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囧新聞獎] 教改拉大城鄉差距 偏遠國中招得5生
您看像是公視、立報、國語日報他們有時候也會
言歸正傳,今天我們的囧囧新聞獎要頒給哪篇新聞呢?是的,就是以下這篇:
教改拉大城鄉差距 偏遠國中招得5生
以下摘錄部分內容:
【袁世忠、陳揚盛╱台北報導】國教延長為九年的結果,竟讓城鄉教育落差變大!國科會昨公布最新研究發現,偏遠地區國中因經費和師資嚴重不足,有國中只招收到五名新生,且其中三人竟是不識字的。教育部昨則強調,今年共投入九億元助偏遠地區中小學生課後輔導。 師資不足
國科會昨公布由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甄曉蘭、王麗雲完成的「偏遠國中課程實踐生態與教育機會現況調查」,這項針對全國兩百二十五所偏遠國中進行問卷,並對其中一百三十所學校進行分區座談完成的大規模調查顯示,偏遠國中不但經費僅有一般國中的五分之一,師資更是嚴重不足,其中有兩成學校每年的教師流動率超過三成,部分代課老師甚至在學期中就突然離職跑去考試,嚴重影響教學。
研究指偏遠地區來自單親家庭、低收入戶等弱勢學生比率比一般國中高出兩至五倍,一名受訪校長說,曾經有次只招收到五名新生,其中竟有三個人不識字。
下面其實不用再引了,因為光是第一句話就夠這篇新聞得四個囧燈了。
我們再重複一次第一句話:
國教延長為九年的結果,竟讓城鄉教育落差變大!
我的天哪!原來國教延長為九年竟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啊!
好可怕喔喔喔喔喔喔喔.....................................................唷喉!(某相聲的梗,年紀稍長的人應該都聽過)
我們來查查看國教是什麼時候延長成九年的?
以下引自Wiki百科中的「台灣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條目:
「1968年,中華民國修改法律將義務教育延長至九年,開始了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於該年1月27日公佈的《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條例》為主要適用法源。」
咳!所以,不管國教延長為九年會造成城鄉差距還是外星人入侵好了,那也是1968的的事,在2008年時才來報導,這一點也不叫「新聞」(除非外星人一直拖延到最近才來)。
這篇的囧點其實很簡單,就是記者根本把九年一貫跟九年國教搞錯了!別說這聽起來很像,這問題可大了!
對照內文後便會發現到一件事:文章中所提到的這些城鄉差距、偏遠地區教師流動率大、偏遠地區的低收入戶、身障、單親等弱勢學生比率高,可能都是事實。
可是這些關九年一貫什麼事? =_=+
雖無看過研究的原文,但從記者的文章中便可以發現到:記者是在不知道九年一貫是什麼的情況下寫這篇的。
我們其實也不用太苛責記者,因為這並不是單一現象,不但記者不知道,民眾不知道,就連很多教學現場的老師也不見得知道九年一貫是什麼!(最後這句話說起來還真讓人覺得有點丟臉)
說真的,我也覺得九年一貫在實施上有很多問題,但我也不得不承認,文中「訪談過程中有校長認為,九年一貫課程對八成以上的偏遠國中學生都嫌偏難」這句話的背後,可能是建築在「教育人員不見得理解九年一貫是什麼」的情況下所說的,因為這是常見、一點也不讓人感到意外的情況。(身為教職人員,這種現象其實很令人感到羞愧,但幸好個人不屬於這種現象的一部份)
回過頭來看看這個現象,老實說,與其說這是教改所造成問題,不如說這是經濟上的問題。
因為很多內容已經說過太多次,就不詳細說了,以下可能偏重在「感想」。有關評論的部分,簡單地說就是這句話:教改被批評的問題,經常都是教改想要解決的問題。
話說我也拜訪過一些比較偏遠地區的學校,回來後常有一個感覺:
偏遠地區的老師,並不會都市地區的老師要差,他們當中也有相當多充滿熱誠的老師。再者,偏遠地區的班級學生人數遠少於都市地區,而老師反而比都市地區還要花更多的時間在每個小孩身上(一來學生留在學校的時間長;二來因為學生數少,教師反而可以落實小班教學)。
文中提到「因為教師流動率大」的問題,同時也暗示「所以偏遠地區的師資不佳,進而導致城鄉差距大」這個現象,其實是不太公平的。(就比例上來看,我不覺得都市地區的老師高明的多,因為目前我們在教育體制內製造的「競爭」並不是以「教學專業」來作為主要評判標準的,或者說我們可能有這樣的期待,但實際上卻很難就現有的方法去評判一個教師是否具有教學專業)
但問題為什麼還是存在呢?
其實這篇報導(或者說研究)中也暗示得很明顯,答案就是他不寫我們也很清楚,簡單地說就是「家庭社經地位」、「文化刺激」。不過說真的,我並不是很喜歡用這兩個語詞,我可以把它們寫得更難聽些:「家長顧小孩功課多或少」、「學校附近的補習班多不多」。
一來現在的家長老師總很容易有一種觀念:學習=學校的功課(這種觀念其來有自,但卻是有問題的);二來都市地區的家長跟偏遠地區的家長裡會花很多時間顧小孩的功課的......一樣都很少,所不同的是都市地區的家長會把小孩送進補習班跟安親班讓他們「顧」,而偏遠地區則不會(而且也很少有補習班跟安親班)。
這背後其實還有一些很有趣的課題:學習應該是什麼?學校應該是什麼?到底在學校學生應該學到什麼?他們學到了嗎?家庭社經地位影響一個孩子的程度有多少?
類似這樣的報導其實是建築在一種常見的概念上:
以前以聯考為主,學生只要把書背好就可以去考試、進到好學校,接著就會因為文憑有好工作。所以大家都有著很公平的機會。
現在這個連結被打破了,因為你沒辦法把一本書背完就去考試,而考上學校變成一件很簡單的事,再者不管你考上什麼學校,出來之後的工作都不一定很好。
我還是要重複一開始的那句話:與其說這是教育體制的問題,不如說這是經濟問題。坦白說這個概念是有問題的,因為「教育」並沒有被當成「教育」,而被當成「社會階級的篩選工具」。也就是說,過去以來我們並不期待孩子在學校學到他們日後可以提升競爭力的東西(所以您會發現到,從小以來老師都會說書要自己讀,才會考得好;而明星學校之所以明星,往往不是因為有明星老師,而是因為有明星學生,不然十二年國教在提到要劃學區時,您說為什麼明星學校會那麼緊張?如果是真的明星學校,那應該是誰來讀都可以變成明星學生吧?),而是期待孩子在經過教育之後被標上「這個人是經過篩選留下來的」這樣的標章。
這是很奇怪的概念,但我們卻不覺得奇怪,因為我們習慣了。
可以推想的是,再過不久戰後嬰兒潮的那個世代退休的愈來愈多,就業機會也愈來愈多;如果景氣好轉的話,年輕人大學畢業後找得到工作,而且收入也不差,那麼就你我就不再會聽到這種「檢討教改」的聲音了。(但教改該檢討的地方,卻不會因為經濟變好而消失)
說真的,城鄉差距一直存在,而家長的社經地位一直以來都對孩子的學習、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這件事並不是從教改開始的,也不是因為教改而加重的(與其說是教改,不如說是經濟問題)。
最後用我十年前第一次帶班所發生的事情來當作結尾。
那是一個原住民的孩子,很聰明但也很頑皮(我蠻喜歡那個學生的)。
我記得那時候天天跑家庭訪問,到他們家裡時已經很晚了(印象中是晚上七、八點),一進去,他媽媽就問我:
「你們老師一個月薪水多少?」
我呆住了。
她接著說:「你看書讀那麼多,最後當老師,薪水也不過就這樣;我們每個月去跳跳舞、工作就有不少錢了,這樣為什麼要讀書?」
我真的答不出來,在十年前那個台灣經濟正好的年代。
十年後的現在呢?
我想,如果回到過去,我應該可以解釋給她聽:她的小孩為什麼要讀書?
但我想她不會懂的。
這是我給我老婆的回答:
「為了要通天地之變,所以讀書之後至少可以得到敲門磚。」
嗯,但這件事又讓我想到:一般好像把學校的課
業完全等同於「讀書」了,這其實是過於狹隘
的。不過有時候學校的「讀書」反而會讓學生對
學校以外的「讀書」失掉胃口啊......(這就有點
偏離原本的目的了)
我以為受教育是替這個孩子開一扇對不同領域的
窗;但那個媽媽認為受教育只是為了要取得比較
賺錢的工作。如果因為認為後者不成問題,而讓
這個孩子少掉很多「未來的可能性」,這是很可
惜的。
冰大...
我想過了十年後的現在~
能解釋的還是只有一小部分
現在的藝人 唱唱跳跳賺的比一個工程師一個農夫賺的還多
雖然上面說的 只是就某單一層面來講...
但是多數人只記得記者新聞怎樣報導...
士農工商職等差距上 已經不平等了
城鄉差距...我想這已不是單一層面上的問題
我想我們差的...不只是單純教學該教什麼
而是整套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許許多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