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人生】 付出即是得到 ◎翁素足
抱著「服務別人,成長自己」的心境,我報名參加某教育團體的諮詢義工培訓。從受訓實習到正式接線,一轉眼就是八年。這期間,我發現個案的感情、婚姻問題千百種,最是無解題。
現在社會講求女男平等,婚後現實生活中包括家事分擔、經濟支配等,理所當然都要公平,一旦婚前沒溝通好,就容易造成婚後不協調,為了雞毛蒜皮事吵架,彼此僵持不下,一衝動就鬧離婚。這種案例,大部分會是女案主來電求助。
身為諮詢的接線義工,我們首重傾聽、同理陪伴與適時引導當事人,如遇有法律、精神等方面的專業問題需諮商,再幫忙轉介到有關單位,讓個案能有效運用資源,幫助解決困難。
當我接到語氣激動或悲傷難過要離婚的電話時,總是先接納細聽穩定案主情緒後,再理解案主持家的辛苦,勸導她冷靜思考,日常生活本都是磕磕絆絆,試著先改變自己的心態,互相感恩、彼此尊重,重新經營婚姻,努力過後再做決定才不致有遺憾。掛電話前,我一定替案主加油,希望她能把心情整理好重新出發。
自古以來,婆媳問題也是造成夫妻失和的原因之一,但各有立場難論對錯。曾有位女案主進線來,歇斯底里地哭訴婚後即辭職專心照顧小孩,但婆婆常介入孩子管教及夫妻感情問題;先生是個孝子,凡事都聽婆婆的,不斷指責她的不是,她忍無可忍提出離婚要求,公婆趁其不備將孫子帶走,並禁止她和親生兒子見面,逼得她快崩潰了。
我也服務過不少「自我調適不良」的長期個案,他們三不五時就來電侃侃而談,每次都針對不同的主題高談闊論。這些人或許是平常較缺乏親人的關愛,又不敢面對群眾,只能躲在暗處找人聊天發洩不滿。他們很有主見,不易接受別人的建議,我也就是盡己所能耐心聆聽,既不附和也不否定其想法,免得他欲罷不能。
諮詢服務接觸到各種不同的心情故事,他們未能將生活中的小問題及時導正,以至於惡性循環影響整個家庭。不免心想:如果是我,會如何面對問題、處理問題?也把這樣的省思,分享給已成家立業的一兒二女。
兒子是個急性子,平常和阿母我溝通事情,也會衝動而口不擇言。我深知他的個性,協助他自我覺察,加上他在職場上的人情歷練,慢慢地體會到,有些事只有親人才願意去寬容,促使他願意更用心經營好自己的家庭。
女兒的婆家於南部鄉下務農為生,她是典型的都會女孩,剛結婚時,不解農村為何有那麼頻繁的祭拜風俗?為何要犧牲睡眠,大清早辛苦做年糕、炊紅龜粿?每天農務工作已經夠累了,為什麼還要親力親為做醃漬物?幸好我出身農家,可以為女兒解惑並讓她明白「田莊人」的務實與善良,現在女兒回婆家已能完全融入,開心享受淳樸的鄉居生活。
諮詢義工看似在服務他人,其實我所得到的收穫遠遠大於付出。很感謝每個不同個案的啟發,讓我更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個當下。
(本文刊於2022/01/07人間福報家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