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29 17:44:00喵喵
「外省人」的原罪
又是二二八了。
每年,總會有各種不同的政治勢力,選在二二八這一天,或紀念,或悲情,但不管是用什麼方式,所謂的「外省人」在這一天,處境總是有點尷尬。
二二八的史料至今還是沒有人能作完整的整理,所以很容易被政治勢力運用,現在談到二二八,大家想到的都是族群衝突,但是嚴格地說,在二二八事件裡,有外省人被殺,也有本省人救了外省人,與其說是「族群衝突」,不如說是「國家暴力」,也就是統治者利用國家機器的暴力穩固統治權,連馬英九說的「官逼民反」都不能算是很精確的形容。一九四七年,台灣民眾對國民政府的積怨,因為延平北路取締私菸事件而爆發,開始了第一階段的「民變」,這是「官逼民反」的部分。暴亂開始後,不管是地痞流氓還是皇民化台灣人,甚至是共產黨(如謝雪紅),趁著暴亂攫取政治經濟利益,甚至處理私人恩怨,這是二二八的第二階段,我稱為「趁火打劫」。
中央軍第二十一師登陸,展開「清鄉」行動,他們接到的指令是「島內皆亂民」,因此見人就殺,這是第三階段,「國家暴力」的部分,但不管是哪一階段,都和族群無關。我無意要正當化這樣的暴力行使,但是這裡不妨提個小小的問題:假設你是鄧小平,你面對天安門廣場上數以百萬計的群眾,你的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嘗試懷柔但是無效,除了武力鎮壓或舉手投降,你還有第三條路嗎?
所以,現在紀念二二八,總是在族群的問題上作文章,我不知道主其事者是真不懂還是假糊塗,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操弄族群議題在台灣是有市場,有賣點的,簡單說就是「有用」的,政治人物就是這樣,只要某種招數有用,就不會想到要去換別的方法,完全不重視R & D。當「外省人」成為目標的時候,很容易形成對特定族群的「凝聚」效果,這種效果當然最後就反映在選票上,我們要透過史料找尋「真兇」或「禍首」尚且如此困難,當政治人物把仇恨對象擴大為更空洞,卻又確實存在於台灣社會的「外省人」時,二二八的真相更不會被呈現,至少,政治人物是不會主動去呈現,或希望呈現真相的。
這形成了極為弔詭的態勢:政治人物要凝聚選票,製造了「外省人」這個敵人,可是,絕大多數一般人在他的日常生活裡,都有外省籍,最起碼是外省第二代的朋友。「敵人」是抽象模糊的,「朋友」卻是清晰的,有趣的是大多數人往往忘記了生命中的「確定」,反而被政治上的「抽象」控制!
「外省人」約佔台灣人口的一成五,和客家人相當,這也就是說,我們一定會碰到外省籍的同學或同事,會有外省籍的朋友,住家附近的一個小麵攤,可能就是說話帶著北方口音的「老芋仔」開的,就算自己的生活裡沒有這些經驗,你可能也吃過「江浙菜」或「川菜」,或者曾經碰過中橫公路沿線,那些帶著一個原住民太太,在山上孤獨地開山墾荒的老兵。當他們僥倖在國共內戰,在韓戰,在古寧頭戰役,在大陳、舟山撤退,在八二三炮戰中活下來,發現他們已經回不了記憶中的原鄉時,他們留了下來,他們無處可去,兩岸開放交流後,他們帶著半生的積蓄,一生的期待回家後,卻發現「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群人在這裡是「外省人」,甚至是「中國豬」,但是在彼岸,他們都被叫做「台胞」。
歷史的演進注定了他們的無奈,人生能有幾個五十年、六十年?如果他們還要負擔起根本跟他們無關的責任,對這些少小離家,來台灣時一無所有的遊子來說,是不是一件很殘忍的事?
就讓歷史的歸於歷史吧,二二八是歷史的,不是政治的,舉辦二二八守護台灣活動的人,雖然一直在強調訴求是族群融合,但是活動中所有的語言,以及或動前有人以「納粹」和「猶太人」類比,反擊對活動提出質疑的言論,而且還是維持一貫的「完全不見國旗」的傳統,都顯示這場大型造勢活動,與其說是推動「族群融合」,其實還是建立「國族主義」論述基礎的族群動員,「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不過是寄生的宿主罷了。
在台灣部分政治人物的思維中,「外省人」不只是標籤,也是原罪,在金門古寧頭戰役裡死的是外省人,在八二三炮戰裡死的也是外省人,開鑿中橫公路時死的又是外省人,現在,在兩岸情報戰中,被政治洪流淹沒的「情報員」還是外省人。五十七年來,除了付出青春,付出生命,外省人想不到還能用什麼方法,證明自己對台灣的忠誠,消弭因二二八產生的社會鴻溝。當我們的社會開始意識到外籍勞工、外籍新娘、大陸新娘,以及他們的下一代,也就是所謂「新台灣之子」的教育及生活權益的時候,我不解,為何「外省人」還要背負原罪?
每年,總會有各種不同的政治勢力,選在二二八這一天,或紀念,或悲情,但不管是用什麼方式,所謂的「外省人」在這一天,處境總是有點尷尬。
二二八的史料至今還是沒有人能作完整的整理,所以很容易被政治勢力運用,現在談到二二八,大家想到的都是族群衝突,但是嚴格地說,在二二八事件裡,有外省人被殺,也有本省人救了外省人,與其說是「族群衝突」,不如說是「國家暴力」,也就是統治者利用國家機器的暴力穩固統治權,連馬英九說的「官逼民反」都不能算是很精確的形容。一九四七年,台灣民眾對國民政府的積怨,因為延平北路取締私菸事件而爆發,開始了第一階段的「民變」,這是「官逼民反」的部分。暴亂開始後,不管是地痞流氓還是皇民化台灣人,甚至是共產黨(如謝雪紅),趁著暴亂攫取政治經濟利益,甚至處理私人恩怨,這是二二八的第二階段,我稱為「趁火打劫」。
中央軍第二十一師登陸,展開「清鄉」行動,他們接到的指令是「島內皆亂民」,因此見人就殺,這是第三階段,「國家暴力」的部分,但不管是哪一階段,都和族群無關。我無意要正當化這樣的暴力行使,但是這裡不妨提個小小的問題:假設你是鄧小平,你面對天安門廣場上數以百萬計的群眾,你的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嘗試懷柔但是無效,除了武力鎮壓或舉手投降,你還有第三條路嗎?
所以,現在紀念二二八,總是在族群的問題上作文章,我不知道主其事者是真不懂還是假糊塗,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操弄族群議題在台灣是有市場,有賣點的,簡單說就是「有用」的,政治人物就是這樣,只要某種招數有用,就不會想到要去換別的方法,完全不重視R & D。當「外省人」成為目標的時候,很容易形成對特定族群的「凝聚」效果,這種效果當然最後就反映在選票上,我們要透過史料找尋「真兇」或「禍首」尚且如此困難,當政治人物把仇恨對象擴大為更空洞,卻又確實存在於台灣社會的「外省人」時,二二八的真相更不會被呈現,至少,政治人物是不會主動去呈現,或希望呈現真相的。
這形成了極為弔詭的態勢:政治人物要凝聚選票,製造了「外省人」這個敵人,可是,絕大多數一般人在他的日常生活裡,都有外省籍,最起碼是外省第二代的朋友。「敵人」是抽象模糊的,「朋友」卻是清晰的,有趣的是大多數人往往忘記了生命中的「確定」,反而被政治上的「抽象」控制!
「外省人」約佔台灣人口的一成五,和客家人相當,這也就是說,我們一定會碰到外省籍的同學或同事,會有外省籍的朋友,住家附近的一個小麵攤,可能就是說話帶著北方口音的「老芋仔」開的,就算自己的生活裡沒有這些經驗,你可能也吃過「江浙菜」或「川菜」,或者曾經碰過中橫公路沿線,那些帶著一個原住民太太,在山上孤獨地開山墾荒的老兵。當他們僥倖在國共內戰,在韓戰,在古寧頭戰役,在大陳、舟山撤退,在八二三炮戰中活下來,發現他們已經回不了記憶中的原鄉時,他們留了下來,他們無處可去,兩岸開放交流後,他們帶著半生的積蓄,一生的期待回家後,卻發現「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群人在這裡是「外省人」,甚至是「中國豬」,但是在彼岸,他們都被叫做「台胞」。
歷史的演進注定了他們的無奈,人生能有幾個五十年、六十年?如果他們還要負擔起根本跟他們無關的責任,對這些少小離家,來台灣時一無所有的遊子來說,是不是一件很殘忍的事?
就讓歷史的歸於歷史吧,二二八是歷史的,不是政治的,舉辦二二八守護台灣活動的人,雖然一直在強調訴求是族群融合,但是活動中所有的語言,以及或動前有人以「納粹」和「猶太人」類比,反擊對活動提出質疑的言論,而且還是維持一貫的「完全不見國旗」的傳統,都顯示這場大型造勢活動,與其說是推動「族群融合」,其實還是建立「國族主義」論述基礎的族群動員,「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不過是寄生的宿主罷了。
在台灣部分政治人物的思維中,「外省人」不只是標籤,也是原罪,在金門古寧頭戰役裡死的是外省人,在八二三炮戰裡死的也是外省人,開鑿中橫公路時死的又是外省人,現在,在兩岸情報戰中,被政治洪流淹沒的「情報員」還是外省人。五十七年來,除了付出青春,付出生命,外省人想不到還能用什麼方法,證明自己對台灣的忠誠,消弭因二二八產生的社會鴻溝。當我們的社會開始意識到外籍勞工、外籍新娘、大陸新娘,以及他們的下一代,也就是所謂「新台灣之子」的教育及生活權益的時候,我不解,為何「外省人」還要背負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