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5 13:23:56喵喵

飛越戰火的班機


 越戰對美國人來說,不只是傷痛,更是恥辱。1975年4月30號,南越正式淪陷,也讓美國這個級強權,在這裡損失了五萬八千多名官兵,以及難以計數的物資。美國人固然在越南戰場幹了很多蠢事,但是在最後關頭,終究還是作了件值得傳頌再三的事。

 1975年4月4號,一架泛美航空的波音747客機降落香港,完成從印度德里經曼谷飛香港的任務,準備第二天飛往東京,當機組員在香港正熱烈討論去哪吃晚餐的時候,一通急電打亂了所有計畫。

 這架747取消了飛往東京的任務,準備在4月5號飛往西貢(現在的胡志明市),接運295名嬰兒和100名12歲以下的幼童,其中有不少是美軍在當地留下的美越混血兒。這趟飛行任務是由美國的一個非營利機構Holt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Service出面包租飛機,前往越南接運孤兒,再仲介領養服務。空服員Karen Walker回憶,看到機艙裡堆滿了牛奶、奶瓶、尿布、搖籃和藥品,她知道這趟飛行和以往的任何一趟飛行都不同,空服員要讓這將近400個小小的心臟持續跳動,必然是一場艱苦的戰鬥。

 除了這400名兒童,隨行的還有10位醫生,5位護士和60位護送人員,從西貢飛往關島的這五個小時,將是這些工作人員的最嚴厲考驗。Karen Walker不禁想起,這些小生命將要如何融入美國社會。這篇文章刊登在1976年7月的中文版「讀者文摘」上:

 飛機正以930公里的時速飛行,把他們的過去拋向腦後。武丁添不久就會成為約翰‧甘貝爾,在丹佛市打棒球;阮氏梅要成為鳳凰城的仙蒂‧威廉斯。他們在短短的生命中所得的醜惡經歷,到底會留下多少心靈創傷?武丁添喜不喜歡作約翰‧甘貝爾?他作得成約翰‧甘貝爾嗎?
 我們從香港登上這架一塵不染的747型客機,到現在剛好16小時,我們對著滿是垃圾的機艙,和橫七豎八趴在地上睡的小身軀看了最後一眼,不禁疲憊地笑了。瀕於死亡的得到了生命;原本應該留在環堵蕭然的孤兒院,或是在後巷與垃圾桶為伍的孩子,有了新家庭和新希望,他們會有新父母,噢,可得是仁慈的父母呀!
 換班的工作人員上了機艙,繃著臉,皺著眉去巡視那亂得一團糟的殘局。一個嬰兒哭了,一個孩子抽噎,一隻小手伸出去拉空姐的纖手,繃著的臉頓時溫柔起來。
 我們下機離去,我們變了,不再和以前一樣了。

 這架飛機繼續飛往西雅圖,把這400名兒童送往他們的新家庭。這趟飛行改變了Karen Walker的人生觀,主動在家鄉替有需要的人安排保姆或看護。24年後,「讀者文摘」的編輯告訴她,他們找到了一些當年運送的越南兒童的下落,她想和他們見面嗎?

 回憶頓時湧上心頭,Karen和其中幾位她記過名字的人見了面,這些人現在都成功融入美國社會,也都體認他們的生父母捨棄他們,是因為愛他們,才會忍痛把他們送走。2000年初,Karen和Carla——當年叫阮氏梅莊——一起到華府的越戰紀念碑憑弔:

 那五萬八千多名陣亡美國人的姓名排成一行一行,我掃視這些姓名,想起此中不知有多少人曾搭過我服勤的飛機,曾在西貢下機時和我道別,甚至擁抱。
 我感到更難過的是:這許多英勇的人要是還活著,應該已經為人夫為人父,現在卻只在石牆上留下鏤刻的姓名。
 我像往常一樣,想不透美國從那場歷時長久而又血腥的夢魘中,到底賺到了什麼好處。
 我望向卡拉,她默默佇立,深色的雙眸似乎充滿感觸。我望著她,想起這些孤兒的生命曾經感動成千上萬的人,她察覺我在看她,便露出一絲淺笑。
 我心想,這就是了,這就是從越南賺到的好處:美國人從這些孤兒身上得到的禮物,甚至比我們給予這些孤兒的禮物——自由——更為寶貴。全仗卡拉等人,美國的文化增添了活力和影響力,而他們的成就也證明了一項理念——人類精神是永遠不死的。

 去年是越南淪陷30週年,不少當年被搶救出來的嬰幼兒,如今分布在美國各個角落,都成了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類似的行動光是在1975年4月,就搶救出兩千五百多名嬰幼兒,不少兒童其實不是孤兒,而是他們的父母相信捨棄孩子,可以讓他們有更光明的未來,只好忍受骨肉分離的椎心之痛;越南淪陷後,無數難民冒著生命危險駕船逃亡,走到哪都被拒絕入境的悲慘故事,同樣撼動人心,但是和1949年那場因內戰引起的數百萬人大遷徙大流亡來說,似乎又不算什麼了。

 我的父親終究算是幸運的,他19歲那年來台灣,等到了兩岸開放,回到了家鄉,見到了依然健在的高堂老母,甚至還把她接回台灣,享受了短暫的天倫之樂。不知道還有多少外省老兵,在沒有機會選擇的情況下,跟著部隊或難民被推來台灣,年紀大點兒的可能在大陸還有妻小,在這兒卻孓然一身,整天被「反攻大陸」的口號驅策前進,在金門、在大陳、在舟山、在馬祖,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交給了這個陌生的地方。

 僥倖在戰火裡活下來的人,生活逐漸安定下來,回家鄉的願望破滅,只得在這裡落地生根,忽然間兩岸交流開放,「薛平貴」帶著「代戰公主」回到家鄉,見到別離18年(在現實世界裡可是至少兩個18年哪)的「王寶釧」,這齣「大登殿」在在戲台上或許還可以是喜劇,但是在現實世界裡,兩岸間可能有10萬齣,甚至20萬、30萬齣「大登殿」同時上演,那就不是喜劇,而是痛到心底,卻又流不出眼淚的悲劇!

 這樣的「投軍別窯」、「武家坡」到「大登殿」的故事,在兩岸間不斷上演,如果海外台灣人因為被列為「黑名單」而無法返鄉是悲劇,這些人被隔在海峽的這一邊60年不也是悲劇?如果海外台灣人依然心繫台灣,為何這些外省老兵懷念19歲以前的原鄉就是「不認同台灣」?如果美國可以接納這些越南孤兒,讓他們進入美國社會,為何現在的台灣還要分本省外省,然後再扣一頂「中國人糟蹋台灣人」的帽子?

 我更不理解的是,當年國民黨對付黨外和民進黨,是給他們扣上「三合一敵人」的帽子,說他們和中共與海外台獨份子沆瀣一氣,企圖顛覆政府,危害國家安定,如今換成民進黨執政,照樣高喊「安定」,照樣把政治對手打成「中共同路人」,真是他╳的不長進!

 美國搶救越南孤兒的故事撼動人心,我很想反問台灣:我們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脫離這種「佔地械鬥」的原始心態?
潛水人 2007-02-08 00:36:49

據外國學者研究有4%的人是完全沒有良知的, 目前的執政者相當符合各種症狀, 因此執政者看到大家被他操縱的亂七八糟, 內心其實開心的不得了啊

Beav 2006-12-01 01:19:49

大哉問 !!!
最近這些年 很多老美收養國外小孩 包括大陸 非洲
還是要能超越族群的差異 宗族的差異 人己間的差異 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