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0 20:18:19mgci.琦鈺

在地技術場域的誕生 心得作業

在地技術場域的誕生

聽完楊老師的演講及會後討論,我自己設計一個粗略圖表:

   場域
在地

公部門

私領域:慈善

私領域:商業

知識

A何明德先生曾就讀於瑞芳土木測量學校

B腳踏實地做人的本份「人在做,天在看」vs工程倫理

C成本回收、利益考量

技術

D何明德先生畢業後於嘉南水利會擔任「工務員」隨日本技師出外測量;後來參與行善團的團員也有在公部門服務經驗。公部門現代化趨勢要求精密圖表、層層分工,工作時易有施展不開之感。

E親手做過程中學習土地所隱含的知識,隨時因應不同區域特性而調整,富含彈性。隨手撕下日曆背後即可繪製表達出腦中構思的橋樑。(無比例、結構力學、配筋圖…)參與行善團義工勞動為混合水、砂、石。

F可提供協助E掛名於公部門建案,提供繪製能符合要求之圖表(我相信是在某種不違反成本回收、利益考量下進行,但也可能受到B的影響來協助E)。


老師的題目是「在地技術場域的誕生」,我設計「在地」的框架下,「技術」可以相較於「知識」,依據老師所提出的不同場域(公部門、私領域)再來做區分,裡面最有趣的是ABCDEF互相影響,例如DE看似互相拮抗,但公部門的人也會因為接觸熟悉「嘉邑行善團」借出一些工具提供使用,同時有人可能平日服務於D、假日行善於E;處於CF商業機制下的工程公司,也未視BE為競爭對手。

我覺得老師的重點在慈善領域的技術(E)如何影響在地知識(ABC),而引發「工程倫理」:九二一地震後,公部門規定要增加鋼筋密度以免除偷工減料疑慮,卻不問當地環境土質生態、看到慈善領域的知識及技術,也能提供公部門反省及檢視,是否所有工程按圖索驥便可以達到理想?法規驗收制度是否符合人性?為什麼同樣的工作在公部門難有發揮空間,反而在慈善領域才有機會?

另外,我觀察到EDF,更可能成為「無人指揮的交響樂團」,也就是E牽制B的作用力遠大過D能牽制AF能牽制C,以此角度來看「在地技術」才能真正誕生於慈善領域。聽到王文基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何謂「在地」,依學生淺見絕非使用行政區域來劃分(我不覺得雲嘉南是好的答案),問題回到自己經驗來看,我是從小在都市長大,都市對我而言便是提供一切「在地」知識、經驗,知道百貨公司何時換季、哪家餐廳好吃或虛有其表等等。是否對於「嘉邑行善團」團員而言,土地才是他們最佳提供「在地」知識、經驗來源,讓他們能夠分辨哪種土質應如何蓋橋。

現場我曾提問「立意良善是否會反造成傷害」的問題,基本上我是一個對所謂社會福利團體有所疑問的人,不是不相信人性本善,而是我比較願意相信市場競爭,覺得這至少是公平的機制,有些標榜「為善不欲人知」的人,我也不會特別尊敬(就依你們所願吧),我也不覺得有心做好事就能成為搞砸事情的擋箭牌,這樣想想我好像太嚴厲看待慈善團體,而潛意識根本不會想接觸他們,這部分的確是學生比較欠缺了解的面向,不過聽完老師的演講其實有被感動,台灣社會長期來重視知識,忽略一群默默技術體力付出的人,導致忽略技術潛移默化中可能會影響知識,知識固然重要仍要落實於技術層面,基層的聲音應該也能回饋到所謂的上層,最好的狀況絕不是單向式,而是流暢雙向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