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4 10:57:57閱寫協會

口罩影響情緒辨識,卻減少社交焦慮 ◎劉秀枝

行醫多年,在門診看診或查房時,我都不戴口罩,主要是對病人的尊重,而且遮了口鼻的臉,很難顯露對病人的關切、憂心、鼓勵和稱讚等表情,隔著口罩也可能因聲音模糊,而讓醫病無法充分溝通或產生誤解。再說,醫師如果都戴口罩,病人以後見了面怕也認不出醫師呢。

口罩對我有雙層意義:1. 保護別人:例如自己感冒,怕傳給他人。2. 保護自己:如免疫力降低時,怕被感染。即使2003SARS來勢洶洶,在公開場合強制大家要戴口罩,但也只是一段期間。因此,除非必要,我不隨意戴口罩。


然而,2020年起COVID-19重擊全世界,長達兩年多與疫情共存,口罩徹底融入生活,如今沒戴口罩就出不了門,在餐廳用餐不戴口罩也起不了身,讓我改變了對口罩的看法。


口罩遮住主要情緒表達部位,影響大腦連結正常運作

先是大家清早或頂著烈日排隊買口罩,使得口罩變成最寶貴、實用的禮物。接著實名登記,漸漸地口罩資源豐富,各種顏色與設計陸續出爐,甚至印上紀念性或宣傳性圖案等,從醫療、實用逐漸踏入時尚、商機。


東方社會一向對口罩的接納度很高,不若西方對口罩的排斥,因此載口罩與保持社交距離對臺灣的新冠疫情防護建立了大功,甚至讓感冒和上呼吸道過敏跟著大量減少,但也增加了疏離感和難以辨識臉部表情的問題,於是有關的醫學論文在這兩年內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臉部表情靠錯綜複雜且縱橫交織的肌肉纖維的運作,肌肉受顏面神經支配,顏面神經則受大腦額葉與腦幹神經細胞的控制。如果這神經傳導系統出了問題,會讓臉部肌肉麻痺而無法充分表達情緒。

 

情緒的表達主要在眼睛與嘴巴。一般而言,上臉部與憤怒和恐懼情緒有關,尤其是眼露凶光或驚懼的眼神;下臉部與快樂(如樂得嘴巴合不攏)和厭惡(如撇嘴)有關;而驚喜和悲傷常需整個臉部運作。


那麼我們如何辨識他人的臉部及其表情呢?他人的臉部經由我們眼睛與視神經傳至大腦的枕葉與顳葉,並與司管記憶的海馬區,以及司管情緒的杏仁核密切連結。由此可見,辨認臉部及表情所動用腦細胞甚為廣泛,那麼被口罩遮了口鼻之後,大腦還能精確地察覺臉部的情緒變化嗎?


口罩下的厭惡情緒最難辨識,竟也有想不到的好處


許多論文都是在網路上招募受試者,讓他們觀看各種表情的大頭照,每張相片都有有戴口罩與沒戴口罩各一張,讓受試者區辨大頭照所顯現的情緒,結果發現口罩明顯干擾臉部表情的識別力。


例如一篇來自德國班貝格大學,發表於2020心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的一篇論文,在網路上讓411887歲的受試者,觀看12個分別顯現快樂、哀傷、憤怒、厭惡、恐懼與中性表情的人臉照片。發現只有恐懼與中性表情的識別率不受口罩影響,其他則正確率降低,其中以厭惡最明顯。沒戴口罩的辨識率為93.9%,戴口罩則降至43.7%,而且37.8%誤認厭惡為憤怒表情。


但這些相片的表情大都來自專業人士如演員,表情明顯甚至誇張,且上網的受試者大都較年輕,而實際生活上,人的表情纖細複雜且多變,所以辨識口罩後面的表情可能更困難。不過,人腦有可塑性,好比手機的人臉掃描不斷精進,也許將來有一天可辨識口罩後的人臉表情?

 

最近疫情節節升高,可能要與口罩長期共存,不妨想想它在生活上意想不到的好處吧。1. 不用刻意化妝,甚至有些人自覺戴上口罩反而比較漂亮。2. 把表情隱藏在口罩後,減少社交焦慮。3. 讓聲音與肢體語言有充分發揮的舞台。4. 把口罩的顏色、色層、圖案等與衣飾搭配,成為新時尚潮流。 



(本文刊登於20226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