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5 19:52:18喵喵
馬總統,您怎麼啦?
馬英九上台不過百日,「批馬」已經成了顯學,除開自以為是,老覺得台灣欠他的施明德、至今仍然罹患大頭症的紅衫軍頭頭(例如姚立明、范可欽、莊嚴),以及其實是要打知名度做生意的「嗆扁查理」,「批馬」當然是有道理的,原因之一是他的表現確實欠佳,更重要的原因則是以質疑的態度對待當道,本來就是納稅人的權利,不論這當道的人姓馬還是姓陳。然而,作為媒體工作者,要批人當然不能用髒字亂罵,此人是好漢還是王八蛋都得「有所本」。
台灣的經濟是不好,馬政府財經部會面對這樣的情勢,確實手足無措,個人不會用「無能」二字形容馬英九,但是不可否認,馬英九的確是個能力平庸的人,所以大家對他把蕭萬長設定成「台灣經濟大戰略總設計師」,有非常高的期待,如今蕭萬長似乎並沒有發揮這方面的功能,大家不但覺得奇怪,也會覺得失望。
不過,除了國際的因素,我們也不要忘記,馬英九一上任,就得面對「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局面,這「破碎」的山河,嚴格講還不只八年,而要追溯到1990年,李登輝當選第8任總統開始。那年的總統選舉,是資深老國代最後一次以間接方式選舉總統,當年的「三月政爭」,是國民黨內主流和非主流鬥爭的開始,從那時候開始,台灣政治人物便以鬥爭為業為樂,從李煥到郝柏村到連戰再到蕭萬長,歷任閣揆大部分的精力,都必須花在政治鬥爭上。從那個時候開始,台灣的經濟就一直在吃老本,從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到陳水扁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台灣錯失了透過開放大陸市場,進入全球化市場的機會(我要強調,開放大陸市場,不是要傾向中國,而是要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補足中國這一塊缺口),經濟弄到今天的處境,其實早就有跡可循。將近20年的停滯不前,要在短短100天內就要有可以拿出來的成果,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如果只把經濟搞不好的原因歸給過去的過度重視政治,未免也把這個問題看得太過簡單了。馬英九能力平庸,劉內閣官員大多是政策溝通能力很爛的蛋頭學者都是事實,但為什麼一個能力如此平庸的人,還能以這麼大的得票差距登上大位?
2008年的總統大選,會讓我想到1976年的美國大選。1972年共和黨的尼克森勝出,不過在就任後沒多久,就傳出副總統安格紐長期收受非法政治獻金的醜聞,安格紐後來下台,由福特繼任,尼克森又因為水門案辭職下台,福特繼任後再任命洛克菲勒(1975年蔣中正總統過世,洛克菲勒代表福特來台弔唁)出任副總統,1976年剛好又是美國獨立200周年,在任的總統副總統居然都不是透過民選產生,這樣的怪現象讓選民對東岸的政客感到厭惡,於是選了和東岸政治圈素無淵源,只當過一任喬治亞州州長的卡特。卡特的形象雖然清新,但是能力平庸,今天的台灣不也是這樣嗎?如果不是過去一、二十年的台灣政壇充滿充滿爾虞我詐的氣氛,有著太多太聰明的政治人物,又怎會讓馬英九某些其實並不突出的人格特質(例如「猶豫不決」被說成「溫和」),被媒體和群眾擴大解釋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救星」?
既然有「馬上就會好」的期待,馬英九雖然能力平庸,但是還是有很好的機會有所作為,但是看著劉內閣凌亂的步調,雖然明知過去20年的沉疴,實在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救,但我還是要問:
馬總統,您怎麼啦?
台灣的經濟是不好,馬政府財經部會面對這樣的情勢,確實手足無措,個人不會用「無能」二字形容馬英九,但是不可否認,馬英九的確是個能力平庸的人,所以大家對他把蕭萬長設定成「台灣經濟大戰略總設計師」,有非常高的期待,如今蕭萬長似乎並沒有發揮這方面的功能,大家不但覺得奇怪,也會覺得失望。
不過,除了國際的因素,我們也不要忘記,馬英九一上任,就得面對「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局面,這「破碎」的山河,嚴格講還不只八年,而要追溯到1990年,李登輝當選第8任總統開始。那年的總統選舉,是資深老國代最後一次以間接方式選舉總統,當年的「三月政爭」,是國民黨內主流和非主流鬥爭的開始,從那時候開始,台灣政治人物便以鬥爭為業為樂,從李煥到郝柏村到連戰再到蕭萬長,歷任閣揆大部分的精力,都必須花在政治鬥爭上。從那個時候開始,台灣的經濟就一直在吃老本,從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到陳水扁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台灣錯失了透過開放大陸市場,進入全球化市場的機會(我要強調,開放大陸市場,不是要傾向中國,而是要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補足中國這一塊缺口),經濟弄到今天的處境,其實早就有跡可循。將近20年的停滯不前,要在短短100天內就要有可以拿出來的成果,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如果只把經濟搞不好的原因歸給過去的過度重視政治,未免也把這個問題看得太過簡單了。馬英九能力平庸,劉內閣官員大多是政策溝通能力很爛的蛋頭學者都是事實,但為什麼一個能力如此平庸的人,還能以這麼大的得票差距登上大位?
2008年的總統大選,會讓我想到1976年的美國大選。1972年共和黨的尼克森勝出,不過在就任後沒多久,就傳出副總統安格紐長期收受非法政治獻金的醜聞,安格紐後來下台,由福特繼任,尼克森又因為水門案辭職下台,福特繼任後再任命洛克菲勒(1975年蔣中正總統過世,洛克菲勒代表福特來台弔唁)出任副總統,1976年剛好又是美國獨立200周年,在任的總統副總統居然都不是透過民選產生,這樣的怪現象讓選民對東岸的政客感到厭惡,於是選了和東岸政治圈素無淵源,只當過一任喬治亞州州長的卡特。卡特的形象雖然清新,但是能力平庸,今天的台灣不也是這樣嗎?如果不是過去一、二十年的台灣政壇充滿充滿爾虞我詐的氣氛,有著太多太聰明的政治人物,又怎會讓馬英九某些其實並不突出的人格特質(例如「猶豫不決」被說成「溫和」),被媒體和群眾擴大解釋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救星」?
既然有「馬上就會好」的期待,馬英九雖然能力平庸,但是還是有很好的機會有所作為,但是看著劉內閣凌亂的步調,雖然明知過去20年的沉疴,實在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救,但我還是要問:
馬總統,您怎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