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01 18:14:29mia

5月19日《約會》記

特地為自己與伴選了相同黑色的上衣,要去看一齣拉子劇。她那天其實不太舒服,仍興高采烈與我同往。

到了敦南誠品,跟著隊伍魚貫走入地下二樓黑暗的劇場。劇目是《約會A Date》,來此約會的拉子們,看詮釋拉子種種樣貌的《約會》,呵!挺像繞口令,卻也巧妙呈現了某部分生活的樣貌、感情的樣貌,繞來繞去,繞著一個忽遠忽近的目標,或一個不甚明確的主題,而為了那個目標或主題,總是費、盡、思、量。

《約會A Date》由『莎士比亞的姊妹們的劇團』演出,導演是徐堰鈴(北藝大戲劇系講師),之前兩部作品《踏青去》、《三姊妹》皆以女同志為主要題材,講述女性關係和情愛體驗,挖掘了愛情的甜美、互相牽制、背叛……種種正負面關係,並且進一步探討女同志身為社會中弱勢,所遭受到的各種壓迫與壓抑。《約會》延續相同主題,以劇場表演的方式,展現屬於本地的「我們的版本」的女同志文化。

《約會》共分九個片段,每一片段各自獨立。從高中女生對情感流向的懵懂與試探的〈A片心得〉,到屆退休年齡的老女人們間的相憐相惜的〈老樣子〉,橫跨了各世代的女同志樣貌,並分別呈現了各種情感上的衝突矛盾—兩人間的角力、與第三者的角力、與對方家人的角力、與異性戀主流社會的角力、與自己的角力。在某些戲謔的片段間,卻滲出微微血痕,一種奮力搏打牆壁,於突起的指節滲出的血痕。因為最終的力量只能投向牆壁,莫可奈何的抒發。許多情況是如此真實地重複發生,像是在每位女同志的生活劇場巡迴演出一遍或數遍。

挺喜歡導演的開場手法:舞台中央一台小螢幕,重覆播放一個女子軀體或延伸或扭曲的各種姿態,可引申如生命的起伏,以及生命中不斷出現何適何從的問號。首先,僅一名女子坐在舞台中觀看影片,後來陸陸續續走進各式不一樣的女子,也坐下共同觀賞影片,此安排似象徵著陸續進入生命中的每一個女子,而每個女子在看影片的同時,也如同看到自己的影像,挖掘生命內在質地的影像。最後,陸續走進的女子,也都陸續走出—畢竟,生命的本質是孤獨的,無庸置疑。

而誠如徐導演所自述,整齣戲最終仍導向對愛的期待和修補關係的心情—這原是女性生命特有的一種質地與傾向啊!

觀眾約95﹪為拉子,僅有少數雄性兀立其中。劇中有不少令人發噱的對白,而坐我斜後方少數代表中的其中一名雄性,卻發出全場最大的笑聲,雄壯渾厚的笑聲,在此拉子的場子中,實在無法忽略它的突兀。這是唯一在觀劇時,令我感到不快之處。我非仇視男性,但在這由多數男性發聲並掌控社會大部分資源的現實狀況下,連這一小小的拉子劇場,卻也被這一名雄性毫不避諱及尊重的滔滔狂笑的聲浪所淹沒,不免頓時感到耳朵被強暴了的不悅。

很期待徐導演的下一齣戲,也期待更多更好的劇團,持續他們的熱情與努力,作出更多更好的戲。改編本劇片段之一〈A Piece of Timeless〉劇作家吳洛纓的一段話—「期待與不特定的某人之間,既有趣又無法中止的漫長約會」。


昨日 2007-06-18 21:01:35

謝謝你喜歡

報台每一個人的支持 都對我來說很重要^^

端午快樂


ps.徐導演的表演與劇本 我都非常喜歡 幾乎每場都沒錯過,我覺得關於雄性的發聲 其實換個角度想, 當異性去參與甚至接受這同性的環境時 何嘗又不是件好事呢 ^^ 這只是我個人觀感喔

版主回應
每個人看事情都有自己的視角,有時難免偏頗
很高興有人能提出不同的視角,
讓我去重新思索對事情的觀點
2007-06-20 13:01:36
九十九我魔 2007-06-18 11:34:23

mia

這麼有意思。默會買去的。謝囉。(盜用貓帝的喵嗚感恩妳)

九十九我魔 2007-06-15 06:41:53

mia

謝謝。但陳綺貞幾時跟陳昇合唱過〈花的姿態〉?

版主回應
收錄在陳昇&quot魚說&quot專輯中 2007-06-15 1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