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4 11:03:48我的日记

柏金遜病者升 練太極助平衡



【本報訊】隨著人口老化,本港柏金遜病患者人數呈上升趨勢。患者不能單靠藥物控製病情,需配合持之以肌肉 線條恒的運動,以助提升活動能力。香港柏金遜基金昨舉行千人太極操活動,鼓勵患者修習太極,因太極著重下盤功夫,有助改善平衡力。

太極著重下盤功夫,有助柏金遜患者改善平衡力。(受訪者提供)
乏多巴胺 減低活動力
柏金遜症是由腦幹出現退化而引起,當腦幹內名為「黑質」的部分出現急劇退化,未能產生協調人體動作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時,患者活動能力便會減低,出現失平衡或手震等症狀。
香港柏金遜症基金董事歐陽敏表示,全港估新陳代謝慢計約一萬二千人患柏金遜症。人口老化,患者愈來愈多。患病高峰年齡為五十至七十歲,一成人更提早四十歲前發病。大部分人患病成因不明,僅百分之五的病因屬遺傳性質。柏金遜初期徵狀不明顯,最初是輕微手震、無法站直和步伐不穩。若出現相關症狀,要盡早求醫。
患者不宜做劇烈運動
現時患者靠服藥刺激腦部產生「多巴胺」,改善活動能力。歐陽敏指,患者不宜做劇烈運動,太極能改善病人的節奏感,令他們走路更平衡,減少跌倒機會。
香港柏金遜基金昨舉行第十五屆愛心太極操,宣揚耍太極有助紓緩病情。活動吸引百多名柏金遜病人及約一千五百名市民參加,齊居屋二按練太極,並為基金籌得約八十萬元。
原文地址: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424/00176_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