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陶瓷博物館
在經過早上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之大自然洗禮後,經過短暫之休息,就開始往鶯歌陶瓷博物館前進,打算來一趟不一樣知性之旅,來使本身之文化水平有所提升,在下交流道之後沿路往鶯歌之方向已經充滿車潮,因此只能慢慢的前進,那一天是星期日早上在烏來時天氣還算不錯,後來在往鶯歌途中遇到了一陣雨,不過大部分的人還是往外跑,到達那邊時便開始搜尋停車場,後來把他停在陶瓷大批發場地之隔壁空地停車場,只不過是也有等了一下,到達那邊時已經是下午2點多了,因為中餐打算在這邊吃,因此一開始便搜尋路標往鶯歌老街邁進。
在搜尋路標的同時剛好有看到整個鶯歌鎮之導覽圖,因此便稍作停留看了一下便開始找尋,可惜路標及告示牌標示的不清楚,害我們繞了一大圈,接著又遇到下大雨的窘境,原本還粉期待的心情多少有點降低,因此有關路標這一部分實在是應該好好檢討一下,避免外縣市到該地旅遊之遊客摸不著頭緒,後來總算找到鶯歌老街了,不過下雨狀況還是持續中,雖然鶯歌老街有經過規劃設計,走在那邊每一家都是以陶瓷為主,算是他們那邊的特色,原本還期待可以好好逛一下的,結果因為下雨,只能找一家餐廳用餐,因為那個時間已過了用餐時間,於是人也比較沒那麼多,所以就找一位置坐下,順便瀏覽菜單。
趁點菜時由內往外拍了一張,他裡面的佈置呈現古色古香之氣息,再搭配所食用之盤子、杯子也都是鶯歌所製作之成品,因此整個環境在空間及設計上都粉適當。
在等待餐點端上來的同時去端了一杯酸梅湯喝,該店家有提供自製的酸梅湯及自己製作之陶瓷碗來供消費者使用,還滿搭配的,而且他們家的酸梅湯粉好喝窩,喝了第一口之後便上癮了,以致於後續還去端了3杯喝,讚~~~~~
接著菜端上來了,點了2個麻醬麵,並且在上面放一些辣的調味醬,吃起來還不錯吃,清淡也不會太油膩。
接著又點了大暖爐家族所喜愛的筍乾來吃,他們家的筍乾不會太鹹或是太硬,吃起來柔軟適中,味道清淡。
接著還點了一份滷味切盤,裡面有豆乾、滷蛋及海帶等,就燙一下之後上面淋一些自製醬油糕,不會太鹹及太甜,還算不錯吃,在吃完遲來的中餐之後,打算往鶯歌陶瓷博物館前進,可惜一走到門口,外面還是持續的下著濛濛細雨,不過路上的遊客也算不少,後來看到一個指標可以跨過天橋直到鶯歌陶瓷博物館,於是便往那個方向前往,後來出現眼前的是一座經過設計之橋樑,突然想起前一陣子電視上好像有報導,該座天橋因為橋面縫隙設計太寬,以致於如果穿裙子走在天橋上,容易被下面之人群所窺視,剛好那一天大暖爐家族也是穿裙子,因此也是小心翼翼的在天橋行走,從天橋下來後沿著巷子一直走,不用多久便看到目的地了,跟先前在找尋鶯歌老街的情況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接著便看到鶯歌陶瓷博物館矗立在眼前,該館自民國77年倡議興建,至民國89年11月26日正式開館啟用,歷時12年,是第一座以陶瓷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陶博館的建築形式是以清水模、鋼骨架、透明玻璃穿透內外環境,空間產生無限延伸和虛實的變化,整體呈現質樸的美感。以清水模和鋼骨呈現的灰色系外觀,空間挑高與顏色素淨的設計,以及大面積的玻璃帷幕,讓外頭灑落進來的自然光,在寬闊的空間中展現光線透射的各種效果。建築設計「低調」的特色,讓室內的陶藝展品隨著陽光的變化,呈現出無限豐富的質感與面貌,讓陶博館成為包容藝術無限可能的舞台,也成為鶯歌陶瓷觀光的代表性景點,位在陶博館後方,以表現陶瓷多元風貌的陶瓷公園,主題緊扣「陶與土」、「陶與火」、「陶與水」、「陶與光」、「陶與風」、「陶與綠」、「陶與人」,除了提供藝術創作一個戶外展覽環境外,也納入更多的泥土、水及綠意,展現人為創作與自然的平衡關係,以無鑿斧痕跡的安排,將陶的萬種幻化風情融合於自然的環境之中,邀請人們在怡然悠遊中體驗陶瓷的無限可能。
外面的水池邊還有類似雲狀的七彩棉花在水上飄,吸引粉多遊客佇立拍照。
一到內部首先在服務台旁邊看到的是早期的燒窯造型~~~
往1樓後面走,看到展覽一些早期瓷土相關之工具、作法,透過玻璃往外面看到到粉多組小朋友在那邊使用陶瓷所作成的跳棋玩遊戲。
在通往樓下樓梯的旁邊都擺飾著館藏之陶瓷,使整個樓梯也充滿陶瓷之藝術。
到達地下1樓時,便開始看到一些陶瓷作品之展覽,因此便開始拿起相機逐一瀏覽兼拍照,而在拍照途中,因為其地面上接畫有紅線以防止遊客太接近展覽品而產生意外事件發生,而在大暖爐家族看到一個類似低漏狀的瓷器叫我過去看時,忽然館藏的一些服務人員馬上過來提醒要注意下面之紅線,以避免勿踏地雷,這也算是觀賞作品中的一段小插曲,這樣也使我們在觀賞作品時更加的小心。
環保袋上面是用2隻陶瓷所製的可愛蝸牛所組成當作懸吊之物品~~~
這一組是晶彩系列六色杯,以6種釉色為底,襯托結晶釉紋綻放、交織之美~~~
這一組是蝴蝶結晶瓶,在瓷器上紋出一隻栩栩如生的花蝴蝶~~~~~
這一組是蝶戀花蓋杯,深色結晶釉配搭亮透玻璃,沉穩之外顯得古典雅緻,兼具擺飾、實用、收藏及贈禮的功能。
這一組是蓮花瓣碗,外觀做的跟蓮花葉一樣有其獨特造型~~~
這一組是蛻變,作品內、外施以不同釉色,產生對比層次的對話。
這一組是心情隨行杯-甜蜜、自在、靜思,就類似外面一些精品店看到的外觀亮眼的保溫杯,而且價格都粉貴窩。
這一組是圓滿,外觀呈現圓圓型態,古時候圓就代表團圓、圓滿之意思~~~
這一組是散落的花瓣,形狀為長條狀,就好比花瓣從高處所落下~~~
這一組是曙光,就外觀是一顆大圓球狀色彩層次分明,由黑暗到明亮漸漸露出曙光~~~
這一組是金碧輝煌,藉由外在的燈光照射下,散發出太陽光輝向外擴散之耀眼光芒~~~
這一組是雨打芭蕉,在陶瓷上呈現出下雨時,雨滴打落在芭蕉樹上之場景~~~
這一組是下雪,藉由抽象之表達下雪之壯觀場景~~~~
這一組是品,「品」有3個口,因此擺放著3個瓷器以表達其意~~~~
接著這一組的形狀粉像長條式的滴露式咖啡器,大暖爐家族也是看到這個覺得粉像,回頭叫我時才不小心誤觸紅線的。
這一組是曜星天目碗,由碗內而外散發出一種耀眼之黑色光芒~~
這一組是福氣滿滿,雖然不錯看,不過乍看下怎麼覺得粉像往生用品~~~~~
接著是類似一個鍋蓋造型之容器,如果合起來的話外觀就粉簡單像一個不起眼的容器,可是一打開內部突然眼前一亮,裡面充滿了色彩鮮豔之圖案,令人耳目一新。
接著這一個形狀比較像酒瓶之造型,充滿濃濃的土耳其風~~~
這一組之外觀有明顯之不規則突起,有別於傳統之陶瓷,有光華之表面,自創一格。
這一組是元寶茶罐,外觀看起來粉像一個柿子或者是下圍棋用來放棋子之器具。
在地下1樓參觀完之後,開始往1樓的展區觀賞,其中一個區塊剛好是屬於比較抽象的作品展,可能慧根不夠,因此看了之後還是無法理解每一件作品所想要表達之意涵,因此便拍下一張作品以供參考,上面那一張為地母速通管,大家有沒有意會了ㄋㄟ。
在1樓觀賞完之後,開始沿著樓梯往2樓前進,首先印入眼簾的是由陶瓷所製作成的小便斗、尿壺等器具。
接著看到的是早期蓋房子所需之磚塊及各類型之瓦礫。
接著是早期用來當枕頭的各類造型臥枕,一看上去就硬梆梆,真懷疑這樣睡真的能舒服入眠嗎。
接著是早期在磨藥草之器具,把藥草放到器具中間,藉由雙腳踏住2邊握把來回壓榨出藥草汁液以便塗抹。
接著是早期的一些廚房用具,佈置成這樣真令人想起兒童時之回憶,有濃濃的古早風。
早期廚房灶上之鍋具,下面是燒柴火所預留之空間,記的小時後還有這種東西時,都還會把柴放進去在那邊生火,有不錯的體驗,跟大暖爐家族看到這各時,都有感而發的喚起早期年代之場景。
在參觀2樓之後接著往3樓邁進,3樓大致上展覽的東西有一些創意陶製品及國外的一些創意陶製品,首先看到的是豬仔撲滿,跟一般早期所買的存錢筒有些許之不同,而且造型上也獨創一格。
接著是早期的茶壺其泡茶器具,像電影節目所看到的客棧每個桌子所擺設的茶壺,提供用餐者解渴之用。
接著看到的是現在之泡茶器具一整套的,包括杯組、器皿、茶壺、等工具,跟早期相比,又有不同之特色,真可謂經過時間流轉早期先人之智慧結晶,經由後代子孫更加發揚光大了。
接著是利用小小磚頭所堆砌的早期房屋之造型,彷彿來到縮小版的小人國參觀,也可謂手工之細膩。
接著是蓮花造型之瓷器,由整個花朵從剛要開始綻放出豔豔花瓣之前之嬌羞模樣,令人想要出手輕碰它。
接著是陶瓷葫蘆,有別於之前常在外面看到的咖啡色所製成的一些成品,有些上面還雕刻著一些吉祥文字亦或是圖形,而這一個是上面畫滿代表中國傳統藝術之圖騰。
接著在往前走便看到一個早期燒窯之小型工廠,走到裡面去便看到利用色彩鮮豔及暗淡所營造出來的燒窯之環境,栩栩如生,彷彿在真實的環境裡面。
接著來到國外創意作品區,眼前出現的是一百多個由作家自己憑空想像所捏造出各類型態之陶瓷藝術品,好像來到童話世界一樣。
接著來到另外一個展區,裡面所用之展覽品不是陶瓷而是類似壓克力材質所雕碩成的各類造型之花朵,這時候好像來到一片放大之花園,令人充滿喜悅的心情,在觀賞完每個樓層之展覽品之後,時間上也花了將近快2各小時多,算一算也差不多該往下一個地方前進了,這一趟真是充滿知識之旅的行程,因此適合全家大小來這邊參觀展覽及打發時間之好去處,在進來之前原本戶外還下著小雨,而在大致觀賞完之後,要往停車地方前往時,下雨的情形已經解除了,真的是恰到好處,也為這一次旅行留下美好回憶。
地址:臺北縣鶯歌鎮文化路200號
電話:02-86772727
上一篇:大黑松小倆口愛情故事館
下一篇:白木屋品牌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