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世潮嬤 愈活愈繽紛 林月慎 ◎作者╱盧家珍 攝影╱林林
她,走過物資缺乏的艱苦年代,為家庭奉獻了半輩子,人生卻在後半段綻放光彩!原本是家庭主婦的林月慎,42歲考上中醫特考,58歲學游泳,60歲考取船員證,65歲開始學寫作,68歲拿下新北市文學獎黃金組首獎。她以過來人的經驗鼓勵大家:「享受學習永遠不嫌晚,老年也能過得多采多姿!」
這一天的基隆外木山漁港,烈日當空,曬得人發暈。林月慎帶我們看她平常出海的船,只見她熟練地跳下碼頭,拉著粗麻繩,靈活穿梭在船與船之間,說真的,我不敢相信眼前這位是年近7旬的「老人家」,心裡暗自為她捏一把冷汗,而她卻如花一般燦笑,一點兒也不當回事。
「妳別看我現在這樣,我是苦過來的。」這位穿著碎花白襯衫和牛仔褲的「潮嬤」想起了往事,幽幽地說著。
1952年出生在新北市萬里山區的林月慎,家裡有9個兄弟姊妹,排行老四的她,從小被當成男生養,不但要幫媽媽照顧弟妹、生火煮飯,還得養豬餵鴨、割草牧牛,永遠有做不完的家事。
個兒小小的她總是站在竹凳上,利用灶火的餘溫洗碗,有一次洗好碗要下竹凳時,地滑沒踩好,把手上一疊8個碗全打破!家中就這幾個碗,這下可慘了,果然被打了一頓。
放牛的工作就比較輕鬆,林月慎總是躺在草地仰望藍天白雲發呆,樹上的小鳥吱吱喳喳,她就用月桃葉做出小喇叭,發出聲響與牠們對話。春天來臨時,她將遍地的野花編織成不同花色的花環,戴在頭上,開心地想像自己是公主。
12歲那年秋天,林月慎的父親從桃園帶回許多魚籠,要抓野生鱔魚貼補家用。她們將蚯蚓放在籠裡作餌,隔天一早就可收取鱔魚,等累積到一定數量,拿到市場賣給魚販。後來更擴大經營,將魚籠分售其他農家,改當中盤賺取價差。於是林月慎的工作便改為收購鱔魚,一早4點多就和大哥、妹妹兵分三路,挨家挨戶收鱔魚。
黑漆漆的山路上,小溪潺潺流水聲如鬼哭,左邊小徑的草叢似乎隨時都會跳出妖怪,最可怕還是去養狗的農家。有一次,一隻黑狗瞬間撲來狠狠咬住她的腳跟,痛到她站不起來,還要收拾掉了滿地的銅板,以及滑溜溜的幾百條鱔魚。
對林月慎來說,上學是快樂的事,因為可以暫停煩雜的家事工作。她的成績很好,小學以全校第1名畢業,但家中沒多餘金錢供她升學,畢業後她完全投入家中農務,並幫忙看顧父母在庄頭新開設的柑仔店。那張國民小學的畢業證書,遂成了她受正規教育的唯一一張證書。
35歲立志考中醫師 越挫越勇8年圓夢
18歲之後,林月慎到台北工作,雙十年華便走入婚姻,專心照顧家庭。然而6歲的小兒子卻因感冒導致腎臟疾病與泌尿功能失常,西醫治療3年不癒,不但醫療費用造成壓力,兒子的身體還愈來愈羸弱,女兒們看到媽媽以淚洗面,很擔心弟弟會死去。後來在朋友的建議下轉看中醫,沒想到3帖水藥就有起色,治療2個月後痊癒,這讓林月慎對中醫產生莫大興趣。
她去中藥房拜師學藝,從基本的藥材辨識、洗切炮製學起,又買醫書回家看,後來才知道必須先經過檢定考試及格,通過中醫師特考,才可以當中醫師。於是在35歲生日時,她立志要當一名懸壺濟世的女中醫師。
然而「讀興趣」和「拼考試」是兩回事,中醫典籍多為漢清名醫所著,文言文艱澀難懂,處處有疑問,原本林月慎是以輕鬆心情閱讀,一旦把目標放在國家考試,就必須研究得更透徹了。當時家裡只靠先生微薄薪水,要養活一家6口本就不寬裕,但林月慎不願放棄夢想,於是硬著頭皮向妹妹借錢報名補習班。
「補習班同學多數是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和碩博士,也有人是家學淵源、師徒相承,像我這樣的人算是異數。」林月慎說,她把握家事空檔去圖書館念書,晚餐後去補習班上課,每晚12點之後,只有她一人在燈下跟《傷寒論》、《黃帝內經》、《婦人良方》奮戰。然而苦讀3年的她,卻年年落榜,終於在一次模擬考中,林月慎崩潰了,她大哭一場之後,把所有書打包裝箱,交給回收阿伯帶走,她放棄不考了!
後來,因為政府暫停中醫考試,補習班開始鼓吹到大陸習醫,本想回歸家庭的林月慎又開始心動,她想:「就算台灣不承認學歷,至少可以照顧親友的健康。」於是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揹起行囊遠赴上海中醫專科學校(現改制為上海中醫藥大學)就讀,3年修業結束後,林月慎回到台北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書一本一本買回來,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這次她改變讀書策略,捨棄冷門的章節,將重點分門別類,以理解代替死背。一本600頁的書拆成200頁,再將融會貫通且記住的部分用簽字筆塗黑劃掉,每天對著它喃喃自語。「到最後這本書已經變成天書,考試看到題目時,我立即能反應出答案。不過這是壯士斷腕的方式,一般人不敢效法啦!」林月慎笑道。不僅如此,她還在家裡的所有牆上都貼滿講義,有一位同學知道後不甘示弱地說:「那算什麼,我連天花板也貼呢!」
因為勞累過度,林月慎還曾胃出血送醫,住院11天輸了8袋血才撿回一命。42歲那年,她終於金榜題名,經過1年半的臨床訓練後,如願成為女中醫師。
「嗨!林醫師好!」「妳又來調身體囉?」林月慎除了經營自己的診所外,每周還撥出兩天到金山、萬里的偏鄉巡迴義診,病人待她就像老朋友一樣。更讓她高興的是,長女吳心怡考取中醫特考,接下母親「醫缽」;而當年被中醫治好的小兒子吳宏一,自台大機械系畢業後,也決定加入中醫行列。有了女兒和兒子的協助,林月慎漸漸卸下重擔,55歲那年,她選擇半退休,留更多時間給自己。
58歲,林月慎開始學游泳。她自己一人去百貨公司買了生平第一件泳衣,在朋友林醫師的介紹下,她參加了外木山的海水游泳課程。「我的泳衣是豔粉紅色,雖然有點土,但是溺水很容易被發現,這樣我比較安心。」林月慎笑道。經過7天密集訓練,她終於克服對水的恐懼,通過考核拿到證書,雖然是用狗爬式混搭蛙式,但又怎樣?她可是在海裡游泳呢!
不僅如此,林醫師有一條漁船,常開船去釣魚,林月慎覺得坐船出去很悠閒好玩,決心也考個證照。但想要拿船員證,除了游泳能力之外,還必須接受基本安全訓練,包含滅火、棄船求生、落海後的保溫、求救隊形等等,回憶海巡署受訓的過程,林月慎也覺得好笑,「全場就我這一個老阿嬤!」60歲那年,她得償所願,「我拿的是遠洋的船員證哦!門檻更高。」看著她手上的藍色船員證,對於我這種「都市俗」來說,還真是新奇啊!
問起2019年的新北市文學獎黃金組首獎,那又是另一個故事。林月慎說,4年前她在朋友的邀請下參加寫作班,起初她以流水帳的筆法撰文,每每被老師戲稱為「建國大綱」,漸漸才懂得把細節和感情放進去,將自己的童年往事與人生經驗在筆下重現。
筆下重現習醫歷程 68歲獲文學獎首獎
前年,第一篇《柑仔店》得到佳作;去年,她以自己學習中醫的歷程寫下《大媽的中醫之路》,評審認為她的文筆樸實,勾勒出中年轉換跑道的難處與辛酸,帶引出十分立體的堅強形象,最後以68歲高齡獲得黃金組首獎,一砲而紅。
林月慎說,她現在開始過減法人生,一邊種菜,一邊享受學習的樂趣。她帶著我們參觀萬里山上老家的菜園和土角厝,童年農忙時期,全家大半時間都在山坡土角厝進進出出,母親帶她升火煮飯準備三餐。「田裡工作多,小時候覺得苦,但現在回頭看,卻覺得有一種單純的美好。」林月慎說,這是父親和大哥親手蓋的土角厝,經過了60年,雖已傾圮頹敗,卻是紀念父母的憑藉。年輕人不會修,老工匠早已凋零,她只好和女兒一點一點整理,糊土牆、換木窗,期待有朝一日能修建成一個煮茶聽雨、讀書寫字的小天地。
「我覺得自己的韌性受母親影響很大。」林月慎說,母親常常是背上一個,手上一個,後面跟一個,肚子裡還有一個,除了照顧孩子之外,還得打點家事,撐起家裡的一片天。「而且在那樣匱乏的環境長大,我覺得自己本就一無所有,因而無懼失去,做什麼都可以勇往直前。」
另一位影響林月慎甚深的則是她的小學老師,老師曾告訴她,王雲五先生沒有受過教育,靠著自學也可以在政府擔任要職,並成為許多博士生的老師,所以不要看輕自己,沒有繼續升學也能成為有用的人。這一席話,亦成為林月慎的明燈,照亮她的人生。
「告訴妳哦,我的下一個目標是學小提琴!」林月慎有點靦腆地說,原來有一年她和女兒去南法旅遊,孫女帶了一把小提琴在薰衣草田裡演奏,那畫面美極了,回來後她就買了一把小提琴,但試了之後覺得太難,因而擱置。直到今年3月,旅法的女兒帶著7歲的孫子返台,因為疫情而被隔離在萬里山上,她買了一台電子琴給他們解悶,沒想到孫子玩出興趣,竟然在1個月的密集練習後考上音樂班,這給了林月慎很大的信心,學音樂好像也沒那麼難。
「我從現在開始拜師學藝,希望明年70歲生日時,可以和孫子、孫女一起演奏!」看著林月慎眼睛裡的小星星,我突然覺得,她的人生看似「減法」,但其實是一直不斷的「加法」呢!
林月慎 69歲
★家庭:育有4子
★學歷:中醫師特考及格、上海中醫專科學校(上海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碩士
★現職:中醫師、船員、作家、菜園主人
(本文刊於蘋果即時新聞)
上一篇:林珮如金屋藏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