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26 09:26:33喵喵
「學運世代」的老招與賤招
前新聞局長林佳龍經手南亞大海嘯賑災捐款,結果被媒體揭發延遲付款,造成很大的爭議,而且還是國際級的爭議。目前正在參選台中市長的林佳龍,跳出來指東道西,一會兒財政部,一會兒審計部,反正都是「官僚殺人」。
很有趣的是媒體突然報導家扶中心執行長先退休再回聘,還有紅十字會公關費過高的新聞,讓我強烈懷疑這裡面說不定有陰謀論的成分在內,不過這一點暫時還不去猜測,倒是林佳龍面對這的危機的處理態度,很值得探究一番。
當現任新聞局長姚文智說捐款是林佳龍留下的「爛攤子」,林佳龍則回頭像點名一樣,一一把財政部和審計部各罵一遍,但是他顯然並不知道,審計部管的是用錢後的審核,有沒有監察委員都不影響審計單位的職權;既然是事後審計,就算審計部提出意見,也不代表這筆錢不能用,頂多審計部只是「提醒」新聞局不能便宜行事,稱不上阻撓,更不是「官僚殺人」。
整件事情其實很簡單:新聞局,應該說是林佳龍搶了外交部非政府組織委員會NGO的工作,卻又不把事情作到完作到好,現在出了紕漏,對自己的選情大傷,只好趕快跳出來「危機處理」,方法則是把池水弄得更混濁,弄得沒人搞得清楚。
有一點林佳龍至今沒有說明:當初捐款是由新聞局出面,結果錢收到以後,卻改由一個體制外的委員會監督,這個委員會由林佳龍自任主任委員。在林佳龍卸任後,林佳龍仍然擔任主任委員,身分卻從「新聞局長」變成了「企業代表」,從他三月卸任新聞局長到現在五個多月,錢始終沒有送出去,由於我國的審計制度採取的是事後審查,錢要怎麼用審計部完全管不著,審計部發函「提醒」的,是錢由新聞局出面募集,卻由體制外委員會支用,在審計法規適用上會出問題,何來「官僚殺人」?難道只因為林佳龍要選舉,就叫「選舉抹黑」?如果這件事沒有被媒體揭發,請問林佳龍會怎麼處理這筆錢?最起碼我認為他會拖到選前,再風風光光地辦一場捐款活動,提高能見度也製造公益形象,簡單地講,我認為他會把這筆錢和可能的孳息,拿來作為打選戰的「柴火」,試問如果林佳龍沒有選舉的規劃,繼續擔任新聞局長,還會有這個委員會嗎?
這樣的態度對某個世代的人來說,其實是不太陌生的。林佳龍算是學運世代的「大老」,1987年李文忠被台大退學,同年「自由之愛」的陳志柔當選台大代聯會主席,第二年羅文嘉當選首屆直選的學生會長,那時林佳龍已經是研究生級的學運健將。「學運世代」固然對當時的政治與社會風氣的開放,帶來相當大的推動力量,但是這群學運世代的鋒頭人物,不論藍綠都有共同的毛病,就是眼高手低,嘴巴跑在腦袋前面,腦袋又跑在手腳前面,換句話說,這群人個個口才一流,滿口理念和想法,談的不是黑格爾尼采就是馬克思或韋伯,不過真要他們動手做點事情,保證虎頭蛇尾,有始無終,一旦外界質疑,立刻把責任推給其他人,反正「天錯地錯神錯鬼錯你錯他錯我就是沒錯」,如果拗不過去,怪制度,怪法規,怪官僚,怪「威權政治體系」,甚至怪「中國霸權壓迫海洋台灣」,反正絕對不怪我。
學運世代的知名人士有個共同特色,就是搞社團一定會留下一屁股爛帳(有時還會留下一屁股風流帳),這原本不是問題,學生嘛,哪個不是才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經驗能力都沒有,一個學生會一年百把萬的預算交到他們手上,搞不好是正常的,那你就承認嘛,大家都會原諒,嘴硬怪這怪那,反而讓人看著討厭。
此外,喜歡不循正常管道,喜歡另闢蹊徑,甚自逕自對外宣稱代表某一群人,也是這些人的特色。記得1990年郝柏村出任行政院長,校園掀起「反軍人干政」運動,當時部份台大學生社團發起罷課運動,我的系上有些人自己製作了一面「台大╳╳」的牌子,準備去參加罷課遊行,他們這麼做不但沒有獲得系代會,或者至少是系學會任何形式的授權,其中一人還忿忿不平地說:「要不是系上的『反動份子』太多,一定可以發動罷課。」林佳龍成立委員會,捐款人的意見也沒有被徵詢過,不也是同樣的手法?
學運時代的知名人物,每一個都擅長這一套,我強調是「每一個」都擅長這一套,絕對不分藍綠,他們不過是運氣好,在適當的時候,站在適當的位置上罷了,學運世代的理想性或許真的比較高,但是他們的能力並沒有比這些被他們譏笑是「草莓族」的人更高明,「學運世代大老」林佳龍把國際善事搞成國際笑話,不過是反映了「學運世代」的真正本質罷了。
很有趣的是媒體突然報導家扶中心執行長先退休再回聘,還有紅十字會公關費過高的新聞,讓我強烈懷疑這裡面說不定有陰謀論的成分在內,不過這一點暫時還不去猜測,倒是林佳龍面對這的危機的處理態度,很值得探究一番。
當現任新聞局長姚文智說捐款是林佳龍留下的「爛攤子」,林佳龍則回頭像點名一樣,一一把財政部和審計部各罵一遍,但是他顯然並不知道,審計部管的是用錢後的審核,有沒有監察委員都不影響審計單位的職權;既然是事後審計,就算審計部提出意見,也不代表這筆錢不能用,頂多審計部只是「提醒」新聞局不能便宜行事,稱不上阻撓,更不是「官僚殺人」。
整件事情其實很簡單:新聞局,應該說是林佳龍搶了外交部非政府組織委員會NGO的工作,卻又不把事情作到完作到好,現在出了紕漏,對自己的選情大傷,只好趕快跳出來「危機處理」,方法則是把池水弄得更混濁,弄得沒人搞得清楚。
有一點林佳龍至今沒有說明:當初捐款是由新聞局出面,結果錢收到以後,卻改由一個體制外的委員會監督,這個委員會由林佳龍自任主任委員。在林佳龍卸任後,林佳龍仍然擔任主任委員,身分卻從「新聞局長」變成了「企業代表」,從他三月卸任新聞局長到現在五個多月,錢始終沒有送出去,由於我國的審計制度採取的是事後審查,錢要怎麼用審計部完全管不著,審計部發函「提醒」的,是錢由新聞局出面募集,卻由體制外委員會支用,在審計法規適用上會出問題,何來「官僚殺人」?難道只因為林佳龍要選舉,就叫「選舉抹黑」?如果這件事沒有被媒體揭發,請問林佳龍會怎麼處理這筆錢?最起碼我認為他會拖到選前,再風風光光地辦一場捐款活動,提高能見度也製造公益形象,簡單地講,我認為他會把這筆錢和可能的孳息,拿來作為打選戰的「柴火」,試問如果林佳龍沒有選舉的規劃,繼續擔任新聞局長,還會有這個委員會嗎?
這樣的態度對某個世代的人來說,其實是不太陌生的。林佳龍算是學運世代的「大老」,1987年李文忠被台大退學,同年「自由之愛」的陳志柔當選台大代聯會主席,第二年羅文嘉當選首屆直選的學生會長,那時林佳龍已經是研究生級的學運健將。「學運世代」固然對當時的政治與社會風氣的開放,帶來相當大的推動力量,但是這群學運世代的鋒頭人物,不論藍綠都有共同的毛病,就是眼高手低,嘴巴跑在腦袋前面,腦袋又跑在手腳前面,換句話說,這群人個個口才一流,滿口理念和想法,談的不是黑格爾尼采就是馬克思或韋伯,不過真要他們動手做點事情,保證虎頭蛇尾,有始無終,一旦外界質疑,立刻把責任推給其他人,反正「天錯地錯神錯鬼錯你錯他錯我就是沒錯」,如果拗不過去,怪制度,怪法規,怪官僚,怪「威權政治體系」,甚至怪「中國霸權壓迫海洋台灣」,反正絕對不怪我。
學運世代的知名人士有個共同特色,就是搞社團一定會留下一屁股爛帳(有時還會留下一屁股風流帳),這原本不是問題,學生嘛,哪個不是才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經驗能力都沒有,一個學生會一年百把萬的預算交到他們手上,搞不好是正常的,那你就承認嘛,大家都會原諒,嘴硬怪這怪那,反而讓人看著討厭。
此外,喜歡不循正常管道,喜歡另闢蹊徑,甚自逕自對外宣稱代表某一群人,也是這些人的特色。記得1990年郝柏村出任行政院長,校園掀起「反軍人干政」運動,當時部份台大學生社團發起罷課運動,我的系上有些人自己製作了一面「台大╳╳」的牌子,準備去參加罷課遊行,他們這麼做不但沒有獲得系代會,或者至少是系學會任何形式的授權,其中一人還忿忿不平地說:「要不是系上的『反動份子』太多,一定可以發動罷課。」林佳龍成立委員會,捐款人的意見也沒有被徵詢過,不也是同樣的手法?
學運時代的知名人物,每一個都擅長這一套,我強調是「每一個」都擅長這一套,絕對不分藍綠,他們不過是運氣好,在適當的時候,站在適當的位置上罷了,學運世代的理想性或許真的比較高,但是他們的能力並沒有比這些被他們譏笑是「草莓族」的人更高明,「學運世代大老」林佳龍把國際善事搞成國際笑話,不過是反映了「學運世代」的真正本質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