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09 12:22:33喵喵
三十九天的矛盾
美伊戰爭在美國攻進巴格達後,似乎已經接近尾聲。到目前為止,伊拉克並沒有如外界事前預測,把巴格達變成「巴格達格勒」,號稱最精銳的共和衛隊,很可能在美國第三步兵師和陸戰隊第一師攻到巴格達的時候,就已經丟盔棄甲,四散奔逃。
說老實話,對伊拉克這樣的表現,我是有點,不,是很失望的,因為一開始,大家都清楚伊拉克不可能在軍事上取勝,因此唯有以拼死奮戰,突顯美國入侵伊拉克的不正當,讓美國英國在外交戰場挫敗後,在政治戰場上再挫敗一次。伊拉克在巴斯拉和奈西利亞的作戰表現,讓人對巴格達之戰充滿「期待」,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果。當我看到美軍的A10攻擊機在巴格達上空,像放風箏一樣飛來飛去,這顯示伊拉克的空防已經完全空虛,這場仗很可能在幾天內就會有決定性的結果。
任何戰爭都是殘酷的,尤其從電視畫面上看到美軍從一間民房裡,持槍叫出一家六口跪下,兩個小女孩和一個男孩兒滿面驚恐地高舉雙手,就深深覺得這場仗不管結果如何,只有老百姓受害最大。
也因此,我心中糾纏著相當深的矛盾,我希望這場戰事拖久一點,讓美國吃點苦頭,但是戰爭拖久,卻只會給百姓更多的傷害,到底該怎麼辦呢?
算了,從歷史裡找前例,找到了一個可以拿來參考的時間長度,那就是「三十九天」。
三十九天指的是當年納粹德國征服法國的時間。一九三九年九月,德國在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正式發動戰爭入侵波蘭,讓世人見識到閃電戰的威力,英國和法國雖然先後向德國宣戰,但是卻在德法邊界按兵不動,眼睜睜地看著波蘭被併吞,史稱「假戰」。
英法兩國之所以按兵不動,一方面是高估了慕尼黑協議能爭取的時間,另一方面,英法兩國的作戰指導原則,仍然依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概念,認為下一場戰爭應該還是進行「砲兵征服,步兵佔領,機槍阻絕」的壕溝戰,法國還在法德邊界興建了一條空前的堅強防線,由八呎厚的水泥牆組成,有大量的火砲和部隊,稱為「馬其諾防線」,他們堅信,馬其諾防線是永遠無法穿透的。
如果德國還想重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阿岡會戰或伊普里斯會戰,則馬其諾防線確實是無法突破的,但德國顯然沒這麼想。擬定進攻法國計畫的曼斯坦將軍,打算出敵不意,不攻法德邊界的馬其諾防線,而從德國和比利時、盧森堡邊界,穿越屬於丘陵地形的「亞爾丁高地」,再穿過比利時和法國邊界進入法國,給法國一記狠狠的右勾拳(幾乎走一樣的路,德軍在一九四四年冬天再來一次,可惜功敗垂成)。
但這個計畫面臨兩個困難,第一是以保守普魯士軍人為主的德國參謀本部不贊成這個計畫,第二是曼斯坦沒有把握德軍的戰車可以在丘陵地形運動。所幸,希特勒對這個計畫熱烈贊成,曼斯坦輕鬆地通過參謀本部這一關;首先提出閃電戰概念的古德林將軍,依據自己戰前在盧森堡旅行的記憶,向曼斯坦保證戰車的機動力絕對沒有問題,史稱「曼斯坦計畫」的進攻法國計畫,就這樣付諸實行了。
結果,法國在馬其諾防線陳兵百萬,卻沒有發揮作用。等到發現不對,想回頭重新組織戰線,又因為法國的戰車作戰觀念過於落伍,沒有組成集中的裝甲部隊,而是把戰車分散在步兵師裡,給了德國各個擊破的機會,到後來,甚至碰到只有機槍或小口徑砲,隨便一門戰防砲就可以擊毀的德軍一號或二號戰車,法軍都爭先恐後地要投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撐了四年沒被擊敗的法國,就這樣在短短三十九天裡,被納粹德國征服了。
當美伊戰爭開打的時候,雖然美英聯軍必然會取得軍事勝利,但是我多麼希望伊拉克至少能撐他個三十九天,原因無他,如果伊拉克撐過了三十九天,則伊拉克的政治成就自然超過當年的法國,而美國挾絕對軍事優勢,竟然連納粹德國都比不上!
不過,情勢的發展顯然很讓我失望,伊拉克沒有堅持下去,讓這場戰爭變成布希的政治豪賭,讓美國自後冷戰時代以來,一直奉行的「單邊強權」原則遭遇重大挫折,讓美國至少在中東政策上,不會一邊倒地支持以色列,而能有更開闊的思維;我們更不能讓美國透過一場又一場的侵略戰爭,掌握全球超過五成,甚至六成的石油蘊藏,讓美國繼續消耗地球的資源,卻又不參與京都議定書或其他與環保有關的協定。這個世界需要一些其他的新價值與新觀念,不能只有美國式的思考。
說老實話,對伊拉克這樣的表現,我是有點,不,是很失望的,因為一開始,大家都清楚伊拉克不可能在軍事上取勝,因此唯有以拼死奮戰,突顯美國入侵伊拉克的不正當,讓美國英國在外交戰場挫敗後,在政治戰場上再挫敗一次。伊拉克在巴斯拉和奈西利亞的作戰表現,讓人對巴格達之戰充滿「期待」,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果。當我看到美軍的A10攻擊機在巴格達上空,像放風箏一樣飛來飛去,這顯示伊拉克的空防已經完全空虛,這場仗很可能在幾天內就會有決定性的結果。
任何戰爭都是殘酷的,尤其從電視畫面上看到美軍從一間民房裡,持槍叫出一家六口跪下,兩個小女孩和一個男孩兒滿面驚恐地高舉雙手,就深深覺得這場仗不管結果如何,只有老百姓受害最大。
也因此,我心中糾纏著相當深的矛盾,我希望這場戰事拖久一點,讓美國吃點苦頭,但是戰爭拖久,卻只會給百姓更多的傷害,到底該怎麼辦呢?
算了,從歷史裡找前例,找到了一個可以拿來參考的時間長度,那就是「三十九天」。
三十九天指的是當年納粹德國征服法國的時間。一九三九年九月,德國在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正式發動戰爭入侵波蘭,讓世人見識到閃電戰的威力,英國和法國雖然先後向德國宣戰,但是卻在德法邊界按兵不動,眼睜睜地看著波蘭被併吞,史稱「假戰」。
英法兩國之所以按兵不動,一方面是高估了慕尼黑協議能爭取的時間,另一方面,英法兩國的作戰指導原則,仍然依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概念,認為下一場戰爭應該還是進行「砲兵征服,步兵佔領,機槍阻絕」的壕溝戰,法國還在法德邊界興建了一條空前的堅強防線,由八呎厚的水泥牆組成,有大量的火砲和部隊,稱為「馬其諾防線」,他們堅信,馬其諾防線是永遠無法穿透的。
如果德國還想重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阿岡會戰或伊普里斯會戰,則馬其諾防線確實是無法突破的,但德國顯然沒這麼想。擬定進攻法國計畫的曼斯坦將軍,打算出敵不意,不攻法德邊界的馬其諾防線,而從德國和比利時、盧森堡邊界,穿越屬於丘陵地形的「亞爾丁高地」,再穿過比利時和法國邊界進入法國,給法國一記狠狠的右勾拳(幾乎走一樣的路,德軍在一九四四年冬天再來一次,可惜功敗垂成)。
但這個計畫面臨兩個困難,第一是以保守普魯士軍人為主的德國參謀本部不贊成這個計畫,第二是曼斯坦沒有把握德軍的戰車可以在丘陵地形運動。所幸,希特勒對這個計畫熱烈贊成,曼斯坦輕鬆地通過參謀本部這一關;首先提出閃電戰概念的古德林將軍,依據自己戰前在盧森堡旅行的記憶,向曼斯坦保證戰車的機動力絕對沒有問題,史稱「曼斯坦計畫」的進攻法國計畫,就這樣付諸實行了。
結果,法國在馬其諾防線陳兵百萬,卻沒有發揮作用。等到發現不對,想回頭重新組織戰線,又因為法國的戰車作戰觀念過於落伍,沒有組成集中的裝甲部隊,而是把戰車分散在步兵師裡,給了德國各個擊破的機會,到後來,甚至碰到只有機槍或小口徑砲,隨便一門戰防砲就可以擊毀的德軍一號或二號戰車,法軍都爭先恐後地要投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撐了四年沒被擊敗的法國,就這樣在短短三十九天裡,被納粹德國征服了。
當美伊戰爭開打的時候,雖然美英聯軍必然會取得軍事勝利,但是我多麼希望伊拉克至少能撐他個三十九天,原因無他,如果伊拉克撐過了三十九天,則伊拉克的政治成就自然超過當年的法國,而美國挾絕對軍事優勢,竟然連納粹德國都比不上!
不過,情勢的發展顯然很讓我失望,伊拉克沒有堅持下去,讓這場戰爭變成布希的政治豪賭,讓美國自後冷戰時代以來,一直奉行的「單邊強權」原則遭遇重大挫折,讓美國至少在中東政策上,不會一邊倒地支持以色列,而能有更開闊的思維;我們更不能讓美國透過一場又一場的侵略戰爭,掌握全球超過五成,甚至六成的石油蘊藏,讓美國繼續消耗地球的資源,卻又不參與京都議定書或其他與環保有關的協定。這個世界需要一些其他的新價值與新觀念,不能只有美國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