欣賞到不同的藝術創作,在藍天、綠地裡散步,令人心曠神怡。
繼續往前走,可以看到故宮南院最醒目的建築,那就是至美橋,當天的天氣非常好,站湖邊綠色草地上欣賞及拍照,彷彿是在欣賞一幅美景一樣。
接著來到至美橋,係一座跨湖景觀橋,整座橋在低空形成一道由水面拔然而起之優雅雙圓弧線,橋面跨徑約142公尺,採用大跨度鋼骨單拱橋,橋體結構支撐僅依賴主拱與S型橋面板間的拱樑與肋板,25根長度與角度都不相同的拱肋,隨橋面板的彎曲形成變化的序列,呈現出視覺上角度漸變的韻律感,橋面中央採空縫設計,可供遊客在橋面上左右穿梭與停駐,觀看兩邊湖面之不同景色。
走在至美橋上往故宮南院博物館主體看過去,整個主建築設計概念以傳統水墨畫之「濃墨」、「飛白」及「渲染」三種筆法為概念發想,發展出虛、實量體相互交織的流線形體。
站在至美橋,往另外一個方向看過去,隔著至善湖的那一頭是水岸舞台、藝術之丘及圓形廣場,整個湖面波光粼粼,看起來很舒服。
經過至美橋之後,就可以看到博物館主體,近看真的有氣勢磅礴的感覺。
雖然當天外頭的風很大,不過還是要跟博物館主體合照留念一下。
接著來到入口處外的水景花園,整個空間很寬敞,很適合親子漫步放電的好地方。
一走進故宮南院內部,裡面的動線算清楚,服務人員態度也很好,2樓是展覽區,需購票才能參觀,而當天帶著姊弟倆出遊,重點當然是位於1樓的「兒童創意中心」,入口處就打造得很有童話風,讓人有想趕快進去探索的衝動,入場時,工作人員會讓參觀民眾手部噴消毒酒精。
「兒童創意中心」佔地340坪,專屬於5-12歲學童的學習空間,中心內設有認識亞洲環形劇場及陶瓷、織品、茶文化、亞洲劇場等四個主題互動展示區及亞洲文化特展區,透過多媒體互動裝置、DIY操作、遊戲體驗等方式,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
在入口處的右手邊有一整排的保管箱,參觀者可以把背包放進保管箱內再參觀,比較輕鬆沒負擔。
首先來到「亞洲陶瓷」區,在這邊小朋友可以觸摸到著名亞洲的陶瓷,且可以用手觸摸它的造型。
亞洲的陶瓷也有一些很厲害的技法,如象嵌與鬥彩,在這邊你可以看看他們的製作過程,再看到真品時,會覺得神乎奇技呢,最後,小朋友可以將陶瓷上美麗的花紋壓印下來,帶回家做紀念。
當天將將也去服務台跟服務人員索取一張白紙,準備拓印陶瓷上美麗的花紋,經由拓印的過程,小朋友可以認識瓷器上的各種花紋,很不錯的體驗窩。
繼續往前走,看到「執壺」與「渣斗」,瓷器外觀有著漂亮的圖案,手工很細膩。
接著看到大型的仿製陶瓷藝品,整個藝術品看起來很有童話風,讓原本冰冷的陶瓷變得更加親民許多。
接著看到「青花加彩猴王」,猴王張大嘴巴,露出整排的牙齒,看起來就很逗趣。
接著是「青花新月形軍持」,是一種盛水器,為雲遊僧人、伊斯蘭軍持教徒盛水洗手用具,這種外國器形大約在隋唐時期傳入我國,在我國卻長盛不衰,從唐代至清代的南方北方窯口均有持續生產,大量出口。
接著來到陶器拼圖區,哇~~陶瓷破掉了,請來幫忙修復一下窩,藉由讓小朋友修補陶瓷的互動體驗,進而對瓷器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該區塊有準備3個不同造型的瓷器讓小朋友體驗,每個瓷器的難易度不同,姊弟倆試著從最簡單的瓷器開始修補。
在修補之前,當然也要先來拍張美美的照片囉。
弟弟也學著姊姊從最簡單的陶瓷修補開始嚐試。
哈…爺爺也在一旁陪伴弟弟修補陶瓷。
接著來到「印尼織品區」,印尼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由不同的族群、語言、宗教信仰所共同組成,多元的社會背景,造就印尼獨特的織品文化,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蠟染,首先看到的便是蠟染織品的材質,主要是以棉、絲製成,在這區可以找找看它們在哪? 比比看跟其它材料有什麼不一樣呢?
接著是「千姿百態-透過紋飾認識印尼」,這個區塊,藉由小朋友自行在學習單上彩繪後,於本區機台掃描,進行畫畫AR體驗,藉由AR互動遊戲認識印尼文化。
事不宜遲,將將便向服務人員索取一張體驗的畫圖紙,坐在畫畫桌前開始塗顏色。
而弟弟也在爺爺的協助下一步一步的將作品完成。
接著來到「我愛裝扮─印尼服飾體驗」,本區共有4種不同的印尼服飾,小朋友著衣後可感應出不同的印尼文化遺產地景並與其合影,讓小朋友在遊戲探索的過程中,認識印尼的文化遺產。
當天將將選擇的是穆斯林的服飾,不過穿起來還是有點大一點,只能將就一點了,當天剛好遇到感應的機器故障,所以只能單純拍人物照了,哈…
接著是「印尼穿衣鏡─設計自己的印尼Batik紗籠」,「紗籠」為盛行於東南亞地區的一種傳統服裝,本互動裝置利用面部辨識技術,將實拍(觀眾人像)與虛擬3D(印尼紗籠服飾)結合,透過互動的方式讓兒童了解印尼紗籠的穿著方式。
接著是「紋飾交流─美麗的紋飾」,不同的紋飾圖案,反映了不同的宗教、族群特色,也突顯出印尼島國的多元文化,本區透過拼圖和蓋章的方式,讓兒童來創造屬於自己的蠟染圖案,將將跟工作人員索取可以蓋章的紙張,準備開始創作一番。
弟弟看到姊姊已經動手開工了,所以也趕緊坐下來蓋章,一副很認真的模樣。
在蓋了一陣子之後,來到旁邊的拼圖區拼圖,說到拼圖是弟弟的強項,現在在家裡已經可以自己拼完100片的拼圖了,這裡的拼圖對他來說算是牛刀小試而已。
而在最後面那一區,是一個大型磁鐵積木牆,牆壁上彩繪城城堡的圖案,只要把積木黏在牆壁上,就會吸住了。
YA~~整個積木空間好大窩,讓將將可以無限創作,不用擔心許多小朋友擠來擠去的問題。
而在對面是「亞洲劇場」,則是人氣很旺的互動遊戲區,遊戲的內容是「搶救悉多大作戰」,本遊戲有3個關卡,分別是海上造橋、楞伽島之戰及打擊十頭怪獸羅婆那,小朋友需連闖三關才能拯救到悉多,當天陪同將將一同闖關,在經過一番努力之後,終於過關,後來將將還玩的不盡興,後續又追加一場,隔天早上起床時,父女倆才發現肩膀有點酸酸的,果然很久沒運動了,哈...
而在互動遊戲區的旁邊是皮影戲體驗區,當天也帶著姊弟倆一起來演個戲囉~~
接著來到「認識亞洲」,是一個環型劇場,透過哈奴曼的眼,讓兒童可以認識亞洲各國不同的風景、風俗、人物、節慶、建築等,並且充份利用環型劇場的優勢,讓兒童能有身歷其境之感覺。
接著來到「越南文化特展區」,院方特別製作越南美食文化影片,裡頭介紹越南美食料理北部、中部、南部三大菜系,透過哈奴曼的食記,讓小朋友透過越南飲食文化理解越南人文地理。
走進內部,看到早期挑擔子沿街販賣的擔子,上頭有一些工具,可以讓小朋友玩扮家家酒,體驗一下。
來窩~~好吃的麵食及大餅來囉,想吃的人,手腳要快一點窩~~
而在旁邊是烤餅展示區,這一個區塊只能觀賞而不能用手觸摸。
繼續往裡面走,可以看到各種類的商店,彷彿來到商店街一樣,首先是粽子店,有圓形跟方形2種,是越南新年的食品之一,圓形粽代表「天」、方形粽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
接著是糕餅店,越南有烤月餅外,也有吃起來冰冰涼涼,裡頭有包綠豆沙及椰子絲的月餅,很有在地特色。
接著是鼓店,店裡面可以看到在廟會舞獅時都會敲擊的大鼓,大小尺寸都有,小朋友可以體驗一下擊鼓的樂趣。
接著是玩具店,可以看到傳統的捏麵人、面具及很有越南風味的娃娃等玩具。
接著是服飾店,越南的服飾種類較多,包括現在廣為人知的奧黛、四身襖等民間日常服裝,亦有近代常作為正式服裝的越服,在越南古代,服飾被視為最重要的社會地位的標記之一。
接著來到「亞洲圖書區」,這一區需脫鞋子才能進去,該區有擺放著亞洲各國的書籍,供參觀者瀏覽。
接著來到「亞洲茶文化區」,小朋友可以和哈奴曼一起來學泡茶囉,該區塊有準備泡茶工具及雙螢幕之引導影片搭配實境互動的方式,讓小朋友可以對茶文化有更深的認識。
華人利用蓋碗飲茶的習慣從清代興盛至今,相較於其它飲茶器,蓋碗茶更適合讓條索狀的茶葉在碗中充分舒展,現場可經由雙螢幕之一為引導影片、另一為擴充實境互動,由哈奴曼為小朋友解說選茶碗、倒茶葉、注沸水、聞香品茗步驟,並讓學童學習認識茶具與使用茶具,並延伸介紹茶具演變、茶葉選擇與分茶以及收拾茶具,讓小朋友認識蓋碗茶的特性。
抹茶於唐、宋時由中國傳入日本,至今日本的抹茶道仍深受宋朝點茶法的影響,經由哈奴曼的引導,介紹置茶、注水、打茶的步驟,讓小朋友學習茶具的擺設與泡抹茶方法。
在看完相關的介紹之後,現場也有擺放一些泡茶的工具讓小朋友體驗一下。
大家都坐好了嗎,接下來由將將跟弟弟來為大家服務囉~~
到故宮南院參觀,不用擔心停車的問題,院區有提供南、北兩側停車場,自行開車的話,會建議從南側入口進來比較近,不過停車場不大很容易就滿,從北側進入的話,可能要沿著湖面走,時間上會比較久一點,當天由於一早就到達了,所以南側的停車場位置還很多。
故宫南院總面積約70公頃,包含博物館區20公頃、園區50公頃,走在園區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欣賞到不同的藝術創作,在藍天、綠地裡散步,令人心曠神怡。
繼續往前走,可以看到故宮南院最醒目的建築,那就是至美橋,當天的天氣非常好,站湖邊綠色草地上欣賞及拍照,彷彿是在欣賞一幅美景一樣。
接著來到至美橋,係一座跨湖景觀橋,整座橋在低空形成一道由水面拔然而起之優雅雙圓弧線,橋面跨徑約142公尺,採用大跨度鋼骨單拱橋,橋體結構支撐僅依賴主拱與S型橋面板間的拱樑與肋板,25根長度與角度都不相同的拱肋,隨橋面板的彎曲形成變化的序列,呈現出視覺上角度漸變的韻律感,橋面中央採空縫設計,可供遊客在橋面上左右穿梭與停駐,觀看兩邊湖面之不同景色。
走在至美橋上往故宮南院博物館主體看過去,整個主建築設計概念以傳統水墨畫之「濃墨」、「飛白」及「渲染」三種筆法為概念發想,發展出虛、實量體相互交織的流線形體。
站在至美橋,往另外一個方向看過去,隔著至善湖的那一頭是水岸舞台、藝術之丘及圓形廣場,整個湖面波光粼粼,看起來很舒服。
經過至美橋之後,就可以看到博物館主體,近看真的有氣勢磅礴的感覺。
雖然當天外頭的風很大,不過還是要跟博物館主體合照留念一下。
接著來到入口處外的水景花園,整個空間很寬敞,很適合親子漫步放電的好地方。
一走進故宮南院內部,裡面的動線算清楚,服務人員態度也很好,2樓是展覽區,需購票才能參觀,而當天帶著姊弟倆出遊,重點當然是位於1樓的「兒童創意中心」,入口處就打造得很有童話風,讓人有想趕快進去探索的衝動,入場時,工作人員會讓參觀民眾手部噴消毒酒精。
「兒童創意中心」佔地340坪,專屬於5-12歲學童的學習空間,中心內設有認識亞洲環形劇場及陶瓷、織品、茶文化、亞洲劇場等四個主題互動展示區及亞洲文化特展區,透過多媒體互動裝置、DIY操作、遊戲體驗等方式,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
在入口處的右手邊有一整排的保管箱,參觀者可以把背包放進保管箱內再參觀,比較輕鬆沒負擔。
首先來到「亞洲陶瓷」區,在這邊小朋友可以觸摸到著名亞洲的陶瓷,且可以用手觸摸它的造型。
亞洲的陶瓷也有一些很厲害的技法,如象嵌與鬥彩,在這邊你可以看看他們的製作過程,再看到真品時,會覺得神乎奇技呢,最後,小朋友可以將陶瓷上美麗的花紋壓印下來,帶回家做紀念。
當天將將也去服務台跟服務人員索取一張白紙,準備拓印陶瓷上美麗的花紋,經由拓印的過程,小朋友可以認識瓷器上的各種花紋,很不錯的體驗窩。
繼續往前走,看到「執壺」與「渣斗」,瓷器外觀有著漂亮的圖案,手工很細膩。
接著看到大型的仿製陶瓷藝品,整個藝術品看起來很有童話風,讓原本冰冷的陶瓷變得更加親民許多。
接著看到「青花加彩猴王」,猴王張大嘴巴,露出整排的牙齒,看起來就很逗趣。
接著是「青花新月形軍持」,是一種盛水器,為雲遊僧人、伊斯蘭軍持教徒盛水洗手用具,這種外國器形大約在隋唐時期傳入我國,在我國卻長盛不衰,從唐代至清代的南方北方窯口均有持續生產,大量出口。
接著來到陶器拼圖區,哇~~陶瓷破掉了,請來幫忙修復一下窩,藉由讓小朋友修補陶瓷的互動體驗,進而對瓷器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該區塊有準備3個不同造型的瓷器讓小朋友體驗,每個瓷器的難易度不同,姊弟倆試著從最簡單的瓷器開始修補。
在修補之前,當然也要先來拍張美美的照片囉。
弟弟也學著姊姊從最簡單的陶瓷修補開始嚐試。
哈…爺爺也在一旁陪伴弟弟修補陶瓷。
接著來到「印尼織品區」,印尼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由不同的族群、語言、宗教信仰所共同組成,多元的社會背景,造就印尼獨特的織品文化,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蠟染,首先看到的便是蠟染織品的材質,主要是以棉、絲製成,在這區可以找找看它們在哪? 比比看跟其它材料有什麼不一樣呢?
接著是「千姿百態-透過紋飾認識印尼」,這個區塊,藉由小朋友自行在學習單上彩繪後,於本區機台掃描,進行畫畫AR體驗,藉由AR互動遊戲認識印尼文化。
事不宜遲,將將便向服務人員索取一張體驗的畫圖紙,坐在畫畫桌前開始塗顏色。
而弟弟也在爺爺的協助下一步一步的將作品完成。
接著來到「我愛裝扮─印尼服飾體驗」,本區共有4種不同的印尼服飾,小朋友著衣後可感應出不同的印尼文化遺產地景並與其合影,讓小朋友在遊戲探索的過程中,認識印尼的文化遺產。
當天將將選擇的是穆斯林的服飾,不過穿起來還是有點大一點,只能將就一點了,當天剛好遇到感應的機器故障,所以只能單純拍人物照了,哈…
接著是「印尼穿衣鏡─設計自己的印尼Batik紗籠」,「紗籠」為盛行於東南亞地區的一種傳統服裝,本互動裝置利用面部辨識技術,將實拍(觀眾人像)與虛擬3D(印尼紗籠服飾)結合,透過互動的方式讓兒童了解印尼紗籠的穿著方式。
接著是「紋飾交流─美麗的紋飾」,不同的紋飾圖案,反映了不同的宗教、族群特色,也突顯出印尼島國的多元文化,本區透過拼圖和蓋章的方式,讓兒童來創造屬於自己的蠟染圖案,將將跟工作人員索取可以蓋章的紙張,準備開始創作一番。
弟弟看到姊姊已經動手開工了,所以也趕緊坐下來蓋章,一副很認真的模樣。
在蓋了一陣子之後,來到旁邊的拼圖區拼圖,說到拼圖是弟弟的強項,現在在家裡已經可以自己拼完100片的拼圖了,這裡的拼圖對他來說算是牛刀小試而已。
而在最後面那一區,是一個大型磁鐵積木牆,牆壁上彩繪城城堡的圖案,只要把積木黏在牆壁上,就會吸住了。
YA~~整個積木空間好大窩,讓將將可以無限創作,不用擔心許多小朋友擠來擠去的問題。
而在對面是「亞洲劇場」,則是人氣很旺的互動遊戲區,遊戲的內容是「搶救悉多大作戰」,本遊戲有3個關卡,分別是海上造橋、楞伽島之戰及打擊十頭怪獸羅婆那,小朋友需連闖三關才能拯救到悉多,當天陪同將將一同闖關,在經過一番努力之後,終於過關,後來將將還玩的不盡興,後續又追加一場,隔天早上起床時,父女倆才發現肩膀有點酸酸的,果然很久沒運動了,哈...
而在互動遊戲區的旁邊是皮影戲體驗區,當天也帶著姊弟倆一起來演個戲囉~~
接著來到「認識亞洲」,是一個環型劇場,透過哈奴曼的眼,讓兒童可以認識亞洲各國不同的風景、風俗、人物、節慶、建築等,並且充份利用環型劇場的優勢,讓兒童能有身歷其境之感覺。
接著來到「越南文化特展區」,院方特別製作越南美食文化影片,裡頭介紹越南美食料理北部、中部、南部三大菜系,透過哈奴曼的食記,讓小朋友透過越南飲食文化理解越南人文地理。
走進內部,看到早期挑擔子沿街販賣的擔子,上頭有一些工具,可以讓小朋友玩扮家家酒,體驗一下。
來窩~~好吃的麵食及大餅來囉,想吃的人,手腳要快一點窩~~
而在旁邊是烤餅展示區,這一個區塊只能觀賞而不能用手觸摸。
繼續往裡面走,可以看到各種類的商店,彷彿來到商店街一樣,首先是粽子店,有圓形跟方形2種,是越南新年的食品之一,圓形粽代表「天」、方形粽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
接著是糕餅店,越南有烤月餅外,也有吃起來冰冰涼涼,裡頭有包綠豆沙及椰子絲的月餅,很有在地特色。
接著是鼓店,店裡面可以看到在廟會舞獅時都會敲擊的大鼓,大小尺寸都有,小朋友可以體驗一下擊鼓的樂趣。
接著是玩具店,可以看到傳統的捏麵人、面具及很有越南風味的娃娃等玩具。
接著是服飾店,越南的服飾種類較多,包括現在廣為人知的奧黛、四身襖等民間日常服裝,亦有近代常作為正式服裝的越服,在越南古代,服飾被視為最重要的社會地位的標記之一。
接著來到「亞洲圖書區」,這一區需脫鞋子才能進去,該區有擺放著亞洲各國的書籍,供參觀者瀏覽。
接著來到「亞洲茶文化區」,小朋友可以和哈奴曼一起來學泡茶囉,該區塊有準備泡茶工具及雙螢幕之引導影片搭配實境互動的方式,讓小朋友可以對茶文化有更深的認識。
華人利用蓋碗飲茶的習慣從清代興盛至今,相較於其它飲茶器,蓋碗茶更適合讓條索狀的茶葉在碗中充分舒展,現場可經由雙螢幕之一為引導影片、另一為擴充實境互動,由哈奴曼為小朋友解說選茶碗、倒茶葉、注沸水、聞香品茗步驟,並讓學童學習認識茶具與使用茶具,並延伸介紹茶具演變、茶葉選擇與分茶以及收拾茶具,讓小朋友認識蓋碗茶的特性。
抹茶於唐、宋時由中國傳入日本,至今日本的抹茶道仍深受宋朝點茶法的影響,經由哈奴曼的引導,介紹置茶、注水、打茶的步驟,讓小朋友學習茶具的擺設與泡抹茶方法。
在看完相關的介紹之後,現場也有擺放一些泡茶的工具讓小朋友體驗一下。
大家都坐好了嗎,接下來由將將跟弟弟來為大家服務囉~~
整體來說,故宮南院裡的兒童創意中心,整個環境看起來算乾淨明亮且是不用收費的,當天姊弟倆在兒童創意中心待了快半天的時間,很盡情的使用設施,大人也比較可以輕鬆一點,是一個是和溜小孩的好地方。
地址: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
電話:05-362-0777
開放時間:每日AM 9:00 ~ PM 17:00(週一休館)
參觀對象:5 ~ 12歲兒童、親子家庭及成人觀眾入場參觀(10歲以下兒童須有家長陪同入場)。
網址:【故宮南院-兒童創意中心】下一篇:親子同遊好去處の『綠盈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