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1 15:16:40閱寫協會

人造而自然 ◎羅智成

羅智成

我們可以在閱讀的想像中走多遠?藉由《迷宮書店》詩劇,我想把文學創作和沉浸式體驗結合,探索陳述故事新的可能形式。對我而言,這又是件膽大妄為的行動,但是合作團隊優秀可靠,而且「感官與意識如何相互影響」這個主題總是令我著迷。

上個世紀末,隨著所謂「歷史的終結」,資本主義進一步深化,「市場價值」定於一尊。這相當程度加速了部分科學技術朝消費或人性化傾斜,當時我就明顯感到某種新的科技美學已經發生,那就是「理想的科技應該順從人類感受,或讓人感覺不到科技」。(有時我覺得,更早時麥金塔視窗和滑鼠的發明便是一個關鍵點;在此之前,人類學習機器的語言,在此之後,機器懂得人類的表達)

這句話的意思是:透過科技開發出來的工具,可以被人類的本能、直覺或常識感知、理解與操作。於是,許多科技的場景便逐漸轉化為人類基本的、日常生活的場景。而藉由各種數位化科技快速獲取表現創意與創作最大成效的影視產業與娛樂產業,更幾乎重新塑造了我們對休閒生活的想像。「虛擬真實」便是設置虛構的空間創造「真實經驗」的一種嘗試。

「虛擬」,原本是指「現實」的複製、模擬、變形或個體化,由於美學元素的運用,也可以實現「現實」的理想化、超現實化、娛樂化。透過「虛擬」或「模擬」促使人類投射真實情感,產生面對真實狀況的反應,自古以來就是主要的藝術或宗教手段,一段戲劇、一罈酒、一些偶像、儺俑或各式招魂請神的儀式,都能夠催化觀者去投射意識、神入其中。

柏拉圖的「模仿說」也是把藝術的意義定位成現實世界的模仿,即「影子的影子」(而因此貶抑它)。現代人的模仿或虛擬,通常是為了愉悅或方便自己。它最大的實用意義,是使用數位科技產生的聲、光、影、控代替現實世界的實體或材質,可能性更大、操控性更好、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但是現實世界是生命本質永遠的依據;人類真正的生活內容,包括新陳代謝、吃喝拉撒等是無法被「虛擬」替代的。這些技術只能一步步強化跟現實的聯結,希望不用離開虛擬環境、不用親自到場便能實現生活上的各種活動。所以,討論「虛擬」時,不能忽略另一個更關鍵的字,就是後面的「真實」,那才是有血有肉的人類最終的價值依歸。

在現實世界裡,根據我們的願望或想像去打造或複製可欲的真實,要消耗的資源是不可思議地龐大的(例如打造一座城市、馴養一隻鯨魚或殖民一顆星球),但是數位科技的突飛猛進,讓我們能以可執行的資源去創造某種接近真實的感官經驗(或者說,可以說服我們感官的刺激):透過各種媒材來表現視覺上的逼真、立體,觸覺上的重力、震動、遙感或互動,如果再加上聽覺、嗅覺與被共同遵守的認知規則,人類這個易於受欺騙的感知主體,便在下意識裡接受了虛構的真實。

沉浸式的體驗,是我們透過各種人工賦予的感官刺激與信息,創造相同或不同於現實世界的第二現實。它的品類繁多,可以發生在實體空間、穿戴式裝備或各種網路媒體上。如果同時還能提供第一現實的各種功能或生活資源,那約略就是所謂的元宇宙了。

不過我最好奇的,是它有沒有可能像電影的發明一樣,讓更多藝術家開發出更多的可能,成為一種扎實的藝術形式?

(作者為作家、詩人

(本文刊於2022/11/18聯合報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