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6 20:25:24閱寫協會
閱報的幸福分享 ◎邱秀堂(老夫子哈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讀報的習慣是在小學中年級養成的。我家在南台灣交通不便的偏遠鄉下,小小客家美崙村,沒有任何大眾交通工具抵達,送報生也不來;所幸父親任職屏東縣政府地政科,我每天最盼望傍晚父親下班回家,由他手上接下報紙。
我看完報紙即開始剪報,分門別類貼在父親裝訂好的本子,以A4黃牛皮紙在中間打兩個洞,然後以黑線(文具店稱「開明事務帶」)穿起來,內容有小品、食譜及服裝設計,耳濡目染啟發了我日後對寫作、烹飪和創意的興趣。
小學畢業後,我穿的洋裝樣式都是由剪報中得到的靈感,我拿布料與剪報到隔壁找裁縫師劉家大嫂商量裁製。經過半個世紀回娘家遇到劉大嫂,她還興致勃勃提起為我剪裁衣服的往事。
長大後,我習慣一天看多份不同的報紙;幸運的是,經好友汪詠黛鼓勵,我由讀者變作者,曾在中央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新生報、國語日報、人間福報陸續寫過專欄,後來整理集結出版《台灣風情》、《戀戀台灣風情》、《回眸見青春》三本書。
多年來我訂了兩份《人間福報》,一份給辦公室,另一份送給遠在屏東的媽媽。高齡九十的母親看完報紙後會送至芳鄰邱錦蘭主持的「美崙咖啡烘焙坊」與顧客結善緣;如果報紙刋出拙作,媽媽會收藏起來當寶貝。
去年,母親生了一場病住院兩星期,我除了送食物、水果到醫院,必帶上《人間福報》。媽媽坐在病床上閱報,滿臉喜悅的表情,至今仍不時在我腦海中浮現。
(本文刊於2019/05/06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