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8 14:01:15喵喵
死了一個建中學生之後
建中高一學生游瑋國由於對入學後的第一次段考成績不盡滿意,在上學途中跳樓自殺,這個問題再度引發大家對教改,以及學生升學壓力的探討。
十年教改很爛,這一點幾乎已經是大家的共識(除了人本基金會那群笨蛋),連當年推動教改的靈魂人物李遠哲都承認教改並沒有達到「主要目標」,也就是減輕升學壓力,既然主要目標沒有達到,其他次要目標再怎麼成功,整個計畫仍然是失敗的。例如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由以英軍為主的部隊執行的「市場花園」計畫,雖然各項作戰都算成功,但是位在安恆的橋樑沒有守住,無法讓盟軍通過萊因河,整個行動就是失敗的。
教改也是如此。教改原本希望能減輕學生在面對聯考時的壓力,所以廣設高中大學,但顯然壓力不但沒有減輕,反而變得愈來愈沉重,所以升學壓力的根源,顯然不是高中大學數目太少,而是大家仍然要往少數的「明星學校」裡擠。高中數目愈來愈多,並沒有讓學生和家長們減少往建中北一女擠的意願,像是建中、北一女、高雄中學等學校,依然是各路英雄好漢聚集的地方。既然教改並沒有讓建中這類明星學校的地位出現動搖,也就表示學生進了這間學校,總有一天要面對挫折。
這些能躋身建中的學生,在國中都是數一數二的優秀學生,不是第一名就是縣長獎,在校內打遍天下無敵手,每個學生都是在家長和老師讚許的的眼光下考進建中,等到進了建中,突然發現以前的全身武功好像都被廢了(這種感覺有點像NCAA的狀元剛進NBA,或是1A的菜鳥突然被拉上大聯盟),班上永遠有那種成天看他玩社團辦活動泡小妞,居然還能考班上前十名的怪ㄎㄚ,我則怎麼努力,永遠只能在三四十名上下掙扎,每天背著書包上學,竟是如此沉重的負擔,路途也如此遙遠。
然而,在第一志願學校讀書,一定是這麼痛苦的嗎?
我認為這完全是心態問題。用大家熟悉的棒球場術語,即使水準低落如台灣職棒,如果能經常保持打擊率三成三,保證是「打擊王」的候選人,如果生涯平均打擊率能保持這個水準,那更是「妖怪」級的打擊(想想看:如果一位職業球員能打二十年,中間不受傷,就算在台灣也要打至少一千五百到六百場球賽,如果平均每場比賽上場打擊四次,則至少可以打出兩千隻安打,可是中華職棒目前只有兩人有千安紀錄)。
「打擊率三成三」代表什麼?
代表這位「妖怪」級的打者,每一百次扛著棒子走進打擊區,有六十七次得再走回休息區。
這個概念非常重要,這些在球場上叱吒風雲的運動員,他們風光的運動生涯,其實是由一連串的挫折構成的。美國大聯盟一年例行賽162場,幾乎天天都有比賽,打完幾個小時的球賽,不論是輸是贏,球員都得拖著疲累的腳步回到飯店房間,迎接明天的比賽,猶如永遠作不完的苦工……
這就是人生,不是嗎?
一個真正成功的人,他成功的過程不在享受勝利,而在從一連串的失敗裡學習成長。我認為教改把目標訂為「快樂學習」或「減輕升學壓力」,方向根本就錯了,我倒認為教育的目標,應該是讓學生在學著既能享受勝利,也能承擔失敗的過程中成長,進而能成為「有用」的人,在社會裡有所貢獻,而這樣的成長,是不可能沒有壓力,不可能完全快樂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哲學,會讓一個剛剛考進第一志願明星高中的學生,居然會因為一次段考成績的不盡理想,讓他決定走上絕路?我們的教育是不是把心思和資源都放在少數的精英上,讓他們只曉得爭取第一,不知道如何處理挫折,更讓「平凡」的學生永遠沒有證明自己的機會,最後選擇自暴自棄?
一次考試的挫折,其實只是漫長人生裡,小得不能再小的插曲,沒有必要用自己的生命交換;讓少數的精英份子一路闖關搶第一,結果只會創造一群空有學歷知識,卻不知道如何向自己,也向其他人負責的「好學生」。游瑋國的死是個人悲劇,但是也顯示了當前教育的許多問題。
十年教改很爛,這一點幾乎已經是大家的共識(除了人本基金會那群笨蛋),連當年推動教改的靈魂人物李遠哲都承認教改並沒有達到「主要目標」,也就是減輕升學壓力,既然主要目標沒有達到,其他次要目標再怎麼成功,整個計畫仍然是失敗的。例如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由以英軍為主的部隊執行的「市場花園」計畫,雖然各項作戰都算成功,但是位在安恆的橋樑沒有守住,無法讓盟軍通過萊因河,整個行動就是失敗的。
教改也是如此。教改原本希望能減輕學生在面對聯考時的壓力,所以廣設高中大學,但顯然壓力不但沒有減輕,反而變得愈來愈沉重,所以升學壓力的根源,顯然不是高中大學數目太少,而是大家仍然要往少數的「明星學校」裡擠。高中數目愈來愈多,並沒有讓學生和家長們減少往建中北一女擠的意願,像是建中、北一女、高雄中學等學校,依然是各路英雄好漢聚集的地方。既然教改並沒有讓建中這類明星學校的地位出現動搖,也就表示學生進了這間學校,總有一天要面對挫折。
這些能躋身建中的學生,在國中都是數一數二的優秀學生,不是第一名就是縣長獎,在校內打遍天下無敵手,每個學生都是在家長和老師讚許的的眼光下考進建中,等到進了建中,突然發現以前的全身武功好像都被廢了(這種感覺有點像NCAA的狀元剛進NBA,或是1A的菜鳥突然被拉上大聯盟),班上永遠有那種成天看他玩社團辦活動泡小妞,居然還能考班上前十名的怪ㄎㄚ,我則怎麼努力,永遠只能在三四十名上下掙扎,每天背著書包上學,竟是如此沉重的負擔,路途也如此遙遠。
然而,在第一志願學校讀書,一定是這麼痛苦的嗎?
我認為這完全是心態問題。用大家熟悉的棒球場術語,即使水準低落如台灣職棒,如果能經常保持打擊率三成三,保證是「打擊王」的候選人,如果生涯平均打擊率能保持這個水準,那更是「妖怪」級的打擊(想想看:如果一位職業球員能打二十年,中間不受傷,就算在台灣也要打至少一千五百到六百場球賽,如果平均每場比賽上場打擊四次,則至少可以打出兩千隻安打,可是中華職棒目前只有兩人有千安紀錄)。
「打擊率三成三」代表什麼?
代表這位「妖怪」級的打者,每一百次扛著棒子走進打擊區,有六十七次得再走回休息區。
這個概念非常重要,這些在球場上叱吒風雲的運動員,他們風光的運動生涯,其實是由一連串的挫折構成的。美國大聯盟一年例行賽162場,幾乎天天都有比賽,打完幾個小時的球賽,不論是輸是贏,球員都得拖著疲累的腳步回到飯店房間,迎接明天的比賽,猶如永遠作不完的苦工……
這就是人生,不是嗎?
一個真正成功的人,他成功的過程不在享受勝利,而在從一連串的失敗裡學習成長。我認為教改把目標訂為「快樂學習」或「減輕升學壓力」,方向根本就錯了,我倒認為教育的目標,應該是讓學生在學著既能享受勝利,也能承擔失敗的過程中成長,進而能成為「有用」的人,在社會裡有所貢獻,而這樣的成長,是不可能沒有壓力,不可能完全快樂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哲學,會讓一個剛剛考進第一志願明星高中的學生,居然會因為一次段考成績的不盡理想,讓他決定走上絕路?我們的教育是不是把心思和資源都放在少數的精英上,讓他們只曉得爭取第一,不知道如何處理挫折,更讓「平凡」的學生永遠沒有證明自己的機會,最後選擇自暴自棄?
一次考試的挫折,其實只是漫長人生裡,小得不能再小的插曲,沒有必要用自己的生命交換;讓少數的精英份子一路闖關搶第一,結果只會創造一群空有學歷知識,卻不知道如何向自己,也向其他人負責的「好學生」。游瑋國的死是個人悲劇,但是也顯示了當前教育的許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