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2 09:41:01閱寫協會

老了,胖點沒關係? ◎劉秀枝

常聽人說:「老了,胖點沒關係」,的確,胖一點可以讓臉部圓潤,顯得比較年輕,但對身體健康是否有影響?

20184月,在台北舉行的「衰弱介入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railty Intervention),與會者眾,內容精彩。其中,美國田納西大學教授邵騰堡(Mark Stoutenberg)的演講「結實的胖子?」(The fit but fat paradox)剛好闡釋這個議題。

長久以來,肥胖一直被認為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甚至會提升死亡率,因此醫界一直在呼籲控制體重,而年輕人也為了美觀而流行減重。

養胖點才有本錢生病?

然而,早在1982年,有學者發現肥胖的洗腎病人反而活得較久;1996的一篇論文,也顯示過重或輕度肥胖者的心臟疾病患者在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後,其併發症與死亡率比正常體重者為低,於是2002年出現了「肥胖矛盾」(Fat paradox)這個名詞,與我們一向認為「肥胖有害健康」的觀念大相徑庭。陸續許多論文也報導「肥胖矛盾」現象可見於老人、癌症、中風、心臟衰竭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病人身上,與民間「老了,要把身體養胖點,將來才有本錢生病」的說法不謀而合。


但是,也有許多學者不贊同「肥胖矛盾」的說法,擔心會誤導民眾,以為控制體重是不重要的。他們認為「肥胖矛盾」論文的研究設計有瑕疵,如研究中肥胖者的年紀較輕、正常體重或體重較輕者的營養可能較差等,受這些因素干擾而導致肥胖矛盾的假象,其中以對肥胖定義的質疑最具說服力。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衡量肥胖的標準,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但是體重除了體脂肪還有肌肉,而且體脂肪的分布也不平均,例如運動員與久坐不動的人雖然BMI值同屬於肥胖,但運動員的體重中肌肉比例較高,肌力較強,體適能和心肺適能或稱心肺耐力(cardiopulmonary fitness)也較好,所以BMI值的高低無法真正反映是否肥胖和健康狀態。

只用BMI衡量有盲點


其實,體適能比BMI更能衡量一個人是否健康,其中又以心肺適能最重要,即是透過循環與呼吸系統提供身體適當氧氣的能力,通常以最大攝氧量來表示。一篇發表於2014心血管疾病進展(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期刊的論文,針對有關BMI與心肺適能對死亡率影響的10篇論文做統合分析(meta-analysis)。


10篇論文都是前瞻性、觀察性的流行病學研究,參加者從85525,714位,平均年齡從4364歲,平均追蹤7.716年。所有參加者的心肺適能分為佳(fit)與差(unfit)兩種,而BMI則分為正常體重(BMI < 25)、過重(25 - <30)與肥胖(303組,所以共有6組。


結果發現,與體重正常且心肺適能佳這組的死亡率相比,體重正常但心肺適能差者死亡率增加至2.42倍,而體重過重或是肥胖且心肺適能差者的死亡率分別為2.142.46倍,與體重正常且心肺適能差者類似。可是,過重但心肺適能佳者與肥胖且心肺適能佳者的死亡率卻分別只是1.131.21倍,由此可見,決定死亡率高低的是心肺適能的狀況而不是BMI(見下表)。


此篇論文給我們的啟示是,控制體重雖然重要,但對於一再努力也無法減重的人,應該從加強體適能著手。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根據2008年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的體力活動指引,每週至少要有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園藝和國標舞)或75分鐘的強度運動(如慢跑、網球和游泳)。而且,根據我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於2011年《刺胳針(Lancet)》的8年長期追蹤研究,發現相較於不活動的人,只要每天運動15分鐘就可降低14%的死亡率,相當於增加了3年壽命。


醫學進展日新月異,知識與觀念不斷更新,學者專家更常有不同意見,因此一般民眾不能太執著,對於不同說法需加以斟酌並以常理判斷。


那麼,老了,胖點沒關係嗎?只要有好的體適能,胖點沒關係,看看不少體態豐腴者動作靈活、俐落,不就是個結實的胖子嗎?

(本文刊登於2018年6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