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30 23:31:27麥可魚看世界

襄陽市場精神不死

不知道上海的梧桐樹,沒去過上海的大街,但是「襄陽市場」名號肯定響叮噹。

這個市場不過只是2000年左右紅起來的上海服飾品市集,但是因為大量的高檔仿冒品群聚,近年來,每天有五萬人次進出,假日更可高達十二萬人次,不算港澳台的旅客,洋人大概一天也有四五千人造訪。北京「秀水街」、上海「襄陽市場」、羅湖深圳,成了三大集散地,而襄陽市場的喜好度,絕對受到讚賞。

來買什麼?看你想要哪個牌子,衣服、皮包、手錶、皮帶、配件,大衣,運動外套,什麼都有。

幾年前,「嚴打」抓仿冒的牌子高高的舉起,放在市場的入口處,名氣響亮之後,偶爾會有工商局或者外國廠商來抓,店家非常聰明,店面放的都是些不起眼,二流的品項,檔次不高,裝著若無其事的在裡面聊天,真正要看的人,得開口問,讓店家打量你的身分,才可能拿出「菜單」讓你點選要什麼。

麥可魚一開始可以大方的去哪幾家固定的商店買,後來變成得跟著老闆轉到巷子裡面買,最近不去了,還得托人去找某幾個店家,帶路到附近的別家裡面,才藏有好的東西。

如今,「襄陽市場」從六月三十日打烊了,這是真的要打烊了,前面說說要關門,從2005年底說的都不算,真的要走入歷史嗎?聽說上海人還在觀望。

幾年前,中國的代工廠商,受到外國名牌廠家委託製造貨品,本來不怎樣的工藝,逐漸的提升,仿冒的細緻大為提升,甚至根本就是從工廠流出的正版貨。

「您看的這個樣,就是XXX牌的,這個價絕對便宜,不信你去XX廣場,那邊一個要一千人民幣!這雷射標籤是一個樣的!」我依稀記得上次那個老闆這樣的哄騙我,殺了價格,幾度攀關係,才拿到合理價格。

這樣的交易,是中國人的本色,但是透過外國仿冒商品來提升中國的市場經濟,終究不是正軌。中國缺乏市場經濟累積「品牌商譽」的經驗,光是遮蔽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用以保障社會主義的穩固,就佔用了將近四十年。奢侈商品或者說資本主義社會的名牌,中國缺乏這樣的世界級品牌,能與L、C、G、I、等等各類英文字母的大名牌相比。

但是市場改革開放之後,這些英文字母開頭的品牌卻大量的湧入中國,本地人急著透過穿戴,證明自己的品味,與世界接軌,卻很少願意正視仿冒商品背後,心虛的享受。而日台港澳的民眾趨之若鶩,也不斷沾染這樣的便宜,一種想要少花錢,或者說還沒有足夠能力消費的缺憾,在這裡都獲得救贖,各取所需。

說要重新整建,讓上海更井然有序,說穿了,市政單位只是要把那些「不規範」的商品打散,避免上海呈現分裂的性格,一邊是國外大廠商進駐,一邊是賣著A貨,更難交代的,就是各大品牌不斷的施壓。

中國想要建立同資本主義世界裡面的那些品牌一樣的價值,除了擺脫代工,或者用錢買下人家的品牌一起掛,從電腦、汽車、家電用品的實踐做法,我們看到這樣的轉變,但是一個自有的國際級品牌,要多久呢?還是背後的自由經濟意義,才會成為品牌的要件?

襄陽市場再見了,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長得很像BMW的「國產」汽車,可以看到很像黑武士的電腦,很像什麼什麼的東西,繼續出現在上海。什麼時候才可以「不像」,而有自己的品牌商品,我也不知道。

說真的,麥可魚必須承認,一個萬寶龍名片夾,人民幣10元,一枝萬寶龍鋼珠筆,8元。一個LV男用皮革背包,300元,真的很划算,這些我都犯下罪行,更不用說躺在抽屜裡和我手上的 IWC手錶,人家說15萬台幣,我說賣給你。



麥可魚 2006-07-01 01:16:12

麻煩下次教導一下。

Renee 2006-06-30 23:54:38

不會啦...我爸已經悄悄留下他熟悉店家的新地址,以後他們就要移師他地了.
只是可惜沒有個集散地可以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