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8 16:41:56We just forget to say

那壹抹氤氳心底的秋愁

秋雨蕭蕭,秋葉翩翩,秋陽暖暖,秋月瑯瑯,秋風瑟瑟,秋思淡淡,秋夢淺淺,秋愁點點。

這個秋,近乎唐突。抑或是性情大變。硬生生把人們從炎炎夏日拖入秋的懷抱。來就來吧,妳還這麽理直氣壯,勢不可擋。

不知季節左右了心情,還是心情影響了季節。總而言之,這壹秋,我的心情就如入秋以來的天空,陰霾籠罩,淫雨霏霏。甚至,連同枕邊的文字,壹並被秋雨沾染,泛黃。愈發與我生分了。那壹抹氤氳心底的秋愁,終是,無法化開的濃稠。

隨著年歲疊加,越來越喜歡感傷。人生不過瞬間。瞬間老去的歲月,瞬間滄桑的容顏,瞬間的邂逅和轉身。不敢回首,也不願回想,不想彎腰,去撿起那些遺落在時光田野的細碎。那些演沒在歲月長河的印記,早已脫胎換骨,歷練成童話,零落為文字故事,生出斑駁苔蘚。曾經的傷痛,曾經的歡笑,曾經的過往,漸漸從記憶裏消褪,漸遠……

習慣了壹個人安守著壹段清淺恬美時光,依窗攬月,撫葉聞香,靜夜聽雨。歲月無情,光陰就是壹把剔骨的利刃,層層剝掉我們的血肉,經絡,最終,只剩下壹副皺褶幹枯的皮囊,緊貼於骷髏般的骨架,鬼影幽悠。不知道從哪天起,不再喜歡對鏡梳妝,害怕,看到偶增的白發,顧影自憐,徒添悲傷。

這個秋,雨水似乎忘記了疲倦,異常興奮。壹場雨腳連著壹場雨首,迤邐而綿長。深灰色的雲,如遊逛在遼闊大草原的羊群,壹波波,壹團團,輪番上陣。綿綿秋雨,勢有統領這壹季秋的勃勃野心。其實,潛意識裏,我是喜歡雨的。

秋夜聽雨,更催生了些許趣味。

“四檐密密又疏疏,聲到蒲團醉夢蘇。恰似秋眠天竺寺,東軒窗外聽跳珠。”記得初讀南宋詩人範成大的《夜坐聽雨》,就深深地喜歡上這曼妙而靈動的文字。靜夜獨坐,忽有滴答雨聲入耳。攸忽,密密又疏疏,浙浙復瀝瀝,猶如壹粒粒跳珠,叩敲浩渺夜空。此壹時,妳會忍耐不住激蕩的心,伴著雨的旋律,輕舞壹曲優美的雨中情。

秋夜聽雨,聽得是壹份心情。

隔著玻璃,聽雨滴落在鐵片搭成雨棚上,發出有節奏劈啪聲,鏗鏘有韻。風聲,雨聲,聲聲入耳。又似好舞者,踏著音樂的旋律,叩擊著壹個個曼妙靈動的音符。在這樣的雨夜,在這靜美秋夜,那沈睡於靈魂荒灘的萬千思緒,壹並蔥綠伸延,直至觸角到時光深處的藤。

秋夜聽雨,聽得是壹種孤寂。靜坐窗前,聽雨打芭蕉聲聲泣,流淌萬點愁思。秋夜聽雨,聽得是壹種心境。

雨珠粒粒墜落塵土,綻放朵朵晶瑩小花,如雨之精靈,似雨之夢寐,清純而浩蕩。有雨的秋夜,抑或手捧壹書, 雨聲,秋聲,翻書聲,又該是怎樣壹種靜水流深的愉悅 。

終是深秋,墻角那只從入夏壹直唱至秋深的蟋蟀,不知道何時已收了道具,斂了歌喉。耳邊,只有雨聲,然然。

清晨,挑開紫底碎花窗簾,微風撲面,雨後初晴,陽光如剛出浴的仙子,明媚,艷美。目之所及,陽臺上那二株蔥綠茂密吊蘭和綠蘿葉上,顆顆露珠含笑。陽光裏,愈發清澈,剔透,熠熠生輝。

那天和女兒於夕陽下,漫步小區。迎面壹株碩大的木棉樹,開滿密密匝匝的花朵。碩大的樹冠,近半圓形,層層疊疊覆蓋地面。遠望,就如紅雲落天;近看,如壹座璀璨的花山。滿樹綻放著清壹色粉紅,碗口大的花朵,絲綢般華麗鮮艷。如若不是親睹,真懷疑是經過人工刻意,系在枝蔓間的手工娟花。那些半開或仍睡在繈褓的花苞,裸露著鮮紅的著裝,這紅,熱烈,跋扈,如火如荼。木棉樹,本不是這土生土長的樹木,只是隨著城市大建設的需要,和其他壹些高雅美麗的景觀樹木和花草同命,堂而皇之在異地他鄉,粉墨亮相。

媽媽妳看那。我的目光順著女兒柔指的指向,望去。荻花!

荻花?女兒眸露驚訝疑惑看著我。確是荻花!想來從小就生長在城市裏女兒,確確實實沒有見過這本屬於寂靜鄉野,散發鄉土氣息的低微植物。能生在這鋼筋水泥堆壘的樓宇,並和各種名貴稀有樹木和花草的綠化帶中同處,占有壹席之土的平民之物——荻花,著實讓我感動和震撼,更確切說是因為它的“驚艷!”對!是驚艷。我想再也找不到比驚艷更加適合它的詞語了。此時,我甚至懷疑'驚艷"這個詞,就是特定為她量身定做。妳看,它那蔥綠細長的葉,依然蔥綠,在瑟瑟秋風中,顯得那麽淡然自若,寵辱不驚,絲毫不遜色身邊的木棉花,它細長的葉,劍壹般指向天空。頂端那染染淡淡的紫色花穗,華麗卻不張揚,綿柔卻不柔弱,風拂花擺,陣陣清香鋪展開來,裹帶濃郁的泥土氣息,飄逸在秋色旖旎的天際,嗅之,沁人心脾。這是壹種心醉的味道,滴滴思緒,繾綣心河。閉上眼,壹幅幅有關家鄉的畫面,依次開來,模糊的畫面,慢慢走近,漸漸清晰……

那些壹個個早已經淡出記憶的模糊身影,從時光深處緩緩走近,靠近……

茄子的營養價值 置身於靜謐的世界裡 寫自己的文字 淺談婆媳之間 壹切都只是剛剛好 無色の幸福 生命的真諦需要我們慢慢解讀 男人女人的私房錢 大雁遷徙 鄉村的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