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15 17:14:00喵喵

可貴的「『多元』本土化」

 四一○「公投拼真相」的收場方式,證明了我前幾天提出的「新手上路,請多包涵」理論,泛藍陣營現在想走街頭路線,猶如小孩玩大車,踩油門的時候很爽,但是腿太短,踩了油門就搆不到煞車,就算構得到,也看不見前方的路。
 不論您肯定或反對藍營的表現,您都應該同意:在三月底以前,藍營發動的街頭運動還可以思考漂亮的收場時間點,如今卻似乎只能思考不讓自己受傷慘重的「停損點」。群眾運動就像放火,易放難收,我尤其痛恨那些趁著這個機會,為自己年底立委選舉灑種插秧的民意代表(秦慧珠,妳要是帶種,年底參選的時候就不要馬英九為妳站台!),因為這些行為只會讓主要活動的訴求被模糊,現在回顧四一○,大家只記得街頭的暴力行為,以及部分群眾不准記者拍照,甚至出手痛毆記者的場景,連宋也好,國親也罷,有本事想走街頭路線,就要有本事「打落門牙和血吞」,一肩扛下所有責任,不要再怪東怪西。
 我認為藍營的國親兩黨都應該認真思考,經由這次的「再度敗選」,發動全面的黨機器改造。連宋兩人證明他們已經無法繼續面對下一場戰爭,縱使他們心中仍然有很多「未竟之志」,但是這畢竟是殘酷的政治現實,台灣的地方派系畢竟還是要貼近行政資源,沒有執政權就無法確保組織的繼續強大,國親兩黨因此必須建立全新的組織架構,以及完整的政治立場論述,以確保在面對未來一場又一場的選戰,遭遇民進黨的挑戰時,不會左支右絀。現在國親兩黨還是有人沉浸在選舉不公的憤怒裡,甚至還有人「寄希望於『真相大白』」,完全不認為黨機器改造和立委選舉是更重要,最起碼是同樣重要的工作。
 很現實,基於台灣意識在多次選舉後的抬頭,藍營急需建立的,就是「本土化」的論述。
 「本土化」在台灣,現在是無堅不摧的政治正確,無從改變也無從迴避,但是很詭異的是,台灣從解除戒嚴,或是從李登輝接任總統以來,也有十六七年的時間了,「本土化」叫得震天價響,但是深入探究,卻發現幾乎沒有人為「本土化」建立完整的論述,或者至少是符合現狀的論述,目前對於本土化的討論,往往都有過度狹隘的問題。
 台灣是個移民社會,這也就意味著會有來自中國大陸不同地區的各種不同文化,尤其是一九四九年的這次大遷徙,更把中國各省的生活文化帶來台灣,豐富了台灣的社會樣貌。比方說,台灣的農業社會因為感恩,傳統上是不吃牛肉的,現在雖然還有很多農村子弟保持這個傳統,但是「牛肉麵」在台灣已經是一種很重要的麵食,還記得「賣麵辦大學」的阿銘嗎?他賣的不就是牛肉麵嗎?
 我們單講食物,就可以發現在中國各省生活文化的薰陶下,台灣呈現出華人世界難得的多元樣貌,像是鼎泰豐的小籠湯包,各地都有的「川菜」或「江浙菜」;去過中國大陸,在當地吃過小吃的朋友或許可以發現,怎麼這些東西不是鹹到打死賣鹽的,就是老粗硬腐,難以下嚥,這些不都是「道地」的中國小吃嗎?可是「鼎泰豐」的小籠湯包,「蘇杭點心」的油豆腐細粉,「九如」的湖州粽子,基隆「全家福」的芝麻湯圓怎麼會這麼好吃?原因不難發現:這些原本應該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地方小吃,為了迎合食客的口味,或是吸引更多的食客,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更動,可能口味清淡一點,可能分量少一點,可能刀工精緻一點,這更動的過程就是「本土化」。除了清粥小菜鹹稀飯和米漿,我們也接納了饅頭燒餅豆漿和大餅,除了肉粽和肉包,我們還有豆沙粽和豆沙包;麻辣鍋連鍋底都是從中國大陸來的,但是放進台灣一點也不奇怪。
 台灣就像廣納百川的大海,接受了來自中國大陸各地的生活文化,然後再融合成全新的生活文化,這種生活文化有自己的風格,但是並沒有捨棄來自中國大陸的源頭,而我們也都接納了,這正是台灣文化的偉大之處。試問除了台灣,在哪裡能聽到各種鄉音,剛開始聽不懂,最後卻都聽懂了的普通話呢?這些在一九四九年來到台灣的外省人,為台灣帶來了文化演化成長的「基因」,在他們百年之後,他們就是台灣移民的第一代祖,這些人不應該被排拒在台灣之外,「本土化」也不應該刻意地把他們完全抹去。可是,綠營的本土化論述沒有顧及這群人,藍營卻提不出具有說服力的本土化論述,因此只能由得政治人物一次又一次地利用這個矛盾,在選舉中得利,他們不願意修補這樣的矛盾,是因為矛盾存在對他們最有利。小小的台灣何辜,必須承擔這些以私利為出發點的邪惡,這不是大家該深入思考檢討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