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感心的土角厝 ◎小熊老師
土角厝?在傳統農村生活過的銀髮族朋友應不陌生,那是先人傳承下來的智慧。
陪長輩逛農村,遇上當地耆老,長輩總愛問:「你們這裡還有土角厝嗎?可以帶我去看看嗎?」喔!原來土角厝就是老人家很愛的東西。如果真給他們找到一間土角厝,好像抓到寶,歡欣之情溢於言表。
從前的房子不是鋼筋水泥,更早之前,連紅磚灰瓦都未普及的年代,人們自力造屋,左鄰右舍、親戚朋友作幫伴,就地取材:以田土或淤泥,混進稻稈、粗糠(稻殼),加水濕潤,攪和均勻,牽一頭牛來踩踏壓實,裝進木框模子定型,稍微風乾後取出,就成了泥磚;泥磚曬好了,開始砌磚,抹上泥漿黏著,交錯堆疊,就成了一堵土角磚牆。有了四面牆,頂上覆以茅草或竹片,土角厝大功告成!
對老人家而言,這是童年回憶;對建築或文史工作者而言,這是舊時代工法;對我而言,認識土角厝,長了見聞。
沒想到,在離家不遠的霧峰舊正社區,「土角厝」從「知識」變成了「體驗」。第一回,是陪大學生進行社區體驗,有人逮住機會玩耍一番,但也有畫著美妝的妹妹大概怕弄髒手腳,顯得進退兩難。現代農村已無耕牛幫忙踩踏和泥,這份牛差事換成人類來做,我腦中迸出口號:「大家一起來幫農,做牛做馬也甘願!」有人稱土角牆為「牛屎壁」,因為加入牛屎一起攪和,可以增加黏性,讓完成的土牆更堅實。好家在,此時農村沒什麼牛屎可用,否則那位美妝妹妹可要退避三舍了。
第二回,我和台灣一起夢想公益協會合辦「跟著自然農下田趣」,又到了舊正社區,這次有不少家長帶著小孩來體驗。你若身在現場,會發現有些父母是看著小孩玩,是小孩一馬當先「玩給你看」,引導著觀望的家長去感受一身泥的樂趣。
做中學,做了才知不簡單,土、水、粗糠等素材的比例,如何才能「剛剛好」?太濕潤的泥磚軟趴趴定不了型,太乾燥則不黏實。領頭的廖述和阿公絕不會告訴你完美的「黃金比例」,那個年代的高手不靠SOP打天下,但憑我們難以捉摸的「手感」。
厲害的技師,堆疊起來的泥磚牆就是穩固,土角厝若蓋得好,冬暖夏涼,比許多現代房舍還行。多開口問,師傅會告訴你更多眉角,譬如泥牆怕雨水沖刷,所以底下要有石頭當基座,最好還能外覆稻草當屋牆的蓑衣,或塗上一層石灰泥當防水漆——難怪有些土角厝可以活到七老八十,跟耆老年紀有得比。
土角厝故事多,社區執行長林綉汝跳出來補充:社區發展環保藝術有成,把軋掉的廢紙溶成紙漿,加入黏膠重新捏塑成農村常見的青蛙、白鷺鷥、小貓小狗等動物,外覆防水塗料進行彩繪……環保紙漿雕塑成了另一項很受歡迎的社區體驗項目,可謂舊正之光。外地民眾來這裡試做的土角磚牆,社區會再加工,外覆環保紙漿塗料,兼顧防水和美觀。
土角厝,可以懷舊,懷念舊時代人們互相幫伴的溫情。也可以創造,復古工法衍生新意。最令人感動的是,社區的老人家不總是凋零,你看廖阿公,懷著一身絕活英雄式地出場,扮起元氣十足的孩子王!
(本文刊於2017/09/14聯合報繽紛版)