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0 08:06:08喵喵

見證歷史,期待未來

 對做記者的我來說,此生最大的願望,就是採訪一場可以在青史留名的重大事件。在過去十年的職業生涯裡,雖然採訪過很多重大事件,不過嚴格地講,重要的事件或許很多,但幾乎沒有一件足以在歷史留下讓人無法忘懷的痕跡(大概九七香港主權移交是例外)。現在,終於讓我碰到了。
 四月二十六號上午,躲過了中正機場的混亂場景,搭上了飛往香港的港龍KA487班機,跟隨國民黨主席連戰展開八天七夜的「和平之旅」。八天七夜的旅程,發生了很多事情,引發了很多效應,留下了很多經典名句(像是「爺爺,您回來了,您終於回來了」),產生了很多仍待解決,但是不能不處理的問題(例如大貓熊要不要來),真要認真說起來,恐怕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所以這裡只對連戰訪問大陸行程的後續效應做些探討。
 跑連戰的新聞也有好幾年的時間,我雖然不認為連戰是他的政敵們所說的「阿斗」,但是他絕對不是個「討人喜歡」的政治人物,不過,這次在大陸見識過他的反應,連戰讓我想到一個大家可能快要有點不太熟悉的政治人物,就是美國前總統卡特。卡特在當總統的時候,被公認是個在各方面都手足無措的無能之輩,但是不同於柯林頓卸任後到處演講賣書賺錢,在卸任後轉型為公益事業義工的卡特,意外地享有了高聲望和清譽。擔任行政院長和副總統的連戰,同樣是個被人看輕的政治人物,但是在連戰兩度敗選,與總統大位絕緣後,原本的「政治連戰」變成了「歷史連戰」,我認為,已經無緣再競爭大位,也不打算續任國民黨主席的連戰,打算透過這次訪問大陸的行程,為兩岸關係打開僵局,以突破兩岸僵局作為他的「政治遺產」,於是決定走這一趟,不管他將會面對什麼阻撓。
 連戰的決定剛好顯示他這一趟大陸訪問行程所透露出的意義。連戰此行用「和平之旅」,但是除了「和平」之外,我認為還可以用另外兩個字形容,那就是「勇氣」。這裡所說的「勇氣」,不是在街頭或在機場打砸殺搶的勇氣,不是在警政署掀桌的勇氣,不是租船到外海去撈飛彈的勇氣,而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這種在政治上展現勇氣的作為,已經很久沒有在台灣政壇看過了(過去我們也只有在雷震等少數幾位先生們身上看到這種勇氣,其他的絕大多數都是投機的冒牌貨)。
 我還是要強調,連戰在台灣不是個受歡迎的政治人物,過去就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未來恐怕還是如此,不過我們必須承認,連戰的「沉穩」在台灣政壇被視為是「乏味」的象徵,卻讓他在大陸的表現加分不少,有不少人認為連戰在大陸沒有強調中華民國主權獨立,沒有強調兩岸分治,互不隸屬,但是我認為他在北京大學對學生演講,從二十世紀初期的自由主義思潮切入,在南京中山陵對著南京市民談「和平,奮鬥」,談「讓台灣發展經濟,讓大陸高度成長」,從歷史角度出發,不談政治符號或意識形態,我認為比在政治上是否替台灣強化了某些象徵符號更重要,因為他讓大陸人見識了在大陸從來沒有見過的政治人物特質,而且請容我這樣說:連胡錦濤都沒有的特質。
 我不是在說連戰偉大,連戰或許一輩子都是個糊塗人,卻能在適當的時候,作出無關選舉,卻和政治高度相關的適當決定,在當前的台灣政壇,光是能作到這一點,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不要說陳水扁、李登輝做不到,連馬英九、王金平、謝長廷、蘇貞昌也做不到。
 我們幾乎可以確定,受到國內政治氣氛的影響,連戰訪問大陸很難在短時間裡,給兩岸關係帶來決定性、突破性的進展,我們也許還要等上好一段時間,才有可能見到這趟訪問的影響,不過,四月二十九號下午三點,當連戰和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握手的那一剎那,我是相當感動的,感動的原因無他,有人願意為兩岸關係做出這樣大膽的嘗試,而不只是罵街或嗟嘆而已(所以如果真有勇氣,就請不要再繞圈子了,宣布台獨吧,我一定支持,但我懷疑天天這樣喊的人有沒有那膽子)。那天下午,我在人民大會堂見證歷史,期待未來有一天,歷史真能照著大家期待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