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17 19:29:10喵喵

Deep Impact

 由美國NASA執行,代號Deep Impact的太空船撞擊彗星計畫,台北時間七月四號下午一點五十二分,成功地撞擊運行軌道位在木星和火星間的「坦普爾一號」彗星,獲得許多珍貴的天文觀測資料,同時也重振了「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後,NASA委靡不振的士氣。
 從地球發射一個只有洗衣機大小的太空船,在飛行一億三千多萬公里後,擊中這個彗星,其難度之高,猶如在台灣隔著太平洋甩出一把刀,還能把洛杉磯的一根牙籤劈成兩半(而且是直直地劈成兩根牙籤),真是極為難得的成就。NASA有這樣的成就,不需要我們為這些辛勤工作又絕頂聰明的工作人員,或是這個耗資三億多美金的計畫再加上任何過於flatter的言詞,我想講的,是台灣媒體,尤其是電視媒體在這次新聞事件中的表現。
 為了這場空前的太空煙火秀,國內電視台莫不提前準備,但是因為再怎麼準備,大家頂多也只能連CNN的即時畫面而已,所以週邊的準備工作就很重要了。某電視台直接把畫面連到NASA,並且在預計撞擊的下午一點五十二分保持連線狀態。這樣作的原因不難了解:要把撞擊的第一畫面在第一時間傳給觀眾。但是編輯台似乎忘了:撞擊點距離地球一億三千多萬公里,就算地球的訊號接收良好,畫面也要七分鐘才能傳到地球,所以在「第一時間」我們是看不到撞擊畫面的!這樣的安排創意很好,只可惜沒有考慮到現實情況,讓場面看起來實在有點「冷」。
 不過,如果要論「創意」,和另外一家電視台相比,這家的「第一時間連線」又沒有什麼了不起啦。這家現在號稱「華人最大媒體集團」的電視台,找來了幾位天文專家談Deep Impact計畫,並且動用耗費鉅資建立的「虛擬攝影棚」,營造漫遊星空的感覺,不過咧……主持特別報導節目的李姓大牌主播,居然穿上了銀色的連身道具服,一付打扮成太空人或外星人的模樣,同一時段的氣象報告,號稱「氣象將軍」的氣象主播(好像是空軍氣象聯隊退下來的),則穿上翻毛領的皮質飛行衣,戴上有風鏡的皮質飛行帽(這跟彗星有啥關係?),一派「紅豬」的打扮,真不知他以前當聯隊長時,剛好在他麾下當兵的人,如今看了有何感想。
 這一連串把新聞當球賽,或是當科幻片,甚至當「筧橋英烈傳」搞的行徑,很容易讓大家想到新聞局衛星電視審議委員會最近審查國內衛星電視頻道,結果有四家五個新聞頻道沒有通過初審。按理講新聞局不能幹這種要誰或不要誰關門的把戲,但是對照有線電視新聞台的種種亂象,新聞局的作為似乎沒有引起太多的爭議,就算不能獲得掌聲,大家也不覺得奇怪。
 可是,親愛的新聞同業們,你們不覺得奇怪嗎?
 電視新聞的亂象其來有自,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頻道的過度供給導致惡性競爭是原因,過多的頻道讓過多能力經驗都不足的記者站到第一線也是原因。第一個問題按理講可以透過市場機制汰弱留強,但很有趣的是市場機制在這裡完全失靈,那些成天研究媒體的學者們,應該好好就這個議題作點深入的研究。台灣的媒體市場,能不能容納七個以新聞為主的頻道?誰都知道不太可能,可是我們卻持續地讓這種過度供給的現象繼續存在,新聞頻道或許確實該減半,但是不能讓新聞局透過公權力來作,因為這和頻道過多卻又沒有退場機制一樣,都是干擾市場的作為,都是不容許發生的現象。
 以誇張內容作新聞,特別是電視新聞,已經不是新鮮事。比如說七月十二號和十五號,國軍在台中清泉崗基地實施反空降操演預演,兩次預演共有五百多名傘兵實施空降,某電視媒體卻以驚悚語氣報導,說兩次空降有三分之一官兵「身受重傷」,搞得軍方還得出面澄清。固然這和軍方長期和媒體關係緊張,媒體處理軍事新聞態度未必友善有關,但是態度再怎麼不友善,也不應該製造假新聞;前面提到的「穿太空衣」或「穿飛行裝」報新聞,則是把新聞綜藝化娛樂化,不但都不可取,也給了政府把黑手伸進媒體的現成理由,更重要地,媒體自己讓閱聽人不覺得政府干預媒體是不可原諒的事情。聽眾觀眾不懂傳播理論,但是他們知道,必須有人出來解決這個問題。
 媒體不自制,不自我約束報導的格調,讓政府名正言順地介入,這等於是要王八蛋來教訓龜兒子,王八蛋這樣做固然不對,但是媒體從業人員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何讓自己變成了「龜兒子」?
小屁屁 2007-02-16 23:51:42

我雖然是路人
但是...

國文不好...
字也太多..
懶的看>&qu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