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29 07:52:44喵喵

我看「神舟」

 你怎麼看待中國第一次的載人太空飛行?
 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可以追溯到一九五五年,在韓戰後舉行的「王-強森」秘密會談中,美國同意讓在美國受到監視的華裔科學家離開美國,包括錢學森在內的多位科學家陸續回到中國,讓中國在一九六○年首先發展出第一代的飛彈「東風一型」。雖然東風一型只是運用「逆向工程」,抄襲前蘇聯R-2飛彈(而R-2飛彈又只是前納粹德國V-2飛彈的改良仿冒品)的「仿冒品」,但是當時中國是個完全沒有任何精密工業或高科技,連腳踏車都不會自製的貧窮國家,還在「大躍進」造成的慘重飢荒(可能餓死了數千萬人)中緩慢恢復,能把飛彈「作」出來,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一九六四年,中國試爆原子彈;一九七○年試爆氫彈,中國甚至還曾經在一九六六年十月間,作過一次空前絕後的危險試驗,把一枚威力約等於一萬兩千噸TNT的原子彈,裝在還並不十分成熟的飛彈上,朝著八百公里外的新疆羅布泊試爆場發射,如果在發射過程中有任何閃失,其結果都無法想像,但是這次試射成功了!
 隨後,中國在一九七○年成為世界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並且在一九八○年成功發射可以橫越太平洋的洲際飛彈。中國發射衛星的時程雖然在日本之後,但是卻迎頭趕上,連續完成超過三十次無缺點的火箭發射,然後再經過一連串「神舟」太空船的試驗,完成載人飛行,早已把日本,甚至歐洲拋在身後。展望未來,俄羅斯民窮財盡,空有技術而沒有經濟能力,有技術也有實力往太空進行探索的國家,將只剩下美國、歐洲和中國。
 我個人認為,在草創時期,中國的航天工業完全是在毛澤東「要核子不要褲子」的瘋狂口號下完成的,成績雖然斐然,但是並不足取(有如現在的印度),但自從一九七九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靠著和世界貿易體系的接軌,賺取了大量的外匯,有更多的資源支援基礎科學研究,也讓航天工業變成能夠和民間需求結合的科技,而不再只是空中樓閣。因此,這次中國完成載人太空飛行,與其說是窮兵黷武的表現,不如說是各項成熟高科技成功結合的展示。
 中國載人太空飛行的最大意義,不在於太空人進入了太空,而在於中國在「系統工程」上的整合成就。舉個例子好了:台灣可能有很好的鋼鐵工業,有很好的橡膠工業,也有很好的玻璃工業,還有很好的機械工業,但是台灣的汽車工業真正趨於穩定成熟,不只是裝配過時車種搞內銷,不過是最近十年的事。航天工業不只牽涉火箭科技(光這一點台灣就望塵莫及),還牽涉極為精密的電子(太空船內裝)、材料(隔熱磚)、化工(火箭燃料)、食品(太空食品)科技,更重要的是把這些技術整合起來,並放進狹小空間的系統工程。能進行載人太空飛行,表示系統工程出現跳躍式的進步,也就意味這樣的系統整合能力,可以運用在任何一個領域。
 那麼,中國的載人太空飛行,有什麼樣的意義?尤其對台灣又有什麼樣的意義?
 發展太空科技,其目的當然是軍事性的,即便美國當年的登陸月球計畫,或是現在的任何太空計畫,其目的都有軍事需求,理由非常簡單:「居高臨下」是千古不變的軍事原則,現在要爭取的已經不是大氣層內的高度優勢,也要爭取大氣層外的高度優勢,得到了這樣的優勢,不論是情報偵蒐、指揮通信,甚至是發動攻擊,都能得到難以想像的巨大優勢與利益。所以,不必懷疑中國發展航天工業有沒有軍事意義,同樣的事美國蘇聯也都搞過,中國絕對不會置身事外。
 那麼,台灣能爭取這樣的優勢嗎?台灣該爭取這樣的優勢嗎?
 老實說這很難回答。首先,台灣過去因為長期擔任冷戰棋子的角色,可以和美國分享第一手的情報(當然也因此犧牲了不少最精英的空軍飛行員),現在進入太空時代,台灣沒有這樣的情報技術,只能依賴外人,但是既然有求於人,就得受限於別人的技術規格。台灣雖然可以透過商業管道,取得具有情報價值的衛星照片,但是美國從照片的解析度著手,從根本限制照片的情報價值,美國限制商業衛星照片解析度不得小於兩公尺,隸屬美國CIA(中情局)和NSA(國安局)的KH-11間諜衛星,解析度可達六吋,解析度兩公尺頂多只能隱約看出機場裡有幾架飛機,六吋卻可以連跑道上有沒有油漬都能分辨出來。美國連歐洲自行發展名為「迦利略」的衛星導航系統都不爽了,當然不可能給台灣更精細的衛星照片。
 那麼,自行發展好嗎?如果想自行發展出自有的軍事或情報用途衛星,委託他人作商業發射,當然不可能委託中國或日本或俄羅斯,美國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台灣委託歐洲發射,結果還是只能找美國(或是印度?哈哈哈……),這又回到老問題了,美國會讓台灣自個兒悶頭研究精密衛星,然後像沒事人一樣交給美國發射嗎?對一個連總統「過境」行程都會管都想管的國家,期待他們同意代為發射,不如在衛星上綁蜂炮吧。
 自己打呢?別傻了,先不談台灣有哪裡能設置太空中心,能夠自己發射衛星,也就表示能製造出長射程火箭,這種火箭和洲際飛彈其實是完全一樣的東西,美國連台灣利用天弓飛彈彈體,發射純學術研究用的「探空火箭」都有意見了,怎會讓台灣發展可以打衛星的大型火箭?當年台灣曾一度突破技術限制,以六○年代的「誠實約翰」為基礎,研發「青蜂」短程地對地飛彈,射程約三百公里,記性好的朋友或許記得,這型飛彈曾經在民國七十年國慶閱兵上驚鴻一瞥;中科院當時還擬定代號「天馬」的計畫,研發射程約一千五百公里的中程彈道飛彈,但不論是已經有實體產品的「青蜂」,還是根本還在紙上的「天馬」,都因為美方的壓力無疾而終,所以想要自己發射衛星,也是可望而不可即。
 台灣或許可以考慮引進「飛馬座」(Pegasus)飛彈,作為發射低軌道小型衛星的載台,「飛馬座」可以用F-15或同級的重型戰鬥機發射,發射成本遠低於用火箭發射衛星,技術難度和政治爭議都低,只不過要用「飛馬座」發射衛星,起碼要使用F-15或Su-27之類推力極大,爬升能力極強的飛機,這好像也不太可能,心嚮往之吧。
 總之,台灣當然沒有必要和中國在這方面競爭,但中國成功完成載人太空飛行,卻給了台灣很好的啟示。台灣有沒有和中國一樣的基礎科學研究環境?台灣具有的技術能不能像中國的航天工業一樣,作有效的整合?台灣的整體環境能不能像中國發展航天工業一樣,願意花費四十年以上的時光,慢慢地讓自己從無到有,建立完全屬於自己的技術,不只是為了在短期內看出成果,而移植外國的過時科技(台灣的政治人物不都喜歡造橋鋪路,卻不願意修建下水道嗎?原因就是因為下水道「看不見」嘛)?容我說句有點難聽的話,台灣的半導體工業和二十年前作成衣或球鞋沒什麼差別,都只是「代工」式的製造業而已,這樣的「高科技」很容易被中國、南韓,甚至馬來西亞追上或取代,總有一天也會變成夕陽產業,到時候台灣又該怎麼辦?「神舟」載人進了太空,身處競爭激烈的世界,在經貿和科技領域裡,難道台灣只要「維持現狀」就能滿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